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北部湾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丙烯酸-丙烯酸钠-磺酸内盐的共聚交联产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2136698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9: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凝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丙烯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丙烯酸

丙烯酸钠

磺酸内盐的共聚交联产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凝胶
,特别涉及一种丙烯酸

丙烯酸钠

磺酸内盐的共聚交联产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吸水树脂是一类重要的功能高分子材料,能够吸收自身质量几十倍到上千倍的水,成为水凝胶,被广泛应用于医药缓释载体、仿生肌肉材料、农林保水剂、缓释控释化肥、生理卫生吸水剂、重金属离子吸附等诸多领域。在世界范围内,商业化的水凝胶中,丙烯酸基水凝胶占产品总量的80%以上。然而,丙烯酸基水凝胶存在严重的盐敏问题,当环境中有盐存在时,凝胶的使用性能急剧降低,限制了应用效果,例如,0.9wt%的NaCl(生理盐水)即可使其吸水率降低至初始值的十分之一以下[朱正,耐盐性丙烯酸系列高吸水树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中国海洋大学硕士论文,2014],而环境中的Ca
2+
、Mg
2+
等高价态离子还会导致电解质聚沉,使水凝胶完全失去使用性能。
[0003]改善水凝胶的抗盐敏性能非常重要,一种方法是使用可聚合的内盐单体为原料,制备聚内盐型(又称为聚两性离子型)的水凝胶[董雯,新型耐温抗盐聚合物增黏剂的合成及性能评价,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9(5),75

79]。此种分子结构在盐环境中,受到盐的阳离子作用,内盐环逐渐打开,使分子链更为伸展,从而在盐水中有较好的溶胀吸水能力。但是,聚内盐型的水凝胶抗盐敏效果良好,却也存在两个缺陷:一是内盐环在淡水中难以扩张,产品吸淡水倍率很低;二是内盐单体成本较高,使得对应产品价格昂贵,商业竞争力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丙烯酸

丙烯酸钠

磺酸内盐的共聚交联产物,该产物同时具备低成本和高抗盐的优点,应用于水凝胶领域,作为吸水树脂应用在农林保水剂、药物缓释载体、化肥控释控释、高含盐废水中重金属离子吸附等盐环境下。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丙烯酸

丙烯酸钠

磺酸内盐的共聚交联产物,所述共聚交联产物的结构式如下:
[0007][0008]其中,x+y=0.5

0.9,x/y=0.25

4,z=0.09

0.5,k=0.0001

0.01,x+y+k+z=1。
[0009]上述比例为质量比。
[001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丙烯酸

丙烯酸钠

磺酸内盐的共聚交联产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1](1)在一干燥的反应器中加入丙烯酸、氢氧化钠和磺酸内盐,用蒸馏水溶解,均匀搅拌后加入交联剂和引发剂,氮封,恒温反应一段时间至体系无流动性,得粗产物;
[0012](2)将所得粗产物经丙酮浸泡洗涤,抽滤后烘干粉碎过筛,得纯化后的产物,即所述丙烯酸

丙烯酸钠

磺酸内盐的共聚交联产物。
[0013]本专利技术中,进一步地,所述磺酸内盐为3

[N,N

二甲基

[2

(2

甲基丙
‑2‑
烯酰氧基)乙基]铵]丙烷
‑1‑
磺酸内盐;所述交联剂为N,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所述引发剂为硝酸铈铵、过硫酸钠和亚硫酸氢钠的复合引发体系,其中,硝酸铈铵、过硫酸钠和亚硫酸氢钠的质量比为1:1

3:0.5

1.5。
[0014]反应方程式如下:
[0015][0016]本专利技术中,进一步地,所述丙烯酸、氢氧化钠、磺酸内盐、交联剂和引发剂的质量比为1:0.1

0.4:0.1

1:0.0001

0.01:0.001

0.1。
[0017]本专利技术中,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的反应温度为40

80℃。
[0018]本专利技术中,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的反应时间为3

12h。
[001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丙烯酸

丙烯酸钠

磺酸内盐的共聚交联产物的应用,具体是作
为一种吸水树脂,应用于水凝胶领域。特别是在农林保水剂、药物缓释载体、化肥控释控释、高含盐废水中重金属离子吸附等盐环境下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0020]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1]1、本专利技术的丙烯酸

丙烯酸钠

磺酸内盐的共聚交联产物,使用价廉易得的丙烯酸为主要原料,辅以适量配比的抗盐敏功能单体磺酸内盐,该磺酸内盐是改善产物耐盐性的关键因素之一,磺酸内盐的加入量对产物的吸水率和耐盐性有重要影响,经申请人试验发现,若磺酸内盐与丙烯酸的质量比低于0.1,产物几乎无耐盐性,性能接近于常规的丙烯酸水凝胶,而若比例高于1,则因空间位阻效应,聚合反应难以进行,产物吸淡水率低,并且制备成本较高;除此之外,本申请在交联产物的制备过程中还以氢氧化钠作为催化剂,同时控制丙烯酸与氢氧化钠的质量比为1:0.1

0.4,并且在试验中发现,若氢氧化钠与丙烯酸的质量比低于0.1,则产物的羧酸根(

COO

)不足,在淡水中的吸水率低于100g/g,若氢氧化钠与丙烯酸的质量比高于0.4,则羧酸根过量、体系碱性过强、聚合反应难以进行,产物收率低,并且产物耐盐性差。同时加入适量的交联剂和引发剂,在本申请的配比中,原料产生协同效应,所得产物同时具备低成本和高抗盐的优点,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收率高于95%。
[0022]2、本专利技术的丙烯酸

丙烯酸钠

磺酸内盐的共聚交联产物在淡水中的最大吸水率为186g/g,在盐质量浓度从0.1%到10%的整个区间吸水溶胀性能良好,不产生沉淀。
[0023]3、本专利技术利用丙烯酸

丙烯酸钠

磺酸内盐的共聚交联产物赋予水凝胶低成本、高吸水率和高抗盐等优点,在农林保水剂、药物缓释载体、化肥控释控释、高含盐废水中重金属离子吸附等盐环境下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丙烯酸

丙烯酸钠

磺酸内盐的共聚交联产物的FTIR图;
[0025]图2为实验例1产物吸淡水率

吸水时间的效果图;
[0026]图3为实验例2产物吸盐水率

盐质量浓度的效果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种丙烯酸

丙烯酸钠

磺酸内盐的共聚交联产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聚交联产物的结构式如下:其中,x+y=0.5

0.9,x/y=0.25

4,z=0.09

0.5,k=0.0001

0.01,x+y+k+z=1,比例为质量比。2.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酸

丙烯酸钠

磺酸内盐的共聚交联产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一干燥的反应器中加入丙烯酸、氢氧化钠和磺酸内盐,用蒸馏水溶解,均匀搅拌后加入交联剂和引发剂,氮封,恒温反应一段时间,得粗产物;(2)将所得粗产物经丙酮浸泡洗涤,抽滤后烘干粉碎过筛,得纯化后的产物,即所述丙烯酸

丙烯酸钠

磺酸内盐的共聚交联产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磺酸内盐为3

[N,N

二甲基

[2

(2

甲基丙
‑2‑
烯酰氧基)乙基]铵]丙烷
‑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梓民石海信陆来仙王娟虎陈雄
申请(专利权)人:北部湾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