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打印设备UV光固化镜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3694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4: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3D打印设备UV光固化镜片,包括一镜片本体,在该镜片本体上表面具有一上自由曲面,下表面为平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3D打印设备UV光固化镜片,可以将UV光线折射成接近于垂直水平面的光线再发射出去,由此,可以达到更优的UV固化效果,从而提高3D打印出来的产品的精度。印出来的产品的精度。印出来的产品的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打印设备UV光固化镜片


[0001]本技术涉及透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3D打印设备UV光固化镜片。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的3D打印设备中,光学模组所使用的透镜为市面上普通的透镜,透镜对UV光线进行折射后获得的光线,使得3D打印固化效果差,从而导致3D打印出来的产品粗糙,精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D打印设备UV光固化镜片,可以将UV光线折射成接近于垂直水平面的光线再发射出去,由此,可以达到更优的UV固化效果,从而提高3D打印出来的产品的精度。
[0004]本技术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3D打印设备UV光固化镜片,包括一镜片本体,其特征在于,在该镜片本体上表面具有一上自由曲面,下表面为平面。
[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自由曲面为向上凸的凸面。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自由曲面的最高点到镜片本体的下表面的垂直距离为6

16mm。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自由曲面的最高点到镜片本体的下表面的垂直距离为11.06mm。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沿所述镜片本体宽度方向的中心线纵向剖切形成一第一纵向截面。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纵向截面上对应上自由曲面的最高点、左端点与右端点连线形成一球面C,该球面C的半径为15

25mm,该第一纵向截面的底边长为20

25mm。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球面C的半径为19.84mm,该第一纵向截面的底边长为23mm。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沿所述镜片本体对角线方向纵向剖切形成一第二纵向截面。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纵向截面上对应上自由曲面的最高点、左端点与右端点连线形成一球面D,该球面D的半径为16

26mm,该上自由曲面与球面D之间的最大距离为0.08

0.18mm,该第二纵向截面的底边长为30

35mm。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球面D的半径为20.98mm,该上自由曲面与球面D之间的最大距离为0.13mm,该第二纵向截面的底边长为32.53mm。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由于镜片本体具有上自由曲面,且上自由曲面为凸面,并具有特定的曲率,在光线照射到镜片本体时,由镜片本体的上自由曲面作用,使得光线能
够尽可能的折射成垂直于水平面的平行光线发射出去。在具体应用中,将镜片本体作为3D打印设备中光源模组的UV光固化镜片,由镜片本体可以将光源模组中UV灯珠发出的光线折射成接近于垂直水平面的光线再发射出去,由此,可以达到更优的UV固化效果,从而提高3D打印出来的产品的精度。
[0016]上述是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中镜片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中剖切线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中第一纵向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中在第一纵向截面上以上自由曲面的最高点、左端点与右端点连线形成球面C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中第二纵向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技术中在第二纵向截面上以上自由曲面的最高点、左端点与右端点连线形成球面D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7为图6中D1部分的放大图;
[0024]图8为光线图;
[0025]图9为本技术镜片本体应用于3D打印设备的光源模组中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到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说明。
[0027]请参照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3D打印设备UV光固化镜片,包括一镜片本体1,在该镜片本体1上表面具有一上自由曲面11,下表面为平面12。具体的,所述上自由曲面11为向上凸的凸面。
[0028]由于镜片本体1具有上自由曲面11,且上自由曲面11为凸面,在光线照射到镜片本体1时,由镜片本体1的上自由曲面11作用,使得光线能够尽可能的折射成垂直于水平面的平行光线发射出去。
[0029]在具体应用中,将本实施例镜片本体1作为3D打印设备中光源模组的UV光固化镜片,由镜片本体1可以将光源模组中UV灯珠发出的光线折射成接近于垂直水平面的光线再发射出去,由此,可以达到更优的UV固化效果,从而提高3D打印出来的产品的精度。
[0030]具体的,所述镜片本体1四周形成一四边形,四边形的边长为20

25mm,优选的,四边形的边长为23mm。
[0031]对于上自由曲面11的曲率,下面进行详细说明:
[0032]在本实施例中,沿所述镜片本体1宽度方向的中心线纵向剖切形成一第一纵向截面。如图2所示,沿剖切线A

A纵向剖切获得如图3所示的第一纵向截面。
[0033]具体的,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纵向截面上对应上自由曲面的最高点、左端点与右端点连线形成一球面C,该球面C的半径R1为15

25mm,该第一纵向截面的底边长d1为20

25mm。优选的,所述球面C的半径R1为19.84mm,该第一纵向截面的底边长d1为23mm。
[0034]在本实施例中,沿所述镜片本体1对角线方向纵向剖切形成一第二纵向截面。如图2所示,沿剖切线B

B纵向剖切获得如图5所示的第二纵向截面。
[0035]具体的,如图6与图7所示,所述第二纵向截面上对应上自由曲面的最高点、左端点与右端点连线形成一球面D,该球面D的半径R2为16

26mm,该上自由曲面与球面D之间的最大距离d2为0.08

0.18mm,该第二纵向截面的底边长d3为30

35mm。优选的,所述球面D的半径R2为20.98mm,该上自由曲面与球面D之间的最大距离d2为0.13mm,该第二纵向截面的底边长d3为32.53mm。
[003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自由曲面11的最高点到镜片本体1的下表面(即平面12、第一纵向截面底边或第二纵向截面底边)的垂直距离d4为6

16mm,如图4与图6。优选的,所述上自由曲面11的最高点到镜片本体1的下表面的垂直距离d4为11.06mm。
[0037]由上述具体的数值范围限定,即可对上自由曲面11的曲率范围作进一步的限定,在上述数值范围内,可以将光源模组中UV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打印设备UV光固化镜片,包括一镜片本体,其特征在于,在该镜片本体上表面具有一上自由曲面,下表面为平面;沿所述镜片本体对角线方向纵向剖切形成一第二纵向截面;所述第二纵向截面上对应上自由曲面的最高点、左端点与右端点连线形成一球面D;该上自由曲面与球面D之间的最大距离为0.08

0.18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设备UV光固化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自由曲面为向上凸的凸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3D打印设备UV光固化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自由曲面的最高点到镜片本体的下表面的垂直距离为6

16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3D打印设备UV光固化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自由曲面的最高点到镜片本体的下表面的垂直距离为11.06mm。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3D打印设备UV光固化镜片,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镜片本体宽度方向的中心线纵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华曾艳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连隆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