具备偏转系统的阴极射线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17380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偏转系统具备夹着水平轴相对配置且将电子束在第1轴上偏转扫描的一对水平偏转线圈以及夹着垂直轴相对配置且将电子束向在第2轴上偏转扫描的一对垂直配置线圈。各水平偏转线圈的绕组形成以水平轴侧为相对高电位侧而垂直轴侧为相对低电位侧,且具备设置在相对高电位侧的第1端、设置在相对低电位侧的第2端以及设置在绕组中部比平分水平偏转线圈电感的位置更低电位侧上的第3端。在该第3端与比其更低电位侧的第2端之间连接电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阴极射线管装置,特别地涉及具备包括水平及垂直偏线圈的偏转系统的阴极射线装置。一般地,彩色阴极射线管装置具有真空外壳,该真空外壳具有接近矩形的面板、与面板连接的玻锥、与玻锥小径部分连接的圆筒状的颈部。在面板的内面形成分别发出红、绿、蓝光的多个荧光层以及具有遮光层的荧光屏。从颈部到玻锥其外围装有偏转系统,又,在颈部内配置着发出对应于荧光层发光色的3束电子束的电子枪。在电子枪与荧光屏之间的面板的内侧上,配置着具有选择颜色功能的荫罩,将从电子枪射出的电子束进行整形并将电子束光点投影到规定颜色的荧光层上。偏转系统具备将从电子枪在管轴方向射出的3束电子束向水平轴方向偏转的水平偏转线圈以及将3束电子束向与水平轴及管轴相垂直的垂直轴方向偏转的垂直偏转线圈。对于近年的高清晰度彩色阴极射线管装置,水平偏转线圈是由将夹着水平轴相对的2个鞍型线圈并联而构成,垂直偏转线圈设有夹着垂直轴相对的2个鞍型线圈串联而构成。对于这种彩色阴极射线管装置,由于水平偏转线圈由高压脉冲驱动,在某条件下当脉冲电压刚下降后会产生电能振动。然后,由于该振动使得水平偏转电流产生振动,因而,在刚开始扫描图像时产生明暗条状的阻尼振荡而使得图像质量下降。这里,特别地,当阻尼振荡的产生原因是由于偏转系统的情况时,作为减轻该阻尼振荡的构造,例如,在特开昭61-104544号公报、实开平3-39969号公报中,揭示了通过电阻及电容连接水平偏转线圈及垂直偏转线圈的一部分与其他电路部分的阴极射线管。在上述的特开昭61-104544号公报中,在并联的一对水平偏转线圈的线卷中心上分别设有端子,对于一个水平偏转线圈在中点的端子与高电位之间连接电容,对于另一水平偏转线圈在中点的端子与低电位之间连接电容,通过改变电路常数来减轻阻尼振荡的产生。然而,如特开昭61-104544号公告所揭示的那样,在将电容等与水平偏转线圈连接的情况下,要使得该电容等与数百伏到1.5千伏的高电位部分连接。由此,必须在安全性方面确保可靠性的基础上实现上述结构,因此,会提高成本。即,为了确保电容的耐压性,必须要使用较大体积的电容而且为了在布线中确保与低电位部分的足够距离,必须要较大的布线基板,这样会导致制造成本的增加。又,将电阻与电容串联时,在电容短接时在安全性上也存在问题。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安全并且能够价廉地减轻阻尼振荡发生的阴极射线管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阴极射线管装置具备具有在内面形成荧光屏的面板及与面板连接的玻锥的真空外壳;设置在上述真空外壳的颈部内并且向上述荧光屏发射电子束的电子枪;配置在上述颈部以及玻锥外侧的偏转系统。当将与上述真空外壳的管轴垂直的轴作为第1轴、与上述管轴及第1轴垂直的轴作为第2轴时,上述偏转系统具备夹着第1轴相对配置同时分别在上述管轴方向上延伸并将上述电子束向第1轴方向偏转扫描的一对水平偏转线圈;夹着第2轴相对配置同时分别在上述管轴方向上延伸并且将上述电子束向第2轴方向偏转扫描的一对垂直偏转线圈。上述水平偏转线圈以及垂直偏转线圈在包含第1轴以及第2轴的剖面上,在由第1轴与第2轴夹角的范围中具有各自绕组的分布,水平偏转线圈的绕组主要分布在靠第1轴侧的角度,上述垂直偏转线圈的绕组主要分布在靠第2轴侧的角度。上述一对水平偏转线圈相互并联。将第1轴侧相对地作为高电位、第2轴相对地作为低电位侧,上述各水平偏转线圈具有设置在相对的高电位侧的第1端、设置在相对的低电位侧的第2端以及设置在绕组中部比平分水平偏转线圈电感的位置更低电位侧上的第3端。上述水平偏转线圈的上述第3端与比该第3端更低电位侧的第2端之间连接着电容。