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明防水环氧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3656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9: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透明防水环氧材料,包括A组分和B组分,所述A组分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环氧树脂9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明防水环氧材料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防水环氧树脂
,具体属于一种透明防水环氧材料。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的生活物质水平逐渐提升,各家各户都采用不同颜色和色彩的瓷砖来装修厨房、卫生间和卧室等。但由于施工工人在前期厨房和卫生间装修防水工程的时候不规范操作或者使用劣质材料进行装修,导致厨房和卫生间出现渗水和漏水现象,后期厨房和卫生间的渗水和漏水的维修成了摆在人们的一道难题。
[0003]目前厨房卫生间瓷砖漏水维修的传统方法是找到漏点位置,然后将瓷砖砸掉并在漏点局部维修或者将整个卫生间和厨房的瓷砖全部砸掉再重新做一次防水工程,通常使用的材料是丙烯酸乳液、水泥和堵漏灵等,该方法的效果会很好,但施工时间长至少一个星期,同时工时和材料费昂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免砸砖透明防水环氧材料,它解决了目前免砸砖防水材料存在施工复杂、施工周期长、改变影响原有瓷砖的色彩和耐老化性能等。该透明防水环氧A、B组分有诸多优点,低粘度、易施工、自消泡流平、高韧性、优异的耐黄变性能和固化快等优点。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透明防水环氧材料,包括A组分和B组分,
[0007]所述A组分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低粘度环氧树脂90

94份、苯甲醇6

10份、消泡剂0.2

0.5份、流平剂0.2

0.5份;
[0008]所述B组分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苯甲醇20

25份、1,3环己二甲胺20

25份、聚醚胺D400 45

52份、助剂0.2

0.5份、双酚A环氧树脂6

10份、紫外线吸收剂0.2

0.4份。
[0009]其中,所述A组分和B组分按质量比1

3:1混合使用。
[0010]其中,所述助剂为3

甲硫基丙醇。
[0011]其中,所述A组分中的低粘度环氧树脂为环氧树脂127。
[0012]其中,所述消泡剂为BYK

066N、BYK

067A、BYK

A530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流平剂为BYK

370。
[0013]其中,A组分采用以下方法制得:按配比,将低粘度环氧树脂和苯甲醇倒入反应釜中搅拌20

30min,再加入消泡剂和流平剂搅拌均匀,在50

60℃之间抽真空30min即可。
[0014]其中,B组分采用以下方法制得:按配比,向反应釜中加入苯甲醇、1,3环己二甲胺、聚醚胺D400和助剂,开动搅拌,然后将双酚A环氧树脂与苯甲醇进行混合,将混合液在1.5h内滴加至反应釜内,滴加时控制釜内温度低于50℃,滴加完毕后自然反应0.5h,再升高温度到70℃并保温,采用红外光谱仪确定反应终点,再加入抗紫外线吸收剂,抽真空20min制得B组分。
[0015]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效果如下:
[0016]本专利技术通过使用聚醚胺D400配合1,3环己二甲胺共同使用有效的缩短了该树脂材料的固化时间,同时保证了该树脂材料具有优异的抗冲击性能;此外,本专利技术通过使用3

甲硫基丙醇作为助剂,助剂内的羟基能够产生供电子效应,进一步促进了该树脂材料的固化,且3

甲硫基丙醇能够在树脂固化的过程中参与固化反应,使环氧树脂的硬度得到了显著提高,从而使该材料用于卫生间防水时具有施工简单、施工周期短、抗冲击性能优异、耐黄变和保持原有瓷砖的色彩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实施例1
[0019]透明防水环氧材料包括A组分和B组分,A组分和B组分按质量比1:1混合使用。
[0020]其中A组分由以下原料制成:环氧树脂127 90kg、苯甲醇6kg、消泡剂BYK

066N 0.2kg、流平剂BYK

370 0.2kg;按配比,将低粘度环氧树脂127和苯甲醇倒入反应釜中搅拌20min,再加入消泡剂和流平剂搅拌均匀,在50℃抽真空30min即可。
[0021]其中B组分由以下原料制成:苯甲醇20kg、1,3环己二甲胺20kg、聚醚胺D400 45kg、助剂3

甲硫基丙醇0.2kg、双酚A环氧树脂6kg、紫外线吸收剂0.2kg。按配比,向反应釜中加入10kg苯甲醇、1,3环己二甲胺、聚醚胺D400和助剂,开动搅拌,然后将双酚A环氧树脂与剩余的苯甲醇进行混合,将混合液在1.5h内滴加至反应釜内,滴加时控制釜内温度低于50℃,滴加完毕后自然反应0.5h,再升高温度到70℃并保温,采用红外光谱仪确定反应终点,再加入抗紫外线吸收剂,抽真空20min制得B组分。
[0022]使用时,将A组分100kg和B组分100kg混合,搅拌均匀后于25min之内刷涂在厨房和卫生间瓷砖表面,瓷砖表面防水膜呈透明状态、无气泡且可以流平,17h后形成一层2mm的保护膜,邵氏硬度为52HD,17h后即可浸水操作,不影响厨房和卫生间的使用,72h后邵氏硬度为80HD,落球法测试韧性0.5kg铁球500mm落下无开裂脱落情况,涂膜在400W、340nm紫外老化实验箱中照射24h无任何黄变现象。
[0023]实施例2
[0024]透明防水环氧材料包括A组分和B组分,A组分和B组分按质量比1

3:1混合使用。
[0025]其中A组分由以下原料制成:环氧树脂127 94kg、苯甲醇10kg、消泡剂BYK

067A 0.5kg、流平剂BYK

370 0.5kg;按配比,将低粘度环氧树脂127和苯甲醇倒入反应釜中搅拌30min,再加入消泡剂和流平剂搅拌均匀,在60℃抽真空30min即可。
[0026]其中B组分由以下原料制成:苯甲醇25kg、1,3环己二甲胺25kg、聚醚胺D400 52kg、助剂3

甲硫基丙醇0.5kg、双酚A环氧树脂10kg、紫外线吸收剂0.4kg。按配比,向反应釜中加入15kg苯甲醇、1,3环己二甲胺、聚醚胺D400和助剂,开动搅拌,然后将双酚A环氧树脂与剩余的苯甲醇进行混合,将混合液在1.5h内滴加至反应釜内,滴加时控制釜内温度低于50℃,滴加完毕后自然反应0.5h,再升高温度到70℃并保温,采用红外光谱仪确定反应终点,再加
入抗紫外线吸收剂,抽真空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明防水环氧材料,包括A组分和B组分,其特征在于:所述A组分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低粘度环氧树脂90

94份、苯甲醇6

10份、消泡剂0.2

0.5份、流平剂0.2

0.5份;所述B组分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苯甲醇20

25份、1,3环己二甲胺20

25份、聚醚胺D400 4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桂林陈绪川高桂莲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众博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