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梯机构及电梯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5947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爬梯机构及电梯井。一种爬梯机构,设于电梯井道内,包括安全组件及具有存放状态和使用状态的爬梯组件,安全组件包括安全开关及悬挂爬梯组件的支架;爬梯组件在存放状态及使用状态之间切换时安全开关被触发并将信号发送至电梯的控制机构;爬梯组件包括能够触发安全开关的转轴及爬梯主体,爬梯组件处于存放状态时,爬梯主体悬挂于支架并平行所述电梯井道安置,爬梯组件自存放状态向使用状态切换时,爬梯主体以所述转轴为旋转中心向电梯井道内部旋转,以使爬梯主体切换至使用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能够避免电梯与爬梯主体发生干涉,无需增加电梯井道的尺寸,节省成本。节省成本。节省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爬梯机构及电梯井


[0001]本技术涉及电梯
,特别是涉及爬梯机构及电梯井。

技术介绍

[0002]电梯井道内设有电梯,检修人员需要定期进入电梯井道内对电梯系统进行检修和维护,过程中需要使用爬梯主体进行攀爬作业。
[0003]在现有电梯井内,爬梯主体通常为平行于井道壁直立常态固定安放,检修人员在检修过程中可以直接使用爬梯主体进行作业。
[0004]现有技术中,由于爬梯主体为固定安放,电梯正常运行时为避免电梯井道内各部件与爬梯主体产生干涉,同时为满足爬梯主体和电梯井道运动部件间的距离、爬梯主体和电梯井道侧壁间的距离要求,因此需要增加电梯井道的尺寸。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爬梯机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爬梯机构,设于电梯井道内,包括安全组件及具有存放状态和使用状态的爬梯组件,所述安全组件包括安全开关及悬挂所述爬梯组件的支架;所述爬梯组件在存放状态及使用状态之间切换时安全开关被触发并将信号发送至电梯的控制机构;所述爬梯组件包括能够触发安全开关的转轴及爬梯主体,所述爬梯组件处于存放状态时,所述爬梯主体悬挂于所述支架并平行所述电梯井道安置,所述爬梯组件自存放状态向使用状态切换时,所述爬梯主体以所述转轴为旋转中心向所述电梯井道内部旋转,以使所述爬梯主体切换至使用状态。
[0007]如此设置,使得在转轴接触到安全开关时,爬梯主体处于存放状态,当电梯升降时,不会与爬梯主体发生干涉;当转轴与安全开关分离时,电梯的控制机构能够以此作为电梯停止运行的信号,以避免电梯与爬梯组件发生碰撞,此时爬梯主体处于使用状态;并且,无需为了防止电梯等运动部件与爬梯主体发生干涉而增加电梯井道的尺寸,从而能够节省成本。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安全开关设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架上设有滑道,所述滑道的一端靠近所述安全开关设置,所述转轴穿设于所述滑道内并能够在所述滑道内滑移。
[0009]如此设置,爬梯主体通过转轴实现与安全组件始终连接,方便使用人员通过升降爬梯主体而实现触发或非触发安全开关,转轴在滑道内运动,滑道为转轴的运动提供了轨道,使得转轴能够准确地对于安全开关进行定位。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滑道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道及第二道,所述第一道的轴线平行于所述电梯井道的轴线,所述第二道的轴线与所述第一道的轴线不平行,所述第二道内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能够限制所述转轴滑落至所述第一道内。
[0011]如此设置,使得爬梯主体能够被转轴带动而抬升,转轴滑入第二道内并收容在第二道内。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道的底壁与所述第一端之间的距离为L1,所述安全开关到所述第一端的距离为L2,且L1>L2。
[0013]如此设置,能够使得转轴在进入第二道内时,能够接触到安全开关。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道呈弧形。
[0015]如此设置,使得转轴能够在滑道内顺利地滑动而避免产生卡顿。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包括相互连接且垂直设置的固定部及安装部,所述固定部安装至所述电梯井道的井壁上,所述安装部的一侧朝向远离所述固定部的方向延伸,所述滑道开设于所述安装部上,所述安全开关设于所述安装部上,所述第二道相对所述第一道靠近所述固定部设置。
[0017]如此设置,使得在转轴转入第二道内时,爬梯主体能够靠近电梯井道的侧壁,从而不影响电梯的正常运行,不需要为了避让电梯,增大电梯井道的尺寸,减少成本。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部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及呈长条型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位于多个所述第一安装孔之间。
[0019]如此设置,便于调整固定部的安装位置。
[0020]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为两个,两个支架设于所述爬梯组件的两侧,所述转轴依次穿设于两个所述滑道内,且两个所述滑道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转轴的长度。
