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线电缆生产用中芯线过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15572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线电缆生产用中芯线过油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转动连接有两个转轴,两个所述转轴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的两个转盘,所述壳体的内部安装有活塞筒,所述活塞筒内安装有推动机构,所述壳体内安装有过油机构。通过电机控制转盘转动,使得夹线辊相互靠近,将中芯线夹紧,从而带动中芯线移动,使得中芯线表面均匀上油,该种方式保证了中芯线的平稳进给,进一步增加装置的上油效果;环形刮板可以刮去多余的油料并能让中芯线表面的油料涂抹均匀;空腔能收集被刮下来的油料,活塞筒能让油料重新进入进油罐,实现油料的再利用,避免油料的浪费。避免油料的浪费。避免油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线电缆生产用中芯线过油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线电缆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电线电缆生产用中芯线过油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线电缆是用于电力传输的介质,电缆与电线一般都由芯线、绝缘包皮和保护外皮三个组成部分组成。
[0003]在电线电缆生产过程中,需要对中芯线进行过油处理,即对其进行上油,在对其进行过油的过程中,现有的装置自动化程度低下,需要人工牵拉,由于速度不均匀导致上油效果差;此外,现有的电缆过油装置,会出现油料涂抹不均匀的情况,还会导致中芯线表面上油过多,造成油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电线电缆生产用中芯线过油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电线电缆生产用中芯线过油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转动连接有两个转轴,两个所述转轴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的两个转盘,两个所述转盘上均固定连接有夹线辊,所述壳体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贯穿壳体的侧壁并与其转动连接,且延伸至第一空腔内,所述驱动轴和两个转轴上均固定连接有链轮,所述驱动轴上的链轮与转轴上的链轮之间缠绕有同一个链条,所述驱动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扇形齿轮,所述壳体的内部安装有活塞筒,所述活塞筒内安装有推动机构,所述壳体内安装有过油机构。
[0007]优选地,所述推动机构包括安装在活塞筒内的活塞,所述活塞筒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弹簧,两个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均与活塞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活塞由活塞头与活塞杆组成,所述活塞头与活塞筒的内壁相抵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活塞杆贯穿活塞筒并与其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活塞杆远离活塞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与扇形齿轮相啮合。
[0008]优选地,所述过油机构包括固定在第二空腔上的过油箱,所述壳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进油罐且贯穿壳体的上壁,所述进油罐的下端延伸至第二空腔内并与过油箱相连通,所述壳体的内壁安装有环形刮板,所述第二空腔的底部设有凹面,且底端安装有第一单向阀,所述活塞筒的侧壁安装有第二单向阀,所述壳体内设有输油管,所述输油管的一端与第二单向阀固定连接,所述输油管的另一端与进油罐固定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空腔的内壁开设有进线口,所述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之间开有设第一通孔,所述过油箱的两端侧壁均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空腔的内壁开设有出线口,所述进线口、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环形刮板和出线口均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进线口、
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直径比出线口的直径大,所述环形刮板的内腔直径与出线口的直径大小相同。
[0010]优选地,所述环形刮板为丙烯酸酯橡胶材质,且直径比中芯线的直径大。
[0011]优选地,两个所述转盘与夹线辊上下对称设置,两个所述夹线辊之间的最近距离比中芯线的直径小。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3]1、通过电机控制转盘转动,使得夹线辊相互靠近,将中芯线夹紧,从而带动中芯线移动,使得中芯线表面均匀上油。
[0014]2、通过环形刮板可以刮去中芯线表面多余的油料,此外也可以让中芯线表面的油料涂抹均匀。
[0015]3、通过设有空腔,将被环形刮板刮下来的油料汇聚起来装入活塞筒内,用活塞运动将油料重新输送进油罐里,避免油料的浪费。
[0016]本技术通过电机控制转盘转动,使得夹线辊相互靠近,将中芯线夹紧,从而带动中芯线移动,使得中芯线表面均匀上油,该种方式保证了中芯线的平稳进给,进一步增加装置的上油效果;环形刮板可以刮去多余的油料并能让中芯线表面的油料涂抹均匀;空腔能收集被刮下来的油料,活塞筒能让油料重新进入进油罐,实现油料的再利用,避免油料的浪费。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线电缆生产用中芯线过油装置的剖面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线电缆生产用中芯线过油装置中部分结构的侧视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线电缆生产用中芯线过油装置中部分结构的正视图。
