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组装式近端挤出3D打印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5574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03
一种涉及3D打印技术领域的模块化组装式近端挤出3D打印机,包含挤出组件、料架组件、坦克链组件、热床组件、内侧组件、上顶组件、下底组件和四个立柱型材;下底组件包含下底框架和控制机箱;上顶组件包含上顶框架、两个Y轴导轨、X轴导轨和X轴移动小车,X轴移动小车包含挤出背板;挤出组件可拆卸固定于挤出背板,坦克链组件包含坦克链和链装板;内侧组件包含上撑横杆、下撑横杆和Z轴导轨,Z轴导轨上安装有升降板,升降板与热床组件的一端对应连接;料架组件包含撑料斜杆,撑料斜杆的底端设有倒U形卡件,倒U形卡件适配卡接于上顶框架对应上撑横杆的型材杆杆身上部;该3D打印机便于模块化拆装,且结构精简稳固,便于换料。便于换料。便于换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化组装式近端挤出3D打印机


[0001]本技术涉及3D打印
,尤其是涉及一种模块化组装式近端挤出3D打印机。

技术介绍

[0002]公知的,3D打印机的机型多种多样,有箱式结构、框架结构、门式结构、Delta结构等等,其中框架结构因为结构稳定而被广泛使用;但是目前市场上框架结构的3D打印机仍然存在一些缺陷:一、不能够模块化拆装,包装运输不便,且拼接结构强度不高易发生打印抖动难以保证打印精度;二、打印机的部分结构件凸出于机床边缘不利于后期DIY,且外观复杂不够精简;三、近端挤出换料不方便,增加了停机时间,使得机器的利用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块化组装式近端挤出3D打印机,便于模块化拆装,且结构精简稳固,便于换料。
[0004]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模块化组装式近端挤出3D打印机,包含挤出组件、料架组件、坦克链组件、热床组件、内侧组件、上顶组件、下底组件和四个立柱型材;所述下底组件包含下底框架和设于下底框架内的控制机箱,所述控制机箱的机壳通过螺钉分别与下底框架的两侧型材杆和一端型材杆固定连接,所述下底框架的上表面四角分别与四个立柱型材的底端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上顶组件包含上顶框架,所述上顶框架的下表面四角分别与四个立柱型材的顶端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上顶框架的两侧分别设有两个Y轴导轨,两个Y轴导轨之间安装有能沿Y轴导轨移动的X轴导轨,所述X轴导轨上安装有X轴移动小车,所述X轴移动小车包含挤出背板,以及安装于挤出背板一侧板面并用于卡接X轴导轨的多个滑轮组件;所述挤出组件通过挤出侧板可拆卸固定于挤出背板另一侧板面下部,所述坦克链组件包含坦克链和链装板,所述链装板可拆卸固定于上顶框架上表面一角,所述坦克链的一端与链装板对应连接,所述坦克链的另一端与挤出背板另一侧板面上部可拆卸连接;所述内侧组件包含上撑横杆、下撑横杆和两端分别安装于上撑横杆和下撑横杆中部的Z轴导轨,所述Z轴导轨上安装有能沿Z轴导轨移动定位的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与热床组件的一端对应可拆卸连接;所述下撑横杆的两端通过螺栓固定于下底框架另一端型材杆内侧,所述上撑横杆的两端通过螺栓固定于上顶框架相应端型材杆内侧,所述上撑横杆贴近型材杆的侧面中部设有让位槽;所述料架组件包含撑料斜杆,所述撑料斜杆的底端设有倒U形卡件,所述倒U形卡件适配卡接于上顶框架对应上撑横杆的型材杆杆身上部,且倒U形卡件的一侧壁对应插入上撑横杆的让位槽中,所述撑料斜杆的顶端连接有用于套装耗材料盘的料筒。
[0006]进一步,所述下底框架下表面四角分别安装有四个脚垫,所述下底框架的相邻两型材杆内侧之间连接有角码。
[0007]进一步,所述X轴导轨和X轴移动小车均利用皮带机构控制移动动作。
[0008]进一步,所述挤出背板的顶端通过安装斜板可拆卸固定有断料检测机构。
[0009]进一步,所述Z轴导轨设为两根间隔并排的导向光轴,所述升降板的板面两端固定有适配导向光轴滑动穿过的滑套,两根导向光轴之间设有丝杠螺母运动副,所述丝杠螺母运动副的螺母与升降板固定连接,所述丝杠螺母运动副的丝杆与安装在下撑横杆上的步进电机传动连接。
[0010]进一步,所述升降板靠近螺母的上板面和下板面分别固定有上限位螺丝和下限位螺丝。
[0011]进一步,所述热床组件包含平台架和安装于平台架上表面一端的热床板,所述平台架的另一端延伸设有两根平台型材,两根平台型材分别与升降板对应两导向光轴外侧的板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0012]进一步,所述上顶框架的型材杆设为带槽铝型材。
[0013]进一步,所述倒U形卡件的侧壁和内底面均设有适配卡入带槽铝型材相应凹槽的凸起。
[0014]进一步,所述X轴导轨的两端均固定有用于卡装Y轴导轨的Y轴移动小车。
[0015]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公开的模块化组装式近端挤出3D打印机,能够将挤出组件、料架组件、坦克链组件、热床组件、内侧组件、上顶组件、下底组件和四个立柱型材进行模块化拆装组合,便于包装运输,且能够通过加强立柱型材,添加角码,提高连接结构强度高,稳定的机器框架结构保证了打印稳定性,消除打印抖动,提高打印精度;组装后的3D打印机将结构件内置在型材机架内部,外观更加精简,并将挤出组件和料架组件在整个机架的顶部外设置,使得近端挤出换料更方便,简化换料操作,缩短停机时间,机器的利用率更高。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所述下底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所述上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所述挤出组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所述内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是所述热床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7是所述料架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8是图7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0025]图中:1、上顶组件;101、上顶框架;102、Y轴导轨;103、Y轴移动小车;104、X轴移动小车;1041、挤出背板;1042、滑轮组件;1043、挤出侧板;1044、折弯板;1045、安装斜板;105、X轴导轨;2、挤出组件;3、坦克链组件;301、坦克链;302、链装板;4、料架组件;401、撑料斜杆;402、倒U形卡件;403、凸起;5、内侧组件;501、上撑横杆;5011、让位槽;502、Z轴导轨;503、丝杠螺母运动副;504、升降板;505、下撑横杆;6、热床组件;601、热床板;602、平台架;603、平台型材;7、立柱型材;8、下底组件;801、下底框架;802、控制机箱;803、角码;804、脚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在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与本技术的附图对应,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0027]结合附图1

