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备钙钛矿型稀土锰氧化物巨磁电阻材料的工艺及其产品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4270 阅读:2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钙钛矿型稀土锰氧化物巨磁电阻材料、制备工艺及其用途。属于材料制造、传感及磁存储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巨磁电阻材料化学式为RE#-[1-x]T#-[x]DO#-[3±y],其中RE=La,Nd,Sm,Pr,Ce,Eu,Er,T=Ca,Sr,Ba,Pb,K,D=Mn,Fe,Cr,Ni。将相应的氧化物和碳酸盐按化学计量比混合均匀,压制成形,800~1000℃烧结3~10小时,然后在1300℃~1600℃高温烧结10~50小时,经过后续热处理最终制备出巨磁电阻材料。本工艺操作简单,重复性好,效率高,成本低,有利于产业化推广。该氧化物巨磁电阻材料克服了普通氧化物巨磁电阻材料只有在低温下才显示巨磁电阻效应的不足,在室温附近,具有62%的磁电阻变化率,适合制备高性能的传感器、磁存储设备等。(*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钙钛矿型稀土锰氧化物巨磁电阻材料,制备工艺及其用途。属于材料制造、传感及磁存储
金属及合金中普遍存在磁电阻效应,但磁场只能使电阻发生微小的变化。铁磁性金属Fe,Co,Ni及其合金有较强的磁电阻效应,达到1~3%。八十年代后期,巴西的baibich等(Phys.Rev.Lett.61,2472(1988))在[Fe/Cr]多层膜中发现了高达50%的负磁电阻,立即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称之为巨磁电阻效应。从此揭开了巨磁电阻效应研究的序幕。1993丰,Helmolt等人(Phys.Rev.Lett 71,2331(1993))在La2/3Ba1/3MnO3中观察到巨磁电阻效应现象,引起巨大的反响,因为这结果将巨磁电阻的研究由金属、合金样品推至氧化物材料。具有钙钛矿结构的RE1-xTxMnO3(RE代表三价稀土元素,T代表二价替代掺杂元素)化合物随掺杂浓度的变化存在反铁磁—铁磁转变。在外磁场作用下,锰离子自旋倾向于平行,铁磁有序性的提高导致电阻率的降低。1995年,G.Q.Gong(Appl.Phys.Lett.,67,1783(1995))报导了在LaCa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钙钛矿型稀土锰氧化物巨磁电阻材料,其特征是:该材料化学成分为RE↓[1-x]T↓[x]DO↓[3±y],其中0<x<1,0≤y<3,RE为稀土元素La、Nd、Ce、Pr、Sm、Eu、Er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T为碱土或碱金属元素Sr、Ca、Ba、Pb、K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D为过渡族金属Mn、Fe、Ni、Cr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钙钛矿型稀土锰氧化物巨磁电阻材料,其特征是该材料化学成分为RE1-xTxDO3±y,其中0<x<1,0≤y<3,RE为稀土元素La、Nd、Ce、Pr、Sm、Eu、Er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T为碱土或碱金属元素Sr、Ca、Ba、Pb、K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D为过渡族金属Mn、Fe、Ni、Cr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2.一种制备权利要求书1中所述的钙钛矿型稀土锰氧化物巨磁电阻材料的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下述步骤(1)将稀土氧化物La2O3、Nd2O3、Ce2O3、Pr2O3、Sm2O3、Eu2O3、Er2O3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碳酸盐SrCO3、CaCO3、BaCO3、PbCO3、K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和氧化物MnO2、Fe2O3、Ni2O3、Cr2O3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按照分子式RE1-xTxDO3±y的原子配比配料;(2)将配好的原料进行球磨;(3)将球磨后的粉末首先在压力机下成形,然后进行等静压;(4)将压制好的材料首先在炉中烧结,烧结温度为800~10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敦波应启明张深根李宗安颜世宏徐静姚国庆王永强张耀赵斌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