又,若根据本专利技术其他的阴极射线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水平偏转线圈的第3端设置在比上述垂直偏转线圈绕组分布的第1轴侧端的分布角度更偏第2轴侧。如上所述,阻尼振荡现象是由各种原因引起,而通常其振荡能量是由水平偏转脉冲提供。其中,当由偏转系统而引起阻尼振荡现象时,认为是由于偏转线圈的电感与其周围存在的分布容量(电容量)的谐振现象所引起。振荡能量的振荡频率f由下式表示,振动频率f由电感L及电容C决定。f=2π1/LC]]>电感L由于偏转线圈的存在而不能改变,而且绝缘的2个导体间若存在电位差则自然地产生分布电容C而也不能改变。根据上述构造的阴极射线管装置,将各水平偏转线圈的高电位侧作为第1轴侧。将接近于垂直偏转线圈的第2轴侧作为低电位侧。这样,为了抑制由于水平偏转线圈与垂直偏转线圈的结合所产生的阻尼振荡振动,在各水平偏转线圈的绕组中部附近设置第3端,在该第3端与低电位侧的第2端间连接电容,能够通过改变谐振条件来减小由于第2轴侧的分布电容所产生的振动。此时,通过使得接近于各水平偏转线圈内引起阻尼振荡产生的位置的垂直线圈的部分为低电位,能够减小电容的耐压。由此,能够降低制造成本。又,通过在比水平偏转线圈的电感二分之一位置更低电位侧设置第3端,施加在电容上的电压为水平偏转电压的一半以下,由此能够减小用于电容布线的绝缘距离,并且能够避免布线基板的大型化以及降低制造成本。而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阴极射线管,即使电阻与电容串联时,也比以往示例第2端与第3端之间的电位差更小,即使电容短接,也能够减小流过电阻的电流,提高可靠性。又,即使在将各水平偏转线圈的第3端设置在比上述垂直偏转线圈电线分布的第1轴侧端分布角度(θ)更偏向第2轴侧的情况下,也能够获得同样的效果。下面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其中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或者实施本专利技术来明确本专利技术。能够通过各种手段以及下述内容的结合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各种目的和优点。参照本专利技术书中的附图,对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形态进行进一步地详细描述,由此来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附图说明图1是部分剖视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例的彩色阴极射线管装置侧面图。图2是表示上述彩色阴极射线管装置的偏转系统的斜视图。图3是表示在包含水平轴以及垂直轴的剖面上将上述偏转系统切断的剖视图。图4是上述偏转系统中水平偏转线圈的绕组连接图。图5是上述水平偏转线圈的电路。图6是表示上述水平偏转线圈中第3端位置的电路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第2实施例的彩色阴极射线管装置中偏转系统的水平偏转线圈的电路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第3实施例的彩色阴极射线管装置的偏转系统的水平偏转线圈的电路图。图9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4实施例的彩色阴极射线管装置的偏转系统的水平偏转线圈的第3端位置的电路图。图10本专利技术第5实施例的彩色阴极射线管装置中偏转系统的水平偏转线圈的电路图。图1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5实施例的彩色阴极射线管装置中偏转系统的水平偏转线圈的第3端位置的电路图。1面板2裙边部分(面板)3颈部4玻锥7a、7b水平偏转线圈8a、8b垂直偏转线圈10真空外壳12荧光屏14偏转系统15差动线圈16电子枪17框架18荫罩20R,G,B3束电子束22隔离板24铁芯30a第1端(水平偏转线圈的高电压侧)30b第2端(水平偏转线圈的低电压侧)30c第3端(水平偏转线圈的线卷中部)以下参照附图,对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彩色阴极射线管装置进行详细地说明。