8所述的模块化组装式近端挤出3D打印机,包含挤出组件2、料架组件4、坦克链组件3、热床组件6、内侧组件5、上顶组件1、下底组件8和四个立柱型材7,立柱型材7能够设为高强度开模型材,各个组件能够通过螺栓进行模块化拆装组合,便于保证运输,且通过加强立柱型材,提高连接结构强度高,稳定的机器框架结构保证了打印稳定性,消除打印抖动,提高打印精度;
[0028]下底组件包含下底框架801和设于下底框架801内的控制机箱802,控制机箱802设有触摸屏,便于人机交互操作,控制机箱802的机壳通过螺钉分别与下底框架801的两侧型材杆和一端型材杆固定连接,保证连接稳固,下底框架801的上表面四角分别与四个立柱型材7的底端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组装式近端挤出3D打印机,其特征是:包含挤出组件(2)、料架组件(4)、坦克链组件(3)、热床组件(6)、内侧组件(5)、上顶组件(1)、下底组件(8)和四个立柱型材(7);所述下底组件包含下底框架(801)和设于下底框架(801)内的控制机箱(802),所述控制机箱(802)的机壳通过螺钉分别与下底框架(801)的两侧型材杆和一端型材杆固定连接,所述下底框架(801)的上表面四角分别与四个立柱型材(7)的底端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上顶组件(1)包含上顶框架(101),所述上顶框架(101)的下表面四角分别与四个立柱型材(7)的顶端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上顶框架(101)的两侧分别设有两个Y轴导轨(102),两个Y轴导轨(102)之间安装有能沿Y轴导轨(102)移动的X轴导轨(105),所述X轴导轨(105)上安装有X轴移动小车(104),所述X轴移动小车(104)包含挤出背板(1041),以及安装于挤出背板(1041)一侧板面并用于卡接X轴导轨(105)的多个滑轮组件(1042);所述挤出组件(2)通过挤出侧板(1043)可拆卸固定于挤出背板(1041)另一侧板面下部,所述坦克链组件(3)包含坦克链(301)和链装板(302),所述链装板(302)可拆卸固定于上顶框架(101)上表面一角,所述坦克链(301)的一端与链装板(302)对应连接,所述坦克链(301)的另一端与挤出背板(1041)另一侧板面上部可拆卸连接;所述内侧组件(5)包含上撑横杆(501)、下撑横杆(505)和两端分别安装于上撑横杆(501)和下撑横杆(505)中部的Z轴导轨(502),所述Z轴导轨(502)上安装有能沿Z轴导轨(502)移动定位的升降板(504),所述升降板(504)与热床组件(6)的一端对应可拆卸连接;所述下撑横杆(505)的两端通过螺栓固定于下底框架(801)另一端型材杆内侧,所述上撑横杆(501)的两端通过螺栓固定于上顶框架(101)相应端型材杆内侧,所述上撑横杆(501)贴近型材杆的侧面中部设有让位槽(5011);所述料架组件(4)包含撑料斜杆(401),所述撑料斜杆(401)的底端设有倒U形卡件(402),所述倒U形卡件(402)适配卡接于上顶框架(101)对应上撑横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辉林郭晶余煜程攀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创想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