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3213339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增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增稠剂包含如下各组分的原料经聚合反应制得的产物:a)含有羧基的烯属不饱和单体、b)可以与a)组分进行中和的无机碱、c)含具有砜基的乙烯基单体、d)含有至少两官能度的双键化合物的交联剂、e)氧化剂。由于含砜基疏水单体的引入,可以实现聚合物分子量的调控,同时赋予增稠剂极高的透光度,产品具有很好的耐醇性,可用于免洗消毒液中。可用于免洗消毒液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增稠剂,具体涉及一种可用于免洗消毒液的增稠剂。

技术介绍

[0002]不饱和羧酸的聚合物及其盐类已经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研究课题,比如超吸水聚合物(SAP)已经研究多年。这些聚合物可以是均聚物,也可以是与其它单体共聚的共聚物。我们所熟知的典型单体比如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马来酸或者马来酸酐、衣糠酸以及丙烯酸酯类等。例如,在专利US2798053中,提及丙烯酸与少量呈凝胶状(尤其是以其盐的形式存在)的聚烯烃多醚交联剂所形成的的共聚物,这些共聚物可以吸收大量的水或溶剂使体积得到显著增加,从而起到增稠的效果。美国专利US3940351和US4062817披露了一种不饱和羧酸与至少一种其烷基含1

30个碳原子的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所形成的的聚合物,在大量无机盐的存在下,聚合物也可以作为有效的增稠剂。美国专利US3915921也披露了在相似体系中制备同种或者类似聚合物的方法。以上均为聚丙烯酸酯类增稠聚合物的较为常规的制备路线,但随着社会的进步,更多的消费者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比如此类增稠剂用于个人护理方面的外观亮度,以上技术方案尚不能解决产品增稠后高透光度的问题。
[0003]美国专利US4267103介绍了不饱和羧酸或其盐在各种溶剂中的聚合物,其中1%(重量)以上的羧基被中和,这类聚合物的分子量高达数百万,也可以作为有效的增稠剂。此类聚合物制备方法属于沉淀聚合,体系中含有大量的溶剂,随着聚合的进行,聚合物在溶剂中逐渐析出,最终得到粉体增稠物,此类增稠剂在使用时需要加碱进行中和,而且涉及溶剂的回收利用,环保性一般。
[0004]美国US4758641中披露,可通过一种或多种碳3到碳5一元不饱和羧酸或其盐与最多15%一种或多种其它可共聚单体在有机溶剂混合物存在及有效量交联剂和引发剂存在下制备得到聚合物,该聚合物具备较强的增稠特性及良好的透明度,但这个过程使用了有机溶剂,不利于环保,且制造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增稠剂及其制备方法,通过使用含砜基乙烯基疏水单体可以得到具有极高透光度的增稠产品。实现对增稠剂的分子量调控,利于增稠效率的提升。
[0006]为了达到以上所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增稠剂,其包含如下各组分的原料经聚合反应制得的产物:
[0008]a)含有羧基的烯属不饱和单体,在聚合水溶液中的浓度大于等于22wt%且小于等于40wt%(例如25wt%、28wt%、35wt%),优选大于等于25wt%且小于等于35wt%;
[0009]b)可以与a)组分进行中和的无机碱,中和度为a)组分摩尔数的40

80%;
[0010]c)含具有砜基的乙烯基单体,用量为组分a)重量的0.1wt%

5wt%(例如0.3wt%、0.5wt%、1wt%、3wt%、4wt%),优选0.5wt%

2wt%;
[0011]d)含有至少两官能度的双键化合物的交联剂,用量为组分a)重量的0.01wt%

2wt%(例如0.03wt%、0.05wt%、0.15wt%、0.3wt%、0.4wt%、1wt%),优选0.02wt%

0.5wt%;
[0012]e)氧化剂,用量为组分a)重量的0.005wt%

5wt%(例如0.008wt%、0.02wt%、0.05wt%、0.1wt%、0.3wt%、1wt%、3wt%、4wt%),优选0.01wt%

0.5wt%。
[001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增稠剂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0014]1)将a)组分的含羧基的烯属不饱和单体水溶液与c)组分和d)组分混合,然后混合液与b)组分中和,利用中和热的温升,加入e)组分,在不低于70℃下引发聚合;
[0015]2)将聚合得到的凝胶状胶体剪切成小颗粒进行干燥,干燥后的凝胶颗粒水含量不超过5%;
[0016]3)利用研磨机将干燥的小颗粒进一步进行研磨,筛分得到粒径0.5

