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催化氧化氨氮的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213531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9: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催化氧化氨氮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电极是一种钛箔负载氧化钌电极(RuO2/Ti),所述电极包括基底和负载在基底表面的氧化钌(RuO2)。所述基底为预处理过的钛箔,将含有水合氯化钌、盐酸的正丁醇溶液滴涂在预处理过的钛箔表面,所得钛箔负载的含钌的前驱体聚合物在烘箱中固化后在马弗炉中高温煅烧,得到钛箔负载氧化钌电极材料。所述电极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将其应用于电催化氧化氨氮反应,可以达到良好的氨氮去除效果并实现较高的氮气选择性。所述电极材料催化活性高,电氯化性能好,氮气选择性高。氮气选择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催化氧化氨氮的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催化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催化氧化氨氮的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工业、农业和生活废水的大量排放,不可避免的会直接或间接的产生大量的氨氮污染从而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对水质造成严重影响。
[0003]为了减弱氨氮的危害亟需寻找一种合适的氨氮去除方法,传统的去除氨氮的方法包括生物法,吹脱法,化学沉淀法,折点氯化法,膜分离,离子交换法等等,但是由于成本高,副产物多以及反应速率低等限制不适用于大规模的应用。所以需要找到一种更加合适的去除方式,相比之下,电催化氧化氨氮由于条件温和,选择性好等特点逐渐发展起来。电催化氧化氨氮是利用阳极进行氧化,但是由于电极本身的氧化能力有限,因此通常使用电氯化辅助的方式来提高氨氮的电催化氧化效果。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钛箔负载氧化钌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并应用于水体中氨氮的电催化氧化中。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实现氨氮的高去除率和高氮气选择性,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催化氧化氨氮的电极。
[0006]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用于电催化氧化氨氮的电极产品的制备方法。
[0007]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产品的应用。
[0008]本专利技术目的通过下述方案实现:一种用于电催化氧化氨氮的电极,是一种钛箔负载氧化钌的电极材料,所述电极材料包括基底和负载在基底表面的氧化钌纳米颗粒(RuO2);所述基底为经预处理的钛箔。
[0009]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所述的预处理的钛箔为:钛箔依次经过丙酮和氢氧化钠溶液浸泡后在盐酸中加热,然后用超纯水和乙醇洗涤后备用。
[0010]进一步的,所述预处理具体包括:将钛箔置于丙酮中进行浸洗15 min,超声洗涤5 min;用超纯水冲洗后,采用氢氧化钠浸泡1 h,超声5 min;用超纯水洗涤后在盐酸中加热浸泡2 h,用超纯水和乙醇冲洗备用。
[0011]较优的,所述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0% ~ 60%;所述盐酸浓度为6 M ~ 8 M,所述在盐酸中加热浸泡温度为70℃ ~ 95℃。
[001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电催化氧化氨氮的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0.778 g RuCl3•
xH2O溶于0.5 ml盐酸和4.5 ml正丁醇中,搅拌20 min~ 40 min得到前驱体溶液;
(2)取一滴步骤(1)得到的前驱体溶液均匀滴涂在预处理过的钛箔表面,100℃ ~ 120℃烘干10 min ~ 20 min,然后以2℃/min ~6℃/min升温速率在450℃焙烧20 min,重复上述步骤两次,最后在450℃焙烧2 h,即得所述钛箔负载氧化钌电极材料(RuO2/Ti)。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固化温度为100℃ ~ 120℃。优选所述固化温度为100℃。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煅烧升温速率为2℃/min ~ 6℃/min。优选所述升温速率为4℃/min。
