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冷却孔的发动机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6384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17
一种设备及方法,用于涡轮发动机的发动机构件包括外壁,其界定内部且限定压力侧和相反的吸力侧,其中两侧在前缘与后缘之间延伸以限定翼弦方向,且在根部与末梢之间延伸以限定翼展方向,至少一个冷却通路定位在内部内,至少一个冷却孔具有流体地联接至冷却通路的入口和沿外壁定位的出口。和沿外壁定位的出口。和沿外壁定位的出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冷却孔的发动机构件

技术介绍

[0001]涡轮发动机,且特别是燃气或燃烧涡轮发动机,是旋转式发动机,其从穿过发动机到多个旋转涡轮叶片上的燃烧气流提取能量。
[0002]涡轮叶片组件包括涡轮翼型件如固定导叶或旋转叶片,其中叶片具有平台和燕尾件安装部分。涡轮叶片组件包括作为平台和叶片中的蛇线回路的部分的冷却入口通路,其用于冷却平台和叶片。蛇线回路可延伸至沿叶片的任何多个表面(包括在末梢、后缘和前缘处)定位的冷却孔。包括定位在内带和外带之间的一对固定导叶的喷嘴和包绕发动机的燃烧器的燃烧器衬套也可使用冷却孔和/或蛇线回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方面,本公开内容涉及一种用于涡轮发动机的构件,涡轮发动机产生热气体流,且提供冷却流体流,翼型件包括:壁,其将热气体流与冷却流体流分离且具有热气体沿其流动的加热表面和面向冷却流体流的冷却表面;以及至少一个冷却孔,其包括冷却表面处的至少一个入口和加热表面处的至少一个出口,至少一个连接通路在至少一个入口与至少一个出口之间延伸,其中冲击腔形成至少一个连接通路中,至少一个连接通路包括在冲击腔上游的第一部分和在冲击腔下游的第二部分,第二部分具有带会聚区段的反扩散区段,该会聚区段具有朝至少一个出口减小的截面面积。
[0004]另一方面,本公开内容涉及一种用于涡轮发动机的构件,涡轮发动机产生热气体流,且提供冷却流体流,该构件包括:壁,其将热气体流与冷却流体流分离且具有热气体沿其流动的加热表面和面向冷却流体流的冷却表面;以及至少一个冷却孔,其包括冷却表面处的至少一个入口和加热表面处的至少一个出口,至少一个连接通路在至少一个入口与至少一个出口之间延伸,至少一个连接通路包括:第一部分,其沿第一方向延伸,具有限定第一中心线的第一截面面积;第二部分,其沿不同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且具有限定第二中心线的第二截面面积;弯部,其定位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且限定冲击腔;扩散区段,其定位在第一部分中,其中第一截面面积沿第一方向朝弯部增大。
[0005]技术方案1. 一种用于涡轮发动机的翼型件,所述涡轮发动机产生热气体流且提供冷却流体流,所述翼型件包括:壁,其将所述热气体流与所述冷却流体流分离,且具有所述热气体沿其流动的加热表面和面向所述冷却流体流的冷却表面;以及至少一个冷却孔,其包括在所述冷却表面处的至少一个入口和在所述加热表面处的至少一个出口,至少一个连接通路在所述至少一个入口与所述至少一个出口之间延伸,其中冲击腔形成在所述连接通路中。
[0006]技术方案2.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翼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通路包括在所述冲击腔上游的第一部分和在所述冲击腔下游的第二部分。
[0007]技术方案3. 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翼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腔在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限定弯部。
[0008]技术方案4. 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翼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是所述至少一个出口。
[0009]技术方案5. 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翼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或所述第二部分中的至少一者限定所述连接通路的多个分支。
[0010]技术方案6. 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翼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弯部进一步限定滞流区。
[0011]技术方案7. 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翼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具有限定第一中心线的第一截面面积,并且所述第二部分具有限定第二中心线的第二截面面积,且所述弯部是形成在所述第一中心线与所述第二中心线之间的大于70度的角度。
[0012]技术方案8. 根据技术方案7所述的翼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心线或所述第二中心线中的至少一者是曲线中心线。
[0013]技术方案9. 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翼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腔是盘形冲击腔。
