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片角度可调式煤粉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5697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叶片角度可调式煤粉燃烧器,包括中心风管、浓淡分离筒、一次风管和二次风管,一次风管的外壁和二次风管的内壁之间构成二次风环空,所述二次风环空靠近二次风管的出口端设有沿周向依次相邻设置多个二次风旋流叶片,各二次风旋流叶片与二次风管的径向截面之间的夹角呈能调整的设置;各二次风旋流叶片能同步摆动改变倾斜角度以改变二次风的旋流方向和喷射横截面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其一次风管和二次风管之间设置了能摆动改变倾斜角度的二次风旋流叶片,二次风能够在直流、左旋流、右旋流之间转换和调节,实现高温喷射气体的旋流方向的转换,实现旋流角度的实时在线动态调节,同时实现旋流强度的调节。强度的调节。强度的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叶片角度可调式煤粉燃烧器


[0001]本技术涉及旋流式燃烧器
,尤其涉及一种叶片角度可调式煤粉燃烧器,适用于锅炉燃烧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大气污染的治理是环境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工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愈来愈注重环境问题和大气环保问题。随着环境问题的日渐突出,对排放的要求将更加严格。
[0003]氮氧化物(NOx)是一类主要的大气污染物,是形成酸雨、光化学烟雾以及PM2.5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NOx是对N2O、NO2、NO、N2O5以及PAN等氮氧化物的统称。
[0004]目前我国工业源NOx排放占NOx排放总量的70%以上,工业烟气中NOx的控制排放技术主要包括燃烧控制技术和燃烧后控制技术。燃烧控制技术包括低氮燃烧技术、再燃烧技术和烟气再循环技术。在燃烧后控制技术中,选择性催化还原(SCR)、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和SCR-SNCR混合技术是主要技术。燃烧控制技术具有适用范围广、经济效益好、脱氮效率高且设备简单等优势;燃烧后控制技术中虽然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叶片角度可调式煤粉燃烧器,包括自内向外同轴且径向间隔套设的中心风管、浓淡分离筒、一次风管和二次风管,浓淡分离筒位于一次风管内的出口端,一次风管的内壁上位于浓淡分离筒的上游位置设有煤粉浓淡分离装置,浓淡分离筒的外壁和一次风管的内壁之间设有淡相旋流叶片,浓淡分离筒的内壁上设有煤粉浓缩管,其特征在于,一次风管的外壁和二次风管的内壁之间构成二次风环空,所述二次风环空靠近二次风管的出口端设有沿周向依次相邻设置多个二次风旋流叶片,各所述二次风旋流叶片与二次风管的径向截面之间的夹角呈能调整的设置;各所述二次风旋流叶片能同步摆动改变倾斜角度以改变二次风的旋流方向和喷射横截面积;所述煤粉浓淡分离装置、所述淡相旋流叶片、所述二次风旋流叶片与控制部电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片角度可调式煤粉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风管的外壁上设置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上连接传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通过所述传动结构驱动各所述二次风旋流叶片摆动,所述驱动结构与所述控制部电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叶片角度可调式煤粉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二次风旋流叶片呈扇面形设置,各所述二次风旋流叶片的圆心位于二次风管的中心轴上,各所述二次风旋流叶片的径向外侧分别连接第一旋转轴,各所述第一旋转轴沿二次风管的径向设置,各所述二次风旋流叶片的径向内侧分别连接第二旋转轴,各所述第二旋转轴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旋转轴同轴设置,各所述第二旋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一次风管上;各所述第一旋转轴转动穿过所述二次风管后与所述传动结构连接,所述驱动结构通过所述传动结构和所述第一旋转轴驱动各所述二次风旋流叶片摆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叶片角度可调式煤粉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结构包括顺序连接的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与所述驱动结构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远离第一传动轴的一端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第一旋转轴位于所述二次风管外侧的一端连接有叶片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和所述叶片齿轮之间设置齿条环,所述齿条环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明山郭豪郑文学任乐芦良吴启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