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通道独立配风、燃料内外分级耦合燃烧燃烧器及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37644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4: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通道独立配风、燃料内外分级耦合燃烧燃烧器及锅炉,包括燃气喷枪、中心风管、内一次风管、内二次风室、外一次风管、外二次风室、预燃室、点火枪、循环风室,中心风管套设在燃气喷枪的外部,内一次风管套设在中心风管的外部,内二次风室套设在内一次风管的外部,内二次风室末端套装外一次风管,外一次风管外圈套装外二次风室,外二次风室末端直段连接预燃室,燃气喷枪、中心风管、内一次风管、内二次风室、外一次风管、外二次风室的出口均位于预燃室内部,点火枪安装在预燃室上,循环风室设置在预燃室外圈。解决了国内工业锅炉配用的煤粉燃烧器不能燃用低挥发份煤粉的难题,并克服难以点火,不易实现稳燃的缺陷。不易实现稳燃的缺陷。不易实现稳燃的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通道独立配风、燃料内外分级耦合燃烧燃烧器及锅炉


[0001]本技术属于燃烧器
,具体涉及一种双通道独立配风、燃料内外分级耦合燃烧、引入低温再循环烟气降NOx的,可燃用低挥发份煤粉的新型低氮旋流燃烧器及锅炉。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燃煤工业锅炉配套的常规煤粉燃烧器普遍以三类烟煤为燃料,要求原煤热值≥5000kCar,挥发份≥25%以上,此种限制将挥发份较低、热值较高的原料煤排除在应用之外,不符合国家充分利用现有能源的要求。
[0003]党的十九大将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发布的《煤炭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积极推广无烟煤、型煤、兰炭等洁净煤。国家生态环境部发布的《民用煤燃烧污染综合治理技术指南(试行)》中提出的优质煤替换方案也包括兰炭等低挥发份煤燃料。
[0004]兰炭作为一种炭素材料,具有固定碳高、含灰分、硫、磷低等特性,在国家要求压煤减排形势下,开发一种可燃用兰炭及其它低挥发份煤粉的燃烧器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通道独立配风、燃料内外分级耦合燃烧燃烧器及锅炉,用以解决国内工业锅炉配用的煤粉燃烧器不能燃用低挥发份煤粉(如兰炭煤粉)的难题,克服以往燃用此种煤粉难以点火,不易实现稳燃的缺陷,并通过引入低温烟气再循环达到降低NOx初始排放的目的。
[000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双通道独立配风、燃料内外分级耦合燃烧燃烧器,包括燃气喷枪、中心风管、内一次风管、内二次风室、外一次风管、外二次风室、预燃室、点火枪、循环风室,所述中心风管套设在燃气喷枪的外部,所述内一次风管套设在中心风管的外部,所述内二次风室套设在内一次风管的外部,所述内二次风室末端套装外一次风管,所述外一次风管外圈套装外二次风室,所述外二次风室末端直段连接预燃室,所述燃气喷枪、中心风管、内一次风管、内二次风室、外一次风管、外二次风室的出口均位于预燃室内部,所述点火枪安装在预燃室上,所述循环风室设置在预燃室外圈。
[0007]优选的,所述内二次风室出风口处设有内二次风旋流叶片,所述外二次风室出风口处设有外二次风旋流叶片。
[0008]优选的,所述内二次风旋流叶片与其轴线夹角为50
°
,所述外二次风旋流叶片与其轴线夹角为30
°

[0009]优选的,所述循环风室末端出风口处设有循环风旋流叶片。
[0010]优选的,所述循环风旋流叶片与其轴线夹角为20
°

[0011]优选的,所述内二次风室进风口处设有内二次风调节挡板,所述外二次风室进风口处设有外二次风调节挡板,所述中心风室进风口处设有中心风调节挡板。
[0012]优选的,循环风室进风口处设有循环风调节挡板。
[0013]优选的,所述燃气喷枪功率可调,燃气喷枪功率范围为1.75

