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尘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13941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4:32
一种粉尘输送装置包含箱体、第一管体、第一转杆、多个拨片以及驱动装置。箱体具有相连通的第一穿孔以及第一空间,第一空间配置以容置粉尘。第一管体连接于箱体外并对应第一穿孔,第一管体具有端面,端面远离箱体。第一转杆穿越第一穿孔与第一管体,第一转杆至少部分位于第一空间内并至少部分暴露于第一管体外,第一转杆具有凹槽,凹槽设置于第一转杆的表面,并依螺旋路径绕第一转杆延伸。拨片设置于第一转杆,拨片与端面之间具有第一间隙。驱动装置位于箱体外并机械连接第一转杆,驱动装置配置以相对箱体转动第一转杆。粉尘输送装置能均匀而稳定地供应微量粉尘。而稳定地供应微量粉尘。而稳定地供应微量粉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粉尘输送装置


[0001]本技术是关于一种粉尘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环境污染已成为人们相当关注的现象。此外,空气污染及水质污染,更会直接对人体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因此,不少厂商都投入研发,以净化人们吸入的空气与人们饮用的食水。
[0003]举例而言,空气滤网及防粉尘配件已成为日常配备。对此,如何对空气滤网或防粉尘配件进行精确的测试,以提高其品质,无疑是业界一个重要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粉尘输送装置,其能均匀而稳定地供应微量粉尘。
[0005]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本技术的粉尘输送装置包含箱体、第一管体、第一转杆、多个拨片以及驱动装置。箱体具有相连通的第一穿孔以及第一空间,第一空间配置以容置粉尘。第一管体连接于箱体外并对应第一穿孔。第一管体具有端面,端面远离箱体。第一转杆穿越第一穿孔与第一管体,第一转杆至少部分位于第一空间内并至少部分暴露于第一管体外。第一转杆具有凹槽,凹槽设置于第一转杆的表面,并依螺旋路径绕第一转杆延伸。拨片设置于第一转杆,拨片与端面之间具有第一间隙。驱动装置位于箱体外并机械连接第一转杆,且驱动装置配置以相对箱体转动第一转杆。
[0006]在本技术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转杆与第一管体的内壁之间具有第二间隙。
[0007]在本技术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拨片围绕第一转杆的轴线平均分布。
[0008]在本技术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拨片的数量为20个。
[0009]在本技术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粉尘输送装置还包含第二管体、盖体以及第一轴承。第二管体连接于端面,且第二管体的横切面呈C形。盖体配置以连接第二管体。盖体、第二管体以及端面共同定义第二空间,且拨片位于第二空间。第一轴承机械连接于盖体与第一转杆之间。
[0010]在本技术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箱体具有第二穿孔,第二穿孔连通第一空间。粉尘输送装置还包含第二转杆、密封件以及第二轴承。第二转杆穿越第二穿孔,并沿第一转杆的轴线连接于第一转杆与驱动装置之间。密封件位于第二穿孔,并密封于箱体与第二转杆之间。第二轴承位于第一空间外,并机械连接于箱体与第二转杆之间。
[0011]在本技术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二转杆与第一转杆为一体成形结构。
[0012]在本技术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粉尘输送装置还包含第三转杆以及多个拨动件。第三转杆至少部分位于第一空间内,驱动装置机械连接第三转杆,并配置以相对箱体转动第三转杆。拨动件分别连接于第三转杆。
[0013]在本技术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拨动件包含连接杆以及刷头,连接杆连接于刷头与第三转杆之间。
[0014]在本技术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驱动装置还包含马达以及齿轮组。第二转杆与第三转杆分别机械连接齿轮组,齿轮组机械连接马达。
[0015]本技术上述实施方式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0016](1)当粉尘输送装置运作时,驱动装置相对箱体转动第一转杆,而在第一空间中位于凹槽内及位于第一转杆附近的粉尘,会受到第一转杆的转动而被带动。如此一来,粉尘会朝向第一穿孔移动,继而穿越第一穿孔。通过控制第一转杆的转速,可以控制粉尘穿越第一穿孔的份量。
[0017](2)由于第一转杆与第一管体的内壁之间具有第二间隙,因此穿越第一穿孔的粉尘将通过第二间隙而抵达第一间隙。通过控制第二间隙的大小,可以进一步控制粉尘抵达第一间隙的份量。
[0018](3)通过控制第一转杆的转速,以及控制第二间隙的大小,可以有效控制粉尘从第二管体的开口掉落的份量,亦即可以有效控制粉尘输送装置供应粉尘的份量,从而使粉尘输送装置能够均匀而稳定地供应微量粉尘。
[0019](4)在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的作用下,第二转杆与第一转杆能够稳定地相对箱体顺畅地转动。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绘示依照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粉尘输送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0021]图2为绘示图1的粉尘输送装置的上视图;
[0022]图3为绘示图1沿线段A