如图1及图2所示,彩色阴极射线管具备真空外壳10,该真空外壳具备在边缘部分具有裙边部分2的矩形面板1、与面板1的裙边部分2连接的玻锥4、与玻锥4小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阴极射线管装置,具有:在内面形成荧光屏的面板及与所述面板连接的玻锥的真空外壳;设置在所述真空外壳的颈部内并且向所述荧光屏发射电子束的电子枪;配置在所述颈部以及玻锥外侧的偏转系统;所述真空外壳具有管轴、与所述管轴垂直的第1轴、与上述管轴及第1轴垂直的第2轴,所述偏转系统具备:夹着所述第1轴而相对配置并且分别在上述管轴方向上延伸将所述电子束向第1轴方向偏转扫描的一对水平偏转线圈;夹着所述第2轴而相对配置并且分别在所述管轴方向上延伸将所述电子束向第2轴方向偏转扫描的一对垂直配置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偏转线圈以及垂直偏转线圈在包含所述第1轴以及第2轴的剖面上在所述第1轴与第2轴夹角的范围中具有各自绕组的分布,所述水平偏转线圈的绕组主要分布在靠所述第1轴侧的角度,所述垂直偏转线圈的绕组主要分布在靠第2轴侧的角 度,所述一对水平偏转线圈相互并联,所述水平偏转线圈将所述第1轴侧相对地作为高电位、所述第2轴相对地作为低电位侧,所述各水平偏转线圈具有设置在相对的高电位侧的第1端、设置在相对的低电位侧的第2端以及设置在绕组中部比平分所述水平偏转线圈 电感的位置更低电位侧上的第3端,在所述各水平偏转线圈的所述第3端与比所述第3端更低电位侧的第2端之间连接着电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0-5-24 153383/001.一种阴极射线管装置,具有在内面形成荧光屏的面板及与所述面板连接的玻锥的真空外壳;设置在所述真空外壳的颈部内并且向所述荧光屏发射电子束的电子枪;配置在所述颈部以及玻锥外侧的偏转系统;所述真空外壳具有管轴、与所述管轴垂直的第1轴、与上述管轴及第1轴垂直的第2轴,所述偏转系统具备夹着所述第1轴而相对配置并且分别在上述管轴方向上延伸将所述电子束向第1轴方向偏转扫描的一对水平偏转线圈;夹着所述第2轴而相对配置并且分别在所述管轴方向上延伸将所述电子束向第2轴方向偏转扫描的一对垂直配置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偏转线圈以及垂直偏转线圈在包含所述第1轴以及第2轴的剖面上在所述第1轴与第2轴夹角的范围中具有各自绕组的分布,所述水平偏转线圈的绕组主要分布在靠所述第1轴侧的角度,所述垂直偏转线圈的绕组主要分布在靠第2轴侧的角度,所述一对水平偏转线圈相互并联,所述水平偏转线圈将所述第1轴侧相对地作为高电位、所述第2轴相对地作为低电位侧,所述各水平偏转线圈具有设置在相对的高电位侧的第1端、设置在相对的低电位侧的第2端以及设置在绕组中部比平分所述水平偏转线圈电感的位置更低电位侧上的第3端,在所述各水平偏转线圈的所述第3端与比所述第3端更低电位侧的第2端之间连接着电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阴极射线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各水平偏转线圈的第2端设置在所述水平偏转线圈的低电位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阴极射线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各水平偏转线圈的第2端设置在所述偏转线圈侧与驱动电路侧的连接点电位位置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阴极射线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各水平偏转线圈的第2端设置在接地位置上。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阴极射线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3端与第2端之间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福田丰小林隆
申请(专利权)人:东芝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