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管转运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68628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运输道具技术领域,具体揭示了一种铜管转运工装,包括工装箱、第一弧形环和第二弧形环,工装箱的内壁顶部和内壁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环,第一弧形环的底部开设有贯穿第一弧形环顶部中央的第一通孔,工装箱左右两侧靠近背面和正面处均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弧形环左右两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动结构,滑动结构的左侧与右侧均设置有固定结构,工装箱的内壁与第一弧形环和第二弧形环靠近工装箱中心的一侧均设置有保护结构,工装箱左右两侧靠近背面和正面处开设有螺纹槽,工装箱正面的顶部通过合页铰接有箱盖,该装置解决了铜管在转运过程中容易受到磕碰、磨损以及变形的问题。形的问题。形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管转运工装


[0001]本技术涉及运输道具
,具体涉及了一种铜管转运工装。

技术介绍

[0002]铜管又称紫铜管,是有色金属管的一种,铜管具备良好的导热性和导电性,电子产品的导热配件以及散热配件的主要材料,在当今社会中使用非常广泛。
[0003]现有的铜管运输,一般都是将铜管用绳子绑住,然后用车辆进行运转,在运输过程中,会对铜管造成磕碰,对其表面造成磨损,严重的导致铜管变形,影响铜管的质量,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铜管转运工装,具备方便对铜管进行保护固定等优点,解决了铜管在转运过程中容易受到磕碰、磨损以及变形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铜管转运工装,包括工装箱、第一弧形环和第二弧形环,所述工装箱的内壁顶部和内壁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环,所述第一弧形环的底部开设有贯穿第一弧形环顶部中央的第一通孔,所述工装箱左右两侧靠近背面和正面处均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弧形环左右两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动结构,所述滑动结构的左侧与右侧均设置有固定结构,所述工装箱的内壁与第一弧形环和第二弧形环靠近工装箱中心的一侧均设置有保护结构,所述工装箱左右两侧靠近背面和正面处开设有螺纹槽,所述工装箱正面的顶部通过合页铰接有箱盖。
[000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解决了铜管在转运过程中容易受到磕碰、磨损以及变形的问题。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动结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二弧形环左右两侧底部的拉杆,所述拉杆正面与背面的中央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拉杆贯穿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并延伸至工装箱外侧。
[000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使向下拉动拉杆时,第一弧形环能配合第二弧形环对铜管进行夹紧,防止转运铜管时,铜管受到震动产生磕碰和摩擦。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通孔的内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拉杆通过滑块沿垂直方向滑动连接在滑槽内。
[00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方便了控制拉杆带动第二弧形环进行垂直滑动。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开设在拉杆远离工装箱中心一侧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顶部和内壁底部之间转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表面与固定块固定连接。
[00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方便了转动固定块配合螺纹槽对第二弧形环进行位置固定。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块正面的中央开设有贯穿固定块背面中
央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块向靠近工装箱中心的一侧旋转后,固定孔与螺纹槽位置相对应,所述固定孔与螺纹槽相适配。
[00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方便了使用螺钉穿过固定孔与螺纹槽进行螺纹连接,增加了对固定块的稳定性。
[001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保护结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弧形环与第二弧形环靠近工装箱中心一侧的防滑层,所述工装箱的内壁中央与内壁背面均固定连接有保护层。
[00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防滑层防止了铜管直接与第一弧形环和第二弧形环接触以及因为夹持力度过大导致铜管表面变形,同时保护层防止了铜管从工装箱内拿出时与工装箱的内壁产生摩擦。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8]1、本技术通过贯穿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并滑动连接在滑槽内的拉杆和固定在拉杆之间的第二弧形环,配合固定在工装箱内壁顶部与底部之间的第一弧形环,在向下拉动拉杆时,第一弧形环能配合第二弧形环对铜管进行夹紧,防止转运铜管时,铜管受到震动产生磕碰和摩擦,通过固定在第一弧形环和第二弧形环靠近工装箱中心一侧的防滑层,防止铜管在运输过程中受到震动滑动,同时防止了铜管直接与第一弧形环和第二弧形环接触,防止了因为夹持力度过大导致铜管表面变形,解决了铜管在转运过程中容易受到磕碰、磨损以及变形的问题。
[0019]2、本技术通过固定连接在活动杆表面的固定块和开设在固定块正面中央并贯穿固定块背面的固定孔,配合开设在工装箱左右两侧靠近背面和正面处的螺纹槽,方便了对第二弧形环进行固定,同时增加了第一弧形环与第二弧形环夹紧铜管之后的稳定性,通过固定在工装箱内壁中央和内壁背面的保护层,防止了铜管从工装箱内拿出时与工装箱的内壁产生摩擦,解决了铜管在转运过程中容易受到磕碰、磨损以及变形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0]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1]图1为本技术正面剖视图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右侧剖视图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第一弧形环与第二弧形环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右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技术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工装箱;2、第一弧形环;3、第一通孔;4、第二通孔;5、滑槽;6、滑块;7、拉杆;8、第二弧形环;9、防滑层;10、箱盖;11、保护层;12、凹槽;13、活动杆;14、固定块;15、固定孔;16、螺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物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物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
型。也就是说,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物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0028]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9]请参阅图1

5,本技术的铜管转运工装,包括工装箱1、第一弧形环2和第二弧形环8,工装箱1的内壁顶部和内壁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环2,第一弧形环2的底部开设有贯穿第一弧形环2顶部中央的第一通孔3,工装箱1左右两侧靠近背面和正面处均开设有第二通孔4,第二弧形环8左右两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动结构,滑动结构的左侧与右侧均设置有固定结构,工装箱1的内壁与第一弧形环2和第二弧形环8靠近工装箱1中心的一侧均设置有保护结构,工装箱1左右两侧靠近背面和正面处开设有螺纹槽16,工装箱1正面的顶部通过合页铰接有箱盖10,该装置解决了铜管在转运过程中容易受到磕碰、磨损以及变形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管转运工装,包括工装箱(1)、第一弧形环(2)和第二弧形环(8),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箱(1)的内壁顶部和内壁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环(2),所述第一弧形环(2)的底部开设有贯穿第一弧形环(2)顶部中央的第一通孔(3),所述工装箱(1)左右两侧靠近背面和正面处均开设有第二通孔(4),所述第二弧形环(8)左右两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动结构,所述滑动结构的左侧与右侧均设置有固定结构,所述工装箱(1)的内壁与第一弧形环(2)和第二弧形环(8)靠近工装箱(1)中心的一侧均设置有保护结构,所述工装箱(1)左右两侧靠近背面和正面处开设有螺纹槽(16),所述工装箱(1)正面的顶部通过合页铰接有箱盖(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管转运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结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二弧形环(8)左右两侧底部的拉杆(7),所述拉杆(7)正面与背面的中央均固定连接有滑块(6),所述拉杆(7)贯穿第一通孔(3)与第二通孔(4)并延伸至工装箱(1)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进宅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登辉机械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