A的剖面图;
[0023]图4为绘示图1沿线段B

B的剖面图。
[0024]【符号说明】
[0025]100:粉尘输送装置
[0026]110:箱体
[0027]120:第一管体
[0028]121:端面
[0029]125:第二管体
[0030]130:第一转杆
[0031]133:第二转杆
[0032]136:第三转杆
[0033]140:拨片
[0034]150:驱动装置
[0035]151:马达
[0036]152:齿轮组
[0037]160:盖体
[0038]170:第一轴承
[0039]175:第二轴承
[0040]180:密封件
[0041]190:拨动件
[0042]191:连接杆
[0043]192:刷头
[0044]A

A、B

B:线段
[0045]D:粉尘
[0046]GR:凹槽
[0047]G1:第一间隙
[0048]G2:第二间隙
[0049]H1:第一穿孔
[0050]H2:第二穿孔
[0051]O:开口
[0052]S1:第一空间
[0053]S2:第二空间
[0054]X: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55]以下将以附图揭露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附图起见,一些已知惯用的结构与元件在附图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示,而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标号将用于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且若实施上为可能,不同实施例的特征是可以交互应用。
[0056]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词汇(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其通常的意涵,其意涵是能够被熟悉此领域者所理解。更进一步的说,上述的词汇在普遍常用的字典中的定义,在本说明书的内容中应被解读为与本技术相关领域一致的意涵。除非有特别明确定义,这些词汇将不被解释为理想化的或过于正式的意涵。
[0057]请参照图1~2。图1为绘示依照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粉尘输送装置100的剖面示意图。图2为绘示图1的粉尘输送装置100的上视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2所示,一种粉尘输送装置100包含箱体110、第一管体120、第一转杆130、多个拨片140以及驱动装置150。箱体110具有相连通的第一穿孔H1以及第一空间S1,第一空间S1配置以容置粉尘D。第一管体120连接于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粉尘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箱体,具有相连通的第一穿孔以及第一空间,所述第一空间配置以容置粉尘;第一管体,连接于所述箱体外并对应所述第一穿孔,所述第一管体具有端面,所述端面远离所述箱体;第一转杆,穿越所述第一穿孔与所述第一管体,所述第一转杆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空间内并至少部分暴露于所述第一管体外,所述第一转杆具有凹槽,设置于所述第一转杆的表面,并依螺旋路径绕所述第一转杆延伸;多个拨片,设置于所述第一转杆,所述拨片与所述端面之间具有第一间隙;以及驱动装置,位于所述箱体外并机械连接所述第一转杆,所述驱动装置配置以相对所述箱体转动所述第一转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尘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杆与所述第一管体的内壁之间具有第二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尘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片围绕所述第一转杆的轴线平均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尘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片的数量为20个。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尘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第二管体,连接于所述端面,所述第二管体的横切面呈C形;盖体,配置以连接所述第二管体,所述盖体、所述第二管体以及所述端面共同定义第二空间,所述拨片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明铨鍾泱佑张哲维林诗音
申请(专利权)人:财团法人纺织产业综合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