10.5MW。
[0014]优选的,所述点火枪采用气缸推动进退式点火枪。
[0015]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锅炉,所述锅炉采用本技术所述的双通道独立配风、燃料内外分级耦合燃烧燃烧器。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7]精心构设双通道独立配风、燃料内外分级耦合燃烧结构,一级燃料与二级燃料均独立配风携带煤粉进行输送;一级燃料主要由内二次风室单独提供燃烧配风,二级燃料主要由外二次风室单独提供燃烧配风,可分别调节,此设计为使用不同的燃料组合提供了条件;
[0018]本技术使煤粉工业锅炉可燃用低挥发份煤粉,提高了煤种的利用率,还解决了以往燃用低挥发份煤粉难以点火,不易实现稳燃的问题,并通过引入低温烟气再循环来达到降低NOx初始排放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双通道独立配风、燃料内外分级耦合燃烧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注:
[0021]1、燃气喷枪;2、中心风管;21、中心风调节挡板;3、内一次风管;4、内二次风室;41、内二次风调节挡板;42、内二次风旋流叶片;5、外一次风管;6、外二次风室;61、外二次风调节挡板;62、外二次风旋流叶片;7、预燃室;8、点火枪;9、循环风室;91、循环风调节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具体保护范围的限定。
[0023]实施例
[0024]参照图1,本实施例的双通道独立配风、燃料内外分级耦合燃烧燃烧器,包括燃气喷枪1、中心风管2、内一次风管3、内二次风室4、外一次风管5、外二次风室6、预燃室7、点火枪8、循环风室9,所述中心风管2套设在燃气喷枪1的外部,所述内一次风管3套设在中心风管2的外部,所述内二次风室4套设在内一次风管3的外部,所述内二次风室4末端套装外一次风管5,所述外一次风管5外圈套装外二次风室6,所述外二次风室6末端直段连接预燃室7,所述燃气喷枪1、中心风管2、内一次风管3、内二次风室4、外一次风管5、外二次风室6的出口均位于预燃室7内部,所述点火枪8安装在预燃室7上,所述循环风室9设置在预燃室7外圈。
[0025]内通道为一级燃料通道,由内一次风管3与内二次风室4组成,煤粉由内一次风管3输入,采用浓相输粉方式,主要由内二次风室4提供配风组织燃烧;外通道为二级燃料通道,由外一次风管5与外二次风室6组成,煤粉由外一次风管5输入,主要由外二次风室6提供配风组织燃烧;一级燃料、二级燃料各自配套独立给粉设备及输粉风机,分别供应;内二次风与外二次风由一台变频调节二次风机提供。
[0026]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内二次风室4进风口处设有内二次风调节挡板41,所述外二次风室6进风口处设有外二次风调节挡板61,所述中心风管2进风口处设有中心风调节挡板21,所述循环风室9进风口处设有循环风调节挡板91。所述内二次风调节挡板41、外二次风调节挡板61、中心风调节挡板21、循环风调节挡板91均为远程线性调节风门挡板,可远程调控中心风、内二次风、外二次风与循环烟气的进风量和进气量。
[0027]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点火枪8采用气缸推动进退式点火枪,点火后退出预燃室7,防止过热受损,延长使用寿命。本实施例预燃室7内壁为耐火材料浇注,可耐高温。
[0028]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内二次风室4出风口处设有内二次风旋流叶片42,所述外二次风室6出风口处设有外二次风旋流叶片62。内二次风携带煤粉燃烧形成中心回流区,设计为强旋流,因此设计内二次风旋流叶片42与其轴线夹角为50
°
,外二次风携带二级燃料与一级火焰充分扰动混合,设计为弱旋流,因此外二次风旋流叶片62与其轴线夹角为30
°
。所述循环风室9末端出风口处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通道独立配风、燃料内外分级耦合燃烧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燃气喷枪、中心风管、内一次风管、内二次风室、外一次风管、外二次风室、预燃室、点火枪、循环风室,所述中心风管套设在燃气喷枪的外部,所述内一次风管套设在中心风管的外部,所述内二次风室套设在内一次风管的外部,所述内二次风室末端套装外一次风管,所述外一次风管外圈套装外二次风室,所述外二次风室末端直段连接预燃室,所述燃气喷枪、中心风管、内一次风管、内二次风室、外一次风管、外二次风室的出口均位于预燃室内部,所述点火枪安装在预燃室上,所述循环风室设置在预燃室外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通道独立配风、燃料内外分级耦合燃烧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二次风室出风口处设有内二次风旋流叶片,所述外二次风室出风口处设有外二次风旋流叶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通道独立配风、燃料内外分级耦合燃烧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二次风旋流叶片与其轴线夹角为50
°
,所述外二次风旋流叶片与其轴线夹角为30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通道独立配风、燃料内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在让郭云利赵立鹏王建平施宪明李勇
申请(专利权)人:泰山燃控泰安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