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激光热效应光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17068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激光热效应光学系统,包括四片透镜,沿着光轴的激光入射端到激光发射端依序为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所述第一透镜为双凹透镜,所述第二透镜凹凸透镜,所述第三透镜为凹凸透镜,所述第四透镜为双凸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中近激光入射端的侧面为激光入射面,远激光入射端的侧面为激光发射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四片镜片就实现了热效应系统的准直、扩束和聚焦的功能。镜片数量少、成本低、重量轻、精度高,作用距离远等优点。作用距离远等优点。作用距离远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激光热效应光学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光学系统
,特别涉及一种激光热效应光学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非致命伤武器主要用于警用设备,多数用在威胁,制服,打击犯罪分子,防止事件蔓延和扩大的场合下。为了达到上述场合中的目的而不对人身安全造成伤害,非致命武器必须限制杀伤力,不能致残或致死。尽量避免或减少对人员的伤害,同时也应避免设备或设施的损坏。但也要保证武器的有效性,轻量便捷,便于狭小空间作战。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激光热效应武器被开发,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激光热效应光学系统,这种激光热效应光学系统用于需要对目标采取非致命打击场合的一种武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激光热效应光学系统,包括四片透镜,沿着光轴的激光入射端到激光发射端依序为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所述第一透镜为双凹透镜,所述第二透镜凹凸透镜,所述第三透镜为凹凸透镜,所述第四透镜为双凸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中近激光入射端的侧面为激光入射面,远激光入射端的侧面为激光发射面,所述第一透镜的激光入射面和激光发射面均设置为凹面,所述第二透镜的激光入射面设置为凹面,所述第二透镜的激光发射面设置为凸面,所述第三透镜的激光入射面设置为凹面,所述第三透镜的激光发射面设置为凸面,所述第四透镜的激光入射面和激光发射面均设置为凸面,所述第一透镜具有负光焦度,所述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
[0004]优选的是,第一透镜的激光入射面和激光发射面的曲率半径相同。
[0005]优选的是,第一透镜的激光入射面和激光发射面的曲率半径为R6.22mm,其中激光入射面的中心点距离激光光源的距离为7mm。
[0006]优选的是,第二透镜的激光入射面的曲率半径为R16.29mm,激光入射面的曲率半径为R28.45mm,其激光入射面中心点距离第一透镜的激光发射面中心点的距离为80mm。
[0007]优选的是,第三透镜的激光入射面的曲率半径为R234.8mm,其激光发射面的曲率半径为R101.44mm,其激光入射面中心点距离第二透镜的激光发射面中心点的距离为120.2mm。
[0008]优选的是,第四透镜的激光入射面的曲率半径为R432mm,激光发射面曲率半径为R285.7mm,其与第三透镜的激光发射面中心点的距离为1mm。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以下方面:
[0010]本技术改进了现有技术光学镜片繁多、系统过于复杂的结构。现有技术激光热效应光学系统采用的比较常用的结构为;准直系统、扩束系统和聚焦系统三部分组成了激光热效应光学系统。现有技术的缺点是:三套系统之间不能够联合校正像差、装配时光轴
精度不易保证、镜片数量过多影响总的系统透过率。
[0011]本技术采用四片镜片就实现了热效应系统的准直、扩束和聚焦的功能。镜片数量少、成本低、重量轻、精度高,作用距离远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所示附图中,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第四透镜4,第一透镜的激光入射面5,第一透镜的发射面6,第二透镜的激光发射面7,第二透镜的激光入射面8,第三透镜的激光入射面9,第三透镜的激光发射面10,第四透镜的激光入射面11,第四透镜的激光发射面12。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0015]如图1所示,一种激光热效应光学系统,包括四片透镜,沿着光轴的激光入射端到激光发射端依序为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和第四透镜4,所述第一透镜1为双凹透镜,所述第二透镜2凹凸透镜,所述第三透镜3为凹凸透镜,所述第四透镜4为双凸透镜,所述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和第四透镜4中近激光入射端的侧面为激光入射面,远激光入射端的侧面为激光发射面,所述第一透镜1的激光入射面5和激光发射面6均设置为凹面,所述第二透镜2的激光入射面7设置为凹面,所述第二透镜2的激光发射面8设置为凸面,所述第三透镜3的激光入射面9设置为凹面,所述第三透镜3的激光发射面10设置为凸面,所述第四透镜4的激光入射面11和激光发射面12均设置为凸面,所述第一透镜1具有负光焦度,所述第二透镜2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三透镜3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四透镜4具有正光焦度。
[0016]上述的第一透镜1的激光入射面5和激光发射面6的曲率半径相同,第一透镜1的激光入射面5和激光发射面6的曲率半径为R6.22mm,其中激光入射面5的中心点距离激光光源的距离为7mm。
[0017]上述的第二透镜2的激光入射面7的曲率半径为R16.29mm,激光入射面8的曲率半径为R28.45mm,其激光入射面7中心点距离第一透镜1的激光发射面6中心点的距离为80mm。
[0018]上述的第三透镜3的激光入射面9的曲率半径为R234.8mm,其激光发射面10的曲率半径为R101.44mm,其激光入射面9中心点距离第二透镜2的激光发射面8中心点的距离为120.2mm。
[0019]上述的第四透镜4的激光入射面11的曲率半径为R432mm,激光发射面12曲率半径为R285.7mm,其与第三透镜3的激光发射面9中心点的距离为1mm。
[0020]具体的R值是一种常见于光学系统设计的判断透镜面型的参数值,也通常被用于光学设计软件中。
[0021]尽管本技术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技术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
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激光热效应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四片透镜,沿着光轴的激光入射端到激光发射端依序为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所述第一透镜为双凹透镜,所述第二透镜凹凸透镜,所述第三透镜为凹凸透镜,所述第四透镜为双凸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中近激光入射端的侧面为激光入射面,远激光入射端的侧面为激光发射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激光热效应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透镜的激光入射面和激光发射面的曲率半径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激光热效应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透镜的激光入射面和激光发射面的曲率半径为R6.22mm,其中激光入射面的中心点距离激光光源的距离为7mm。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资洋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波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