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胶合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5100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4: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水胶合板,包括胶合板本体,所述胶合板本体包括夹层板及若干防水贴带,所述夹层板设于所述胶合板本体的内部,所述夹层板的外侧围绕设有封边板,所述封边板与所述夹层板胶粘连接,所述防水贴带沿所述胶合板本体的长度方向铺设,所述防水贴带表面设有拒水膜,所述拒水膜与所述防水贴带胶粘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有效防水防潮,增加使用寿命,解决了胶合板存在防水效果差、不耐用的技术问题。技术问题。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水胶合板


[0001]本技术涉及胶合板
,具体为一种防水胶合板。

技术介绍

[0002]胶合板是由木段旋切成单板或由木方刨切成薄木,再用胶粘剂胶合而成的三层或多层的板状材料,通常用奇数层单板,并使相邻层单板的纤维方向互相垂直胶合而成,胶合板是家具常用材料之一,为人造板三大板之一,亦可供飞机、船舶、火车、汽车、建筑和包装箱等作用材。一组单板通常按相邻层木纹方向互相垂直组坯胶合而成,通常其表板和内层板对称地配置在中心层或板芯的两侧。用涂胶后的单板按木纹方向纵横交错配成的板坯,在加热或不加热的条件下压制而成。层数一般为奇数,少数也有偶数。纵横方向的物理、机械性质差异较小。常用的胶合板类型有三合板、五合板等。胶合板能提高木材利用率,是节约木材的一个主要途径,目前生产的胶合板是将多层薄木皮通过胶水粘接,然后进行热压烘干,再进行裁切打磨,最后刷漆成型。这种胶合板虽然结构强度高,但是不防水,一旦经过水泡或者在潮湿环境中,水分沿着板皮的边缘,缝隙进入内部,导致板体出现开裂、分层,并且一般胶合板内部的结构抗折能力差,不可靠,为此,提出一种防水胶合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水胶合板,能有效的解决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防水胶合板,包括胶合板本体,所述胶合板本体包括夹层板及若干防水贴带,所述夹层板设于所述胶合板本体的内部,所述夹层板的外侧围绕设有封边板,所述封边板与所述夹层板胶粘连接,所述防水贴带沿所述胶合板本体的长度方向铺设,所述防水贴带表面设有拒水膜,所述拒水膜与所述防水贴带胶粘连接;
[0006]所述夹层板两端面固定设有上面板及下面板,所述夹层板内还穿设有定位柱,所述夹层板包括第一夹板及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上面板胶粘连接,所述第二夹板与所述下面板胶粘连接,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第二夹板之间设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夹板及第二夹板,所述定位柱分别贯穿所述第一夹板、加强板及第二夹板与所述上面板、下面板连接,所述定位柱与所述上面板、下面板的连接处设有结构胶;
[0007]所述第一夹板包括玻璃纤维网、石膏层、芯板层及吸音棉,所述石膏层与所述芯板层之间设有减震胶,所述芯板层与所述吸音棉之间设有黄胶,所述玻璃纤维网与所述石膏层胶粘连接。
[0008]特别的,所述防水贴带之间的间隙不大于0.01mm,所述防水贴带与所述封边板密封连接。
[0009]特别的,所述上面板与所述下面板的结构一致。
[0010]特别的,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第二夹板的结构一致。
[0011]特别的,所述石膏层由上至下依次连接所述芯板层及吸音棉,所述芯板层呈锯齿状。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本技术的一种防水胶合板,在使用的过程中,上面板与下面板均铺设有防水贴条,其防水贴条上粘接着拒水膜,并且防水贴条之间的间隙被拒水膜贴附后实现防水效果,同时,在上面板及下面板中间的内夹层板被围绕设置的封边条进行密封封装,能进一步防止水渗透进内部,其中夹层板分别由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及加强板组成,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的结构相同,均包括有玻璃纤维网、石膏层、芯板层及吸音棉,实现防水的同时还能有效吸收噪音以及减震的效果,更加实用,并通过加强板夹在第一夹板及第二夹板之间,通过加强板稳定胶合板的内部结构,大幅度增强结构的可靠性,有效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开裂的问题,并且通过定位柱贯穿进行固定,使其在生产安装的过程中更加方便快捷,本技术可以有效防水防潮,增加使用寿命,解决了胶合板存在防水效果差、不耐用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上面板、下面板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第一夹板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图2中A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标号:
[0020]1、胶合板本体;2、夹层板;3、防水贴带;4、定位柱;5、结构胶;6、拒水膜;7、上面板;8、下面板;9、吸音棉;10、第一夹板;11、加强板;12、第二夹板;13、玻璃纤维网;14、石膏层;15、减震胶;16、芯板层;17、黄胶;18、封边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如图1

