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浓水余压实现无动力运行的浓水回收反渗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145536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4: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利用浓水余压实现无动力运行的浓水回收反渗透装置,包括第一架体、原水反渗透膜组件、浓水反渗透膜组件、能量回收装置,第一架体为水平横向放置的立体框架状,第一架体内设有原水膜反渗透膜组件;第一架体的顶面中部设有第二架体,第二架体为横向放置的立体框架状,第二架体内设有浓水反渗透膜组件;第一架体与第二架体的正面中部设有能量回收装置,且能量回收装置的两端分别与原水膜组件、浓水膜组件连接,第一架体的正面右侧设有控制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各组件的配合使用,解决了反渗透装置效率低下及回收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且整体结构设计紧凑,提高了反渗透系统的回收率,大大增加了能源利用效率和水资源利用率。源利用率。源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利用浓水余压实现无动力运行的浓水回收反渗透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反渗透
,尤其涉及利用浓水余压实现无动力运行的浓水回收反渗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因为反渗透系统的普适性,优良的产水水质,越来越低廉的价格,反渗透技术正在占领各行各业的水质处理。从海水淡化到一般的工业水精处理到废水回用的深度处理,反渗透技术在各行各业大放异彩。
[0003]但反渗透技术还有一些比较显著的缺点:1、反渗透装置为了保障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一般情况下回收率只能设置在40

75%之间,就以使用相对水质比较好的市政自来水为原水的工业水处理,最高只能到75%的回收率,就是说有25%的浓水直接排放,造成了大量的水资源浪费;2、为了克服水中盐分的渗透压,需要设置扬程比较高的高压泵,但高压只是为了保证运行,对于排放的25%的浓水,还保留了很高的余压直接泄放在了排水沟中,也造成了大量的能源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利用浓水余压实现无动力运行的浓水回收反渗透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利用浓水余压实现无动力运行的浓水回收反渗透装置,包括第一架体(1)、原水反渗透膜组件、浓水反渗透膜组件、能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架体(1)为水平横向放置的立体框架状,所述第一架体(1)内设有原水膜反渗透膜组件;所述第一架体(1)的顶面中部设有第二架体(5),所述第二架体(5)为横向放置的立体框架状,所述第二架体(5)内设有浓水反渗透膜组件;所述第一架体(1)与第二架体(5)的正面中部设有能量回收装置(10),且所述能量回收装置(10)的两端分别与原水膜组件、浓水膜组件连接,所述第一架体(1)的正面右侧设有控制箱(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浓水余压实现无动力运行的浓水回收反渗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水反渗透膜组件包括原水超滤筒(2)、原水管道(3),若干所述原水超滤筒(2)均整齐横向排列安装在第一架体(1)内,若干所述原水超滤筒(2)的左端部出水端依次与原水管道(3)贯通连接,若干所述原水超滤筒(2)的右端部进水端依次与原水进水管(11)贯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浓水余压实现无动力运行的浓水回收反渗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浓水反渗透膜组件包括浓水超滤筒(6)、浓水管道(7),若干所述浓水超滤筒(6)均整齐横向排列安装在第二架体(5)内,若干所述浓水超滤筒(6)的左端部出水端均依次与浓水管道(7)贯通连接,若干所述浓水超滤筒(6)的右端部进水端依次与浓水进水管(15)贯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浓水余压实现无动力运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美玉李国祥
申请(专利权)人:格润内泽姆新水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