[0021]如此设置,能够防止转轴从滑道内脱落。
[0022]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爬梯主体包括两根侧梁及多根踏杆,多根所述踏杆相互并联且间隔地设于两根所述侧梁之间,所述转轴转动地连接于两根所述侧梁,且位于所述侧梁靠近所述安全组件的一端;两根所述侧梁的一端位于两个所述支架之间,且两根所述侧梁的一端的侧壁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架的侧壁抵接,并能够沿着所述支架的侧壁滑动。
[0023]如此设置,能够导正转轴在第一道内的滑动,同时,侧梁与支架的侧壁抵接能够起到止挡作用,避免转轴发生横向移动而从滑道内掉落。
[0024]本技术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25]一种电梯井,包括电梯井道上述的爬梯机构,所述爬梯机构设于所述电梯井道内。
[00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爬梯机构,通过设置转轴,使得转轴能够接触安全开关或与安全开关分离,当转轴接触安全开关时,爬梯主体悬挂,并并行于靠近电梯井道,此时爬梯主体处于存放状态,能够避免电梯与爬梯主体发生干涉;当转轴与安全开关分离时,爬梯主体能够以转轴为旋转中心朝向电梯井道的内部旋转,使得爬梯主体能够供检修人员使用,同时安全开关向控制机构发送信号,控制机构控制电梯停止运行,以避免电梯与爬梯主体发生碰撞。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爬梯机构不使用时的状态示意图;
[0028]图2为图1中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9]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爬梯机构使用时的状态示意图;
[0030]图4为爬梯机构使用时的立体图;
[0031]图5为图4中的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2]图中各符号表示含义如下:
[0033]100、电梯井;10、电梯井道;101、厅门;20、爬梯机构;21、安全组件;211、支架;201、第一端;202、第二端;2111、固定部;2111a、第一安装孔;2111b、第二安装孔;2112、安装部;2112a、滑道;2112b、第一道;2112c、第二道;2112d、限位部;212、安全开关;22、爬梯组件;221、转轴;222、爬梯主体;2221、侧梁;2222、踏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5]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装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爬梯机构,设于电梯井道(10)内,包括安全组件(21)及具有存放状态和使用状态的爬梯组件(22),所述安全组件(21)包括安全开关(212)及悬挂所述爬梯组件(22)的支架(211);所述爬梯组件(22)在存放状态及使用状态之间切换时所述安全开关(212)被触发并将信号发送至电梯的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爬梯组件(22)包括能够触发所述安全开关(212)的转轴(221)及爬梯主体(222),所述爬梯组件(22)处于存放状态时,所述爬梯主体(222)悬挂于所述支架(211)并平行于所述电梯井道(10)的轴线安置,所述爬梯组件(22)自存放状态向使用状态切换时,所述爬梯主体(222)以所述转轴(221)为旋转中心向所述电梯井道(10)内部旋转,以使所述爬梯主体(222)切换至使用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爬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开关(212)设于所述支架(211)上,所述支架(211)上设有滑道(2112a),所述滑道(2112a)的一端靠近所述安全开关(212)设置,所述转轴(221)穿设于所述滑道(2112a)内并能够在所述滑道(2112a)内滑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爬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1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201)及第二端(202),所述滑道(2112a)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道(2112b)及第二道(2112c),所述第一道(2112b)的轴线平行于所述电梯井道(10)的轴线,所述第二道(2112c)的轴线与所述第一道(2112b)的轴线不平行,所述第二道(2112c)内设有限位部(2112d),所述限位部(2112d)能够限制所述转轴(221)滑落至所述第一道(2112b)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爬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道(2112c)的底壁与所述第一端(201)之间的距离为L1,所述安全开关(212)到所述第一端(201)的距离为L2,且L1>L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生根陈杰蒋恩宇邵勇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优迈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