[0014]技术方案10. 根据技术方案9所述的翼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盘形冲击腔是具有凹陷部分的双凹盘形,且所述连接通路的所述第一部分超过所述凹陷部分的直径与所述盘形冲击腔交叉。
[0015]技术方案11.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翼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连接通路还包括至少一个扩散区段。
[0016]技术方案12. 根据技术方案11所述的翼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扩散区段定位在所述冲击腔上游,且次级扩散区段定位在所述冲击腔下游。
[0017]技术方案13. 根据技术方案12所述的翼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级扩散区段由泪珠形壁分开。
[0018]技术方案14.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翼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腔限定至少一个出口。
[0019]技术方案15.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翼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出口或所述至少一个入口中的至少一者是多个出口或多个入口。
[0020]技术方案16.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翼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壁还包括加厚壁部分,所述连接通路延伸穿过所述加厚壁部分。
[0021]技术方案17. 一种用于涡轮发动机的构件,所述涡轮发动机产生热气体流且提供冷却流体流,所述构件包括:壁,其将所述热气体流与所述冷却流体流分离,且具有所述热气体沿其流动的加热表面和面向所述冷却流体流的冷却表面;以及至少一个冷却孔,其包括在所述冷却表面处的至少一个入口和在所述加热表面处的至少一个出口,至少一个连接通路在所述至少一个入口与所述至少一个出口之间延伸,其中冲击腔形成在所述连接通路中。
[0022]技术方案18. 根据技术方案17所述的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通路包括在所述冲击腔上游的第一部分和在所述冲击腔下游的第二部分。
[0023]技术方案19. 根据技术方案18所述的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腔在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限定弯部。
[0024]技术方案20. 根据技术方案19所述的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或所述第二部分中的至少一者限定所述连接通路的多个分支。
[0025]技术方案21. 根据技术方案19所述的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弯部进一步限定滞流区。
[0026]技术方案22. 根据技术方案19所述的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腔是盘形冲击腔。
[0027]技术方案23. 根据技术方案17所述的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连接通路还包括至少一个扩散区段。
[0028]技术方案24. 根据技术方案17所述的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腔限定所述至少一个出口。
[0029]技术方案25. 根据技术方案17所述的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或所述入口中的至少一者是多个出口或多个入口。
[0030]技术方案26. 一种冷却发动机构件的方法,所述发动机构件具有至少一个冷却孔,所述至少一个冷却孔在沿面向冷却流体流的冷却表面的入口与沿热气体沿其流动的加热表面的出口之间延伸穿过所述发动机构件的壁,所述方法包括:使所述冷却流体流流过至少一个连接通路;使所述冷却流体流冲击在定位于所述至少一个冷却孔内的所述冷却表面与所述加热表面之间的冲击表面上;使所述冷却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涡轮发动机的构件,所述涡轮发动机产生热气体流且提供冷却流体流,所述构件包括:壁,其将所述热气体流与所述冷却流体流分离,且具有所述热气体沿其流动的加热表面和面向所述冷却流体流的冷却表面;以及至少一个冷却孔,其包括在所述冷却表面处的至少一个入口和在所述加热表面处的至少一个出口,至少一个连接通路在所述至少一个入口与所述至少一个出口之间延伸,其中冲击腔形成在所述至少一个连接通路中,所述至少一个连接通路包括在所述冲击腔上游的第一部分和在所述冲击腔下游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具有带会聚区段的反扩散区段,所述会聚区段具有朝所述至少一个出口减小的截面面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件,其中,所述冲击腔限定定位在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的弯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构件,其中,所述弯部进一步限定滞流区。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Z
申请(专利权)人:通用电气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