5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水胶合板,包括胶合板本体1,所述胶合板本体1包括夹层板2及若干防水贴带3,所述夹层板2设于所述胶合板本体1的内部,所述夹层板2的外侧围绕设有封边板18,所述封边板18与所述夹层板2胶粘连接,所述防水贴带3沿所述胶合板本体1的长度方向铺设,所述防水贴带3表面设有拒水膜6,所述拒水膜6与所述防水贴带3胶粘连接,其中拒水膜6采用仿生技术,利用荷叶拒水特性的结构形成的一种可拒水的薄膜层,通过高强度渗透胶涂抹均匀后薄膜层与防水贴带3相互贴附连接,其中高强度渗透胶能填充防水贴带3之间的间隙,帮助防水贴带3之间的稳固连接,其防水贴带3由聚合物乳液和多种功能型助剂冷却后形成的带状结构,所述夹层板2两端面固定设有上面板7及下面板8,所述夹层板2内还穿设有定位柱4,所述夹层板2包括第一夹板10及第二夹板12,所
述第一夹板10与所述上面板7胶粘连接,所述第二夹板12与所述下面板8胶粘连接,所述第一夹板10与所述第二夹板12之间设有加强板11,所述加强板11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夹板10及第二夹板12,所述定位柱4分别贯穿所述第一夹板10、加强板11及第二夹板12与所述上面板7、下面板8连接,所述定位柱4与所述上面板7、下面板8的连接处设有结构胶5,上述结构通过定位柱4贯穿进行固定,使其在生产安装的过程中更加方便快捷,所述第一夹板10包括玻璃纤维网13、石膏层14、芯板层16及吸音棉9,所述石膏层14与所述芯板层16之间设有减震胶15,所述芯板层16与所述吸音棉9之间设有黄胶17,所述玻璃纤维网13与所述石膏层14胶粘连接,实现防水的同时还能有效吸收噪音以及减震的效果,本实施例可以有效防水防潮,增加使用寿命,解决了胶合板存在防水效果差、不耐用的技术问题。
[0023]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防水贴带3之间的间隙不大于0.01mm,所述防水贴带3与所述封边板18密封连接,防水贴带3间隙过大时,会导致粘接不牢固,为此,间隙距离保持在小于0.01mm的距离,所述上面板7与所述下面板8的结构一致,所述第一夹板10与所述第二夹板12的结构一致,所述石膏层14由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胶合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胶合板本体,所述胶合板本体包括夹层板及若干防水贴带,所述夹层板设于所述胶合板本体的内部,所述夹层板的外侧围绕设有封边板,所述封边板与所述夹层板胶粘连接,所述防水贴带沿所述胶合板本体的长度方向铺设,所述防水贴带表面设有拒水膜,所述拒水膜与所述防水贴带胶粘连接;所述夹层板两端面固定设有上面板及下面板,所述夹层板内还穿设有定位柱,所述夹层板包括第一夹板及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上面板胶粘连接,所述第二夹板与所述下面板胶粘连接,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第二夹板之间设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夹板及第二夹板,所述定位柱分别贯穿所述第一夹板、加强板及第二夹板与所述上面板、下面板连接,所述定位柱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龙凌木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