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留置针手腕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15511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留置针手腕固定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目前留置针不方便对患者手臂固定的问题。本留置针手腕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固定板的前侧设置有弹性束缚带,且固定板的底部与弹性束缚带的一侧固定连接,弹性束缚带背面的左右两侧均缝合有第一魔术贴,固定板顶部的左右两侧均粘接有第二魔术贴,第一魔术贴与第二魔术贴的位置一一对应,且第一魔术贴与第二魔术贴之间配合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对患者的手腕以及手臂处进行有效固定,减少手腕活动,并且方便对该装置进行拆卸安装操作,防止患者因手腕剧烈运动,从而使留置针出现问题,给患者和医疗人员带来麻烦。麻烦。麻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留置针手腕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涉及一种留置针固定装置,特别是一种留置针手腕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留置针的使用能减少患儿因反复静脉穿刺而造成的痛苦及对打针的恐惧感,减轻家长的焦躁情绪,便于临床用药,急、危重患者的抢救用药,减轻护士的工作量,减少患儿疼痛,因而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广泛应用,面对患儿这一特殊群体,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长短和患儿的舒适成为护士及家长最为关注的问题,也是留置针成功使用的标志和推广的前提,留置针一般需要对其固定以方便下次使用。
[0003]经检索,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留置针固定装置【申请号:CN201920274256.X;公开号:CN210494775U】。这种留置针固定装置,包括护留置针固定器本体、第一绑带、第二绑带、明细卡袋、穿管通孔、留置针固定带、观察窗、透明贴膜、加热器、收纳袋、电源主板;所述电源主板包括充电电池、USB接口、开关。所述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分别位于留置针固定器本体的顶部和底部;所述穿管通孔、留置针固定带和观察窗位于固定器本体中部,且从上至下依次排列;所述明细卡袋固定在观察窗左侧,所述收纳袋固定在观察窗右侧,所述加热器固定在收纳袋上方。
[0004]该专利中公开的固定装置还存在有很多问题,其对患者手腕和手臂处的固定效果较差,当患者大幅度移动设置有留置针的手臂时,容易导致留置针的管在静脉内发生扭曲,产生局部输液困难,给患者以及医疗人员带来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留置针手腕固定装置,该留置针手腕固定装置能够对患者的手腕以及手臂处进行有效固定,减少手腕活动,并且方便对该装置进行拆卸安装操作。
[0006]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一种留置针手腕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前侧设置有弹性束缚带,且固定板的底部与弹性束缚带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弹性束缚带背面的左右两侧均缝合有第一魔术贴,所述固定板顶部的左右两侧均粘接有第二魔术贴,所述第一魔术贴与第二魔术贴的位置一一对应,且第一魔术贴与第二魔术贴之间配合使用,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开设有第一观察槽,所述弹性束缚带表面的下方开设有第二观察槽,且第一观察槽和第二观察槽的内壁均呈圆弧型设置,所述固定板的正面开设有透气通孔,所述弹性束缚带的表面且位于第二观察槽的上方设置有标识结构。
[0008]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当需要对患者手臂进行固定时,医疗人员拉动弹性束缚带,使得魔术贴分离,将弹性束缚带打开,随后将患者的手臂处放置在固定板上,使手掌的大鱼际处与固定板贴合,并重新闭合弹性束缚带,完成对患者手臂的固定操作,医疗人员
可以通过第一观察槽和第二观察槽来观察患者手臂上留置针的情况,通过每日更换备注纸片来对留置针的留置时间进行备注提醒。
[0009]所述标识结构包括塑料壳套和备注纸片,所述塑料壳套安装在弹性束缚带表面的上方,且塑料壳套的右侧设置有开口,所述备注纸片设置在塑料壳套的内部,且备注纸片与塑料壳套的内壁滑动连接。
[0010]采用以上结构,方便医护人员对患者手臂留置针的留置时间进行备注以及对备注纸片进行更换。
[0011]所述弹性束缚带背面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母扣,所述固定板正面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吸湿片,且吸湿片的正面安装有公扣,所述母扣与公扣之间配合使用。