[001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电催化氧化氨氮的电极在电催化氧化氨氮的应用。
[0016]该钛箔负载氧化钌电极材料是一种电催化活性高,氮气选择性高的电极材料。本专利技术利用热涂覆分解法将氧化钌直接负载在钛箔表面。
[0017]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钛箔负载氧化钌电极材料,是采用预处理的钛箔作为基底,利用热涂覆分解法将氧化钌直接生长在钛箔表面,即得到高催化活性高选择性的电催化电极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采用热涂覆分解法使氧化钌纳米颗粒直接生长在钛箔表面,电极制备方式简单,导电性良好,有利于大规模实际应用。
[0018]2)本专利技术的钛箔负载氧化钌电极材料催化活性高,氮气选择性好,解决了传统电极材料催化活性差,选择性低等问题。
附图说明
[0019]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和对比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RuO2/Ti电极的扫描电镜图;图2为RuO2/Ti电极的X射线衍射图;图3为RuO2/Ti电极电催化氧化氨氮的性能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专利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1]实施例1一种用于电催化氧化氨氮的电极,是一种钛箔负载氧化钌的电极材料RuO2/Ti,包括基底和负载在基底表面的氧化钌纳米颗粒;所述基底为经预处理的钛箔;按下述步骤制备:(1)将剪成2 cm * 2.5 cm的钛箔放置在丙酮中进行浸洗15 min,超声洗涤5 min;用超纯水冲洗后,采用40%氢氧化钠浸泡1 h,超声5 min;用超纯水洗涤后在6 M盐酸中80℃加热浸泡2 h,用超纯水和乙醇冲洗得到预处理的钛箔,备用;(2)将0.778 g RuCl3•
xH2O溶于0.5 ml盐酸和4.5 ml正丁醇中,搅拌20 min得到前驱体溶液;
(3)取一滴步骤(2)得到的前驱体溶液均匀滴涂在预处理过的钛箔表面,100℃烘干10 min固化,然后以4℃/min升温速率在450℃焙烧20 min,重复上述步骤两次,最后在450℃焙烧2 h,即得所述钛箔负载氧化钌电极材料RuO2/Ti。
[0022]将得到的钛箔负载氧化钌电极材料RuO2/Ti进行形貌表征,如图1所示和X射线衍射分析,如图2所示。
[0023]应用例1在60 ml含50 mg/L NH
4+

N的硫酸铵溶液中加入0.05 mol/L硫酸钠和1 g/L NaCl。采用三电极体系,工作电极为本实施例制备的RuO2/Ti,对电极采用钛片电极,采用饱和甘汞电极作为参比电极,在3 V的电压下电解1.5 h后氨氮的去除率为100%,见图3所示,氮气选择性为94%。
[0024]应用例2本应用例1不同之处在于电解液中不添加氯化钠。
[0025]在60 ml含50 mg/L NH
4+

N的硫酸铵溶液中加入0.05 mol/L硫酸钠。采用三电极体系,工作电极为制备的RuO2/Ti,对电极采用钛片电极,采用饱和甘汞电极作为参比电极,在3 V的电压下电解1.5 h,几乎没有氨氮去除,见图3所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催化氧化氨氮的电极,其特征在于,是一种钛箔负载氧化钌的电极材料RuO2/Ti,包括基底和负载在基底表面的氧化钌纳米颗粒;所述基底为经预处理的钛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催化氧化氨氮的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的钛箔为:钛箔依次经过丙酮和氢氧化钠溶液浸泡后在盐酸中加热,然后,用超纯水和乙醇洗涤后得到。3.如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电催化氧化氨氮的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0% ~ 60%。4.如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电催化氧化氨氮的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盐酸浓度为6 M ~ 8 M,加热温度为70℃ ~ 95℃。5.一种如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用于电催化氧化氨氮的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0.778 g RuCl3•
xH2O溶于0.5 ml盐酸和4.5 ml正丁醇中,搅拌20 min~ 40 min得到前驱体溶液;(2)取一滴步骤(1)得到的前驱体溶液均匀滴涂在钛箔表面,100℃ ~ 120℃烘干10 min ~ 20 min,然后以2℃/min ~6℃/min升温速率在450℃焙烧20 min,重复上述步骤两次,最后在450℃焙烧2 h,即得所述钛箔负载氧化钌电极材料RuO2/Ti。6.如权利要求5所述用于电催化氧化氨氮的电极的制备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大祥陈晓彤赵昆峰童琴马玉丽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