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装配式地面保温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15915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装配式地面保温系统,包括保温隔热层、供热元件、找平层、装饰层和至少两个支撑板,保温隔热层包括多个拼装在一起的保温模块,保温模块上开设有沟槽,供热元件铺设在沟槽内,两个支撑板相对布置在保温隔热层的一侧,两个支撑板之间形成有隔离槽,支撑板开设有凹槽,凹槽分别与沟槽和隔离槽连通,在竖直方向上,隔离槽的槽底低于凹槽的槽底,凹槽的槽底低于沟槽的槽底;找平层包括胶粘层和纤维水泥板,纤维水泥板设置在保温隔热层上,胶粘层位于保温隔热层和纤维水泥板之间,且纤维水泥板覆盖在隔离槽上,装饰层设置在纤维水泥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方便其他管线铺设,又节省施工时间、提高施工效率。提高施工效率。提高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装配式地面保温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地暖系统
,具体是涉及一种可装配式地面保温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地面供暖系统以其舒适性好的优点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传统的地面供暖系统施工方式是利用水泥砂浆预埋供热管道。随着装配式装修的兴起,采用地面供暖系统模块化以及干法装配的施工方法已成为当前流行趋势。
[0003]现有的地面供暖系统模块化施工过程中,一般需要架空设置,便于电线或水管等管线从架空结构的底部穿过。该种施工方法存在过度占用室内层高的缺陷。若直接将供暖模块铺设在地面上,室内其他管线只能通过在地面或墙面开设沟槽布置,该种施工方法会增加施工成本、延长施工工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其他管线铺设的可装配式地面保温系统。
[0005]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装配式地面保温系统,包括保温隔热层、供热元件、找平层、装饰层和至少两个支撑板,保温隔热层包括多个拼装在一起的保温模块,保温模块上开设有沟槽,供热元件铺设在沟槽内,两个支撑板相对布置在保温隔热层的一侧,两个支撑板之间形成有隔离槽,支撑板开设有凹槽,凹槽分别与沟槽和隔离槽连通,在竖直方向上,隔离槽的槽底低于凹槽的槽底,凹槽的槽底低于沟槽的槽底;找平层包括胶粘层和纤维水泥板,纤维水泥板设置在保温隔热层上,胶粘层位于保温隔热层和纤维水泥板之间,且纤维水泥板覆盖在隔离槽上,装饰层设置在纤维水泥板上。
[0006]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在保温隔热层的一侧设置隔离槽,方便其他管线特别是生活水管的铺设,既无需占用室内层高,又无需在地面或墙面开设沟槽,有利于降低施工难度和成本,节省施工时间;通过在支撑板上设置凹槽,便于供热元件端部穿过;通过设置纤维水泥板,取代现有技术中采用水泥砂浆作为找平层,既能保证地面保温系统的结构强度,又能节省施工时间、提高施工效率。
[0007]进一步的方案是,供热元件的端部朝向隔离槽布置,供热元件的端部穿过凹槽。
[0008]进一步的方案是,隔离槽内设置有生活热水管和生活冷水管,生活热水管和生活冷水管沿水平方向平行布置,生活热水管和生活冷水管均位于供热元件端部的下方。
[0009]进一步的方案是,沟槽内设置有均匀导热层,供热元件设置在均匀导热层上。
[0010]进一步的方案是,供热元件为地热水管或发热电缆线。
[0011]进一步的方案是,装饰层至少包括以下的一种:瓷砖、大理石、木质地板、塑料地板、石塑地板。
[0012]进一步的方案是,两个支撑板设置在保温隔热层和墙体之间,或者,两个支撑板设置在相邻两个保温隔热层之间。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图。
[0014]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15]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可装配式地面保温系统包括保温隔热层1、供热元件2、找平层3、装饰层4和至少两个支撑板5。保温隔热层1包括多个保温模块,多个保温模块相互拼装在一起。每一保温模块上均开设有“十”字型的沟槽11,相邻两个保温模块上的沟槽11相互连通。供热元件2为地热水管或发热电缆线,本实施例优选为地热水管。供热元件2铺设在沟槽11内并铺满整个保温隔热层1。为了提高热传递率,在沟槽11内设置有均匀导热层,供热元件2设置在均匀导热层上,均匀导热层可以为导热涂层或导热纸膜。
