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二级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136861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4: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二级处理装置,包括池体,池体横向设置一密封板,将池体分为上部和下部;还包括兼氧池、厌氧池、MBBR反应池、沉淀池以及曝气生物滤池,其中密封板在MBBR反应池的区域设置有供水流过的通水孔,在曝气生物滤池的区域设置有供水流过的通水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MBBR反应池、沉淀池以及曝气生物滤池配合达到净化污水的效果,不需设二沉池等大面积的沉降设施,大大减少了占地面积少,结构简单,且集成度高,装置实用,有利于更为实用的使用园林污水处理装置,较为实用,适合广泛推广与使用。泛推广与使用。泛推广与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二级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特别是指一种污水二级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园林设计过程中,污水处理是非常重要的工程。一方面园林内景观水池、餐厅、卫生间等每天都会产生一些生活废水,这些废水直接排放即污染环境,又给园林的排水系统增加负担;另一方面,雨雪天气下园林区内会产生大量的污水,这种雨天污水如果直接排放往往会流失大量水资源,而干旱条件下园林区内则需要用自来水对植物进行灌溉,从而浪费了大量的城市生活用水。通常情况下,园林废水处理分为两级,沉淀处理为一级处理,生物处理为二级处理。
[0003]目前,我国污水处理的二级处理装置的工艺基础是活性污泥法,污水经过初次沉淀池等前处理环节后进入曝气池,在曝气设备的供氧搅拌作用下,污水与活性污泥进行充分的混合接触,形成混合液。在好氧条件下,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被活性污泥微生物分解而得到稳定;混合液随后在二沉池中进行重力沉淀,泥水分离,二沉池出水达到相应的排放标准排入环境中。部分工艺二沉池用人工湿地或生物滤池代替,存在占地面积大、投资成本高、脱氮除磷效果不稳定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污水二级处理装置,解决了现有污水二级处理装置体积大、成本高以及脱氮除磷效果不佳的问题,提高了污水的处理效果。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污水二级处理装置,包括:
[0007]池体,所述池体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池体横向设置一密封板,将池体分为上部和下部;
[0008]沉淀池,所述沉淀池设置于所述池体的下部;所述沉淀池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排污的吸泥管;
[0009]兼氧池,所述兼氧池与所述进水口相邻设置,所述兼氧池与所述进水口连接;
[0010]厌氧池,所述兼氧池与所述厌氧池相邻设置,且所述兼氧池和所述厌氧池设置于所述池体的上部;所述兼氧池与所述厌氧池之间通过带孔的第一隔板相隔;所述厌氧池中设有曝气板,所述曝气板上阵列分布有曝气孔;
[0011]MBBR反应池,所述MBBR反应池设置于所述池体的上部,所述厌氧池与所述MBBR反应池通过带气孔的第二隔板相隔;所述MBBR反应池内填充有若干MBBR填料;
[0012]曝气生物滤池,所述MBBR反应池与所述曝气生物滤池相邻连接,且所述MBBR反应池与所述曝气生物滤池通过带气孔的第三隔板相隔;所述曝气生物滤池设置于靠近所述出水口的位置,与所述出水口连接;
[0013]其中,所述密封板在所述MBBR反应池的区域设置有供水流过的通水孔,在所述曝气生物滤池的区域设置有供水流过的通水孔;
[0014]其中,所述污水从所述进水口流入,经过所述兼氧池、所述厌氧池、所述MBBR反应池、所述沉淀池以及所述曝气生物滤池,最后经过所述出水口流出。
[0015]进一步地,所述出水口设置于所述池体侧围的顶部。
[0016]进一步地,所述吸泥管通过电动阀吸出。
[0017]进一步地,所述MBBR反应池和所述曝气生物滤池均设置有曝气管,所述曝气管延伸至所述池体外部。
[001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第三隔板均设置有MBBR填料过滤阻隔件。
[00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污水二级处理装置,其有益效果在于:包括污水经过兼氧池与厌氧池对污水进行预处理后流入MBBR反应池,通过曝气管不断向MBBR反应池,在好氧曝气条件下微生物吸收分解有机物,氨氮在硝化细菌的作用下发生硝化反应,大部分有机物和氮氮被分解,水质得到净化;污水通过密封板的第一缺口流入到沉淀池,沉淀池为缺氧区,在缺氧条件下污水进行反硝化反应,硝态氮转化为氮气,污水中总氮含量降低,污水得到进一步的进化,同时污水中的污泥在沉淀池中沉淀至沉淀池池底;最后,污水通过第二缺口蔓延至曝气生物滤池,通过曝气生物滤池做进一步净化,从而达到净化污水的效果,不需设二沉池等大面积的沉降设施,大大减少了占地面积少。本技术结构简单,且集成度高,装置实用,有利于更为实用的使用园林污水处理装置,较为实用,适合广泛推广与使用。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0

池体,11

进水口,12

出水口,14

密封板,20

沉淀池,21

吸泥管,30

兼氧池,31

第一隔板,40

厌氧池,41

第二隔板,42

曝气板,50

MBBR反应池,51

第三隔板,60

曝气生物滤池,70

曝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一种污水二级处理装置,包括:
[0025]池体10,池体10设置有进水口11和出水口12;池体10横向设置一密封板14,将池体10分为上部和下部;
[0026]沉淀池20,沉淀池20设置于池体10的下部;沉淀池20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排污的吸泥管21;
[0027]兼氧池30,兼氧池30与进水口11相邻设置,兼氧池30与进水口11连接;
[0028]厌氧池40,兼氧池30与厌氧池40相邻设置,且兼氧池30和厌氧池40设置于池体10的上部;兼氧池30与厌氧池40之间通过带孔的第一隔板31相隔;厌氧池40中设有曝气板42,曝气板42上阵列分布有曝气孔;厌氧池40和兼氧池30是为了对污水先进行预处理。
[0029]MBBR反应池50,MBBR反应池50设置于池体10的上部,厌氧池40与MBBR反应池50通过带气孔的第二隔板41相隔;MBBR反应池50内填充有若干MBBR填料;在本实施例中,MBBR填料选用悬浮载体,MBBR填料密度接近于水,使得MBBR填料可以悬浮在污水中。MBBR反应池50通过使用悬浮在污水中的MBBR填料,能够强化处理效果及系统抗冲击负荷能力、提高处理负荷、提高系统对于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二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所述池体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池体横向设置一密封板,将池体分为上部和下部;沉淀池,所述沉淀池设置于所述池体的下部;所述沉淀池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排污的吸泥管;兼氧池,所述兼氧池与所述进水口相邻设置,所述兼氧池与所述进水口连接;厌氧池,所述兼氧池与所述厌氧池相邻设置,且所述兼氧池和所述厌氧池设置于所述池体的上部;所述兼氧池与所述厌氧池之间通过带孔的第一隔板相隔;所述厌氧池中设有曝气板,所述曝气板上阵列分布有曝气孔;MBBR反应池,所述MBBR反应池设置于所述池体的上部,所述厌氧池与所述MBBR反应池通过带气孔的第二隔板相隔;所述MBBR反应池内填充有若干MBBR填料;曝气生物滤池,所述MBBR反应池与所述曝气生物滤池相邻连接,且所述MBBR反应池与所述曝气生物滤池通过带气孔的第三隔板相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朝波廖勇强丁康陈佳茵廖勇刚陈丽梅刘德祥凌梅兰曾华洁邓小桃伍嫦青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思绿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