5μm的粉末状增稠剂产品。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增稠剂,一些示例中所述的含羧基的烯属不饱和单体选自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乙基丙烯酸、α

氯丙烯酸、α

氰基丙烯酸、β

甲基丙烯酸(巴豆酸)、α

苯基丙烯酸、β

丙烯酰氧基丙酸、山梨酸、α

氯山梨酸、2
’‑
甲基异巴豆酸、肉桂酸、对氯肉桂酸、β

硬脂酸、衣康酸、柠康酸、中康酸、戊烯二酸、乌头酸、马来酸、富马酸、三羧基乙烯和马来酸酐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丙烯酸。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增稠剂,一些示例中所述的交联剂为乙二醇双丙烯酸酯、丙二醇双丙烯酸酯、N,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聚丙二醇双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烯丙基醚、乙氧基化甘油三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三烯丙基胺、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和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和/或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增稠剂,一些示例中所述的含砜基疏水单体选自苯基乙烯基砜。
[0020]本专利技术所述氧化剂可以选自过硫酸钠、过硫酸钾、过硫酸铵、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偶氮双脒基丙烷二盐酸盐、2,2
’‑
偶氮双(N,N

二亚甲基异丁脒)二盐酸盐、2

(氨基甲酰基偶氮)异丁腈等,优选过硫酸钠和/或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
[0021]本专利技术的还提供所述增稠剂的应用,可以用于免洗消毒液、水相增稠剂中。
[0022]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制备的增稠剂为水溶液聚合,无需使用溶剂,可大大降低溶剂回收成本、脱除残留溶剂和对环境造成的可能影响。由于含砜基疏水单体的引入,可以实现聚合物分子量的调控,同时赋予增稠剂极高的透光度。另一优势在于通过连续聚合的方式,实现高效大规模生产,提升制造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能够详细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和内容,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实施例中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
[0024]<原料来源>
[0025]丙烯酸,万华化学,纯度99.5%以上;
[0026]质量浓度为32%烧碱水溶液,万华化学;
[0027]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三木化学,纯度95%以上;
[0028]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PEGDA),长兴材料,纯度95%以上;
[002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稠剂,其包含如下各组分的原料经聚合反应制得的产物:a)含有羧基的烯属不饱和单体,在聚合水溶液中的浓度大于等于22wt%且小于等于40wt%;b)可以与a)组分进行中和的无机碱,中和度为a)组分摩尔数的40

80%;c)含具有砜基的乙烯基单体,用量为a)组分重量的0.1wt%

5wt%;d)含有至少两官能度的双键化合物的交联剂,用量为组分a)重量的0.01wt%

2wt%,优选0.02wt%

0.5wt%;e)氧化剂,用量为a)组分重量的0.005wt%

5wt%。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a)组分在聚合水溶液中的浓度大于等于25wt%且小于等于35wt%;和/或,所述c)组分的用量位a)组分重量的0.5wt%

2wt%;和/或,所述e)组分用量位a)组分重量的0.01wt%

0.5wt%。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a)组分选自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乙基丙烯酸、α

氯丙烯酸、α

氰基丙烯酸、β

甲基丙烯酸、α

苯基丙烯酸、β

丙烯酰氧基丙酸、山梨酸、α

氯山梨酸、2

甲基异巴豆酸、肉桂酸、对氯肉桂酸、β

硬脂酸、衣康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纪学顺孙家宽
申请(专利权)人: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