[0012]采用以上结构,能够借助吸湿片对患者手臂的汗液进行吸收,同时便于对吸湿片进行拆卸清洗。
[0013]所述吸湿片呈半圆弧型设置,且吸湿片的材质为石墨烯内暖绒材料。
[0014]采用以上结构,提高患者佩戴该装置时的舒适性。
[0015]所述透气通孔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它们均匀分布在固定板的表面。
[0016]采用以上结构,增加该固定装置的透气性,避免长时间佩戴导致不适。
[0017]所述固定板的表面开设有放置槽,且放置槽的内壁呈半圆弧型设置。
[0018]采用以上结构,能够使固定板与患者的手臂表面更加贴合。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留置针手腕固定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0020]1、本技术能够对患者的手腕以及手臂处进行有效固定,减少手腕活动,并且方便对该装置进行拆卸安装操作,防止患者因手腕剧烈运动而使留置针出现问题,减少给患者和医疗人员带来的麻烦,解决了现有的固定装置对患者手腕和手臂处的固定效果较差的问题,避免当患者大幅度移动设置有留置针的手臂时,容易导致留置针的管在静脉内发生扭曲的情况,使得整个输液过程更加流畅。
[0021]2、通过塑料壳套和备注纸片的设置,方便医护人员对患者手臂留置针的留置时间进行备注,并且每日对备注纸片进行变更。
[0022]3、通过透气通孔的设置,增加该固定装置的透气性,防止患者因长时间佩戴该装置,导致手臂处生疮。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3是本技术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4是本技术的左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7]图5是本技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8]图6是本技术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9]图中,1、固定板;2、弹性束缚带;3、第一魔术贴;4、第二魔术贴;5、第一观察槽;6、第二观察槽;7、透气通孔;8、标识结构;81、塑料壳套;82、备注纸片;9、母扣;10、公扣;11、吸湿片;12、放置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31]如图1

图6所示,本留置针手腕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1,固定板1的前侧设置有弹性束缚带2,且固定板1的底部与弹性束缚带2的一侧固定连接,弹性束缚带2背面的左右两侧均缝合有第一魔术贴3,固定板1顶部的左右两侧均粘接有第二魔术贴4,第一魔术贴3与第二魔术贴4的位置一一对应,且第一魔术贴3与第二魔术贴4之间配合使用,固定板1的底部开设有第一观察槽5,弹性束缚带2表面的下方开设有第二观察槽6,且第一观察槽5和第二观察槽6的内壁均呈圆弧型设置,固定板1的正面开设有透气通孔7,弹性束缚带2的表面且位于第二观察槽6的上方设置有标识结构8,本技术能够对患者的手腕以及手臂处进行有效固定,减少手腕活动,并且方便对该装置进行拆卸安装操作,防止患者因手腕剧烈运动而使留置针出现问题,减少给患者和医疗人员带来的麻烦,解决了现有的固定装置对患者手腕和手臂处的固定效果较差,当患者大幅度移动设置有留置针的手臂时,容易导致留置针的管在静脉内发生扭曲,产生局部输液困难的问题。
[0032]标识结构8包括塑料壳套81和备注纸片82,塑料壳套81安装在弹性束缚带2表面的上方,且塑料壳套81的右侧设置有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留置针手腕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的前侧设置有弹性束缚带(2),且固定板(1)的底部与弹性束缚带(2)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弹性束缚带(2)背面的左右两侧均缝合有第一魔术贴(3),所述固定板(1)顶部的左右两侧均粘接有第二魔术贴(4),所述第一魔术贴(3)与第二魔术贴(4)的位置一一对应,且第一魔术贴(3)与第二魔术贴(4)之间配合使用,所述固定板(1)的底部开设有第一观察槽(5),所述弹性束缚带(2)表面的下方开设有第二观察槽(6),且第一观察槽(5)和第二观察槽(6)的内壁均呈圆弧型设置,所述固定板(1)的正面开设有透气通孔(7),所述弹性束缚带(2)的表面且位于第二观察槽(6)的上方设置有标识结构(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留置针手腕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结构(8)包括塑料壳套(81)和备注纸片(82),所述塑料壳套(81)安装在弹性束缚带(2)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菁菁黄仙丹李慧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