[0017]两个支撑板5相对布置在保温隔热层1的一侧,两个支撑板5可以设置在保温隔热层1和墙体之间,或者,两个支撑板5可以设置在相邻两个保温隔热层1之间。支撑板5为采用有机材料或无机材料制成的具有防水阻燃隔热功能的板材。
[0018]两个支撑板5之间形成有隔离槽51,隔离槽51的延伸方向平行于保温隔热层1的一侧侧壁,该侧壁为与支撑板5最接近的侧壁。支撑板5上开设有凹槽52,凹槽52分别与沟槽11和隔离槽51连通。在本实施例中,保温隔热层1和支撑板5均设置在室内地面上。在竖直方向上,隔离槽51的槽底与室内地面平齐,隔离槽51的槽底低于凹槽52的槽底,凹槽52的槽底低于沟槽11的槽底。
[0019]隔离槽51内设置有生活热水管6和生活冷水管7,生活热水管6和生活冷水管7沿水平方向平行布置。在本实施例中,生活热水管6和生活冷水管7的直径均为20mm,隔离槽51的槽宽要大于或等于40mm。
[0020]供热元件2的端部朝向隔离槽51布置,且供热元件2的端部穿过凹槽52。即地热水管的进水端和出水端位于保温隔热层1的同一侧,且穿过凹槽52,地热水管的直径为16mm,生活热水管6和生活冷水管7均位于地热水管端部的下方。
[0021]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撑板5还可设置在除供热元件2端部所在的其它三侧上,或者,同时设置两个以上隔离槽51,具体可根据现场实际生活水管走向设置。
[0022]找平层3包括胶粘层31和纤维水泥板32。胶粘层31位于纤维水泥板32的下方,用于固定纤维水泥板32,胶粘层31优选为耐候胶黏层,其厚度为3mm左右。胶粘层31可以涂覆在保温隔热层1的上表面,也可以涂覆在纤维水泥板32的下表面。纤维水泥板32通过胶粘层31固定在保温隔热层1上,纤维水泥板32的一侧覆盖在隔离槽51上。纤维水泥板32的厚度为10mm左右,起保护隔离槽51内生活水管的作用。
[0023]装饰层4设置在纤维水泥板32上,装饰层4至少包括以下的一种:瓷砖、大理石、木质地板、塑料地板、石塑地板。当装饰层4为瓷砖面层42或大理石面层时,需要在纤维水泥板32的上表面设置瓷砖胶黏贴层41,用于固定瓷砖面层42,瓷砖胶黏贴层41为5至6mm,瓷砖面层42为10mm左右。
[0024]综上可见,本技术通过在保温隔热层的一侧设置隔离槽,方便其他管线,特别是生活水管的铺设,既无需占用室内层高,又无需在地面或墙面开设沟槽,有利于降低施工
难度和成本,节省施工时间;通过在支撑板上设置凹槽,便于供热元件端部穿过;通过设置纤维水泥板,取代现有技术中采用水泥砂浆作为找平层,既能保证地面保温系统的结构强度,又能节省施工时间、提高施工效率。
[0025]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变化和更改,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装配式地面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隔热层、供热元件、找平层、装饰层和至少两个支撑板,所述保温隔热层包括多个拼装在一起的保温模块,所述保温模块上开设有沟槽,所述供热元件铺设在所述沟槽内,两个所述支撑板相对布置在所述保温隔热层的一侧,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形成有隔离槽,所述支撑板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分别与所述沟槽和所述隔离槽连通,在竖直方向上,所述隔离槽的槽底低于所述凹槽的槽底,所述凹槽的槽底低于所述沟槽的槽底;所述找平层包括胶粘层和纤维水泥板,所述纤维水泥板设置在所述保温隔热层上,所述胶粘层位于所述保温隔热层和所述纤维水泥板之间,且所述纤维水泥板覆盖在所述隔离槽上,所述装饰层设置在所述纤维水泥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装配式地面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热元件的端部朝向所述隔离槽布置,所述供热元件的端部穿过所述凹槽。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响戴勇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扬子地板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