[0020]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线电缆生产用中芯线过油装置中部分结构的俯视剖面图。
[0021]图中:1壳体、2进线口、3转盘、4夹线辊、5电机、6扇形齿轮、7链条、8活塞筒、9活塞、10弹簧、11齿条、12进油罐、13过油箱、14第一单向阀、15第二单向阀、16输油管、17环形刮板、18出线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3]参照图1

3,一种电线电缆生产用中芯线过油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的内部设有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第一空腔内转动连接有两个转轴,两个转轴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的两个转盘3,两个转盘3上均固定连接有夹线辊4,两个转盘3与夹线辊4上下对称设置,两个夹线辊4之间的最近距离比中芯线的直径小,夹线辊4采用可形变的材料制成,壳体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电机5,电机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驱动轴,驱动轴贯穿壳体1的侧壁并与其转动
连接,且延伸至第一空腔内,驱动轴和两个转轴上均固定连接有链轮,驱动轴上的链轮与转轴上的链轮之间缠绕有同一个链条7,驱动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扇形齿轮6,链条7的内侧与上边的链轮相匹配,链条7的外侧与下边的链轮相匹配。
[0024]壳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活塞筒8,活塞筒8内安装有推动机构,推动机构包括安装在活塞筒8内的活塞9,活塞9由活塞头与活塞杆组成,活塞头与活塞筒8的内壁滑动密封连接,活塞头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弹簧10,两个弹簧10的另一端均与活塞筒8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弹簧10用来对活塞9进行复位,活塞杆贯穿活塞筒8并与其内壁滑动连接,活塞杆远离活塞筒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齿条11,齿条11与扇形齿轮6相啮合。
[0025]壳体1内安装有过油机构,过油机构包括固定在第二空腔上的过油箱13,壳体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进油罐12且贯穿壳体1的上壁,进油罐12的下端延伸至第二空腔内并与过油箱13相连通,壳体1的内壁安装有环形刮板17,环形刮板17为丙烯酸酯橡胶材质,且直径比中芯线的直径大,用于刮掉过多的油料,第二空腔的底部设有凹面,且底端安装有第一单向阀14,第一单向阀14的作用是让油料从第二空腔进入活塞筒8内,活塞筒8的侧壁安装有第二单向阀15,壳体1内设有输油管16,输油管16的一端与第二单向阀15相连通,输油管16的另一端与进油罐12相连通,第二单向阀15的作用是让活塞筒8内的油料顺着输油管16进入进油罐12内。
[0026]第一空腔的内壁开设有进线口2,中芯线从进线口2伸入,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之间开有设第一通孔,过油箱13的两端侧壁均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空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线电缆生产用中芯线过油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有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转动连接有两个转轴,两个所述转轴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的两个转盘(3),两个所述转盘(3)上均固定连接有夹线辊(4),所述壳体(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电机(5),所述电机(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贯穿壳体(1)的侧壁并与其转动连接,且延伸至第一空腔内,所述驱动轴和两个转轴上均固定连接有链轮,所述驱动轴上的链轮与转轴上的链轮之间缠绕有同一个链条(7),所述驱动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扇形齿轮(6),所述壳体(1)的内部安装有活塞筒(8),所述活塞筒(8)内安装有推动机构,所述壳体(1)内安装有过油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线电缆生产用中芯线过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机构包括安装在活塞筒(8)内的活塞(9),所述活塞(9)由活塞头与活塞杆组成,所述活塞头与活塞筒(8)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活塞头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弹簧(10),两个所述弹簧(10)的另一端均与活塞筒(8)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杆贯穿活塞筒(8)并与其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活塞杆远离活塞筒(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齿条(11),所述齿条(11)与扇形齿轮(6)相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线电缆生产用中芯线过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油机构包括固定在第二空腔上的过油箱(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锡斌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北特线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