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铁碳微电解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12850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9:22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铁碳微电解颗粒及其制备方法,铁碳微电解颗粒以6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铁碳微电解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材料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铁碳微电解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铁碳微电解是一种利用金属腐蚀原理形成原电池,对污废水进行处理的优良工艺,又被称铁屑过滤法、内电解法等。在不接通外部电源的情况下,利用填充在废水中的微电解材料自身产生1.2V电位差对废水进行电解处理,以达到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目的。
[0003]传统铁碳微电解技术常以铁屑、铁刨花作为阳极材料,活性炭、石墨等为阴极材料,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发展,传统铁碳微电解颗粒存在的问题逐步显露,出现铁碳容易分离,容易沉底、与污水接触面积小、回收比较困难,同时容易发生板结、钝化等现象,使微电解技术的应用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铁碳微电解颗粒及其制备方法,该颗粒具有良好机械强度、不易板结和钝化,具有高效污水处理能力又可降低成本。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铁碳微电解颗粒,包括组分及质量百分含量为铁:60%

71.25%,生物炭:20%

30%,复合金属催化剂:1%

4%,添加剂:1.6%

6.4%,粘合剂:1.4%

5.6%,致孔剂:1%

4%,上述各组分质量总和为100%;还包括N,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过硫酸钾;所述的N,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占粘合剂质量的0.20%

0.24%,所述的过硫酸钾占粘合剂质量的1.2%

1.5%。
[0007]所述的铁为海绵铁,所述的海绵铁粒径范围在1

2mm之间,经氢氧化钠浸泡去除表面油污,并经盐酸浸泡去除表面氧化物;
[0008]所述的生物炭为粉末状,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0009]步骤1,取鸡蛋壳清洗并去除蛋壳膜,放入烤箱内100

120℃下烘干10

12h,取出后进行捣碎研磨,过100目筛,收集筛后粉末装入坩埚内,并在马弗炉内600

800℃煅烧2.5

3h,制得煅烧炭;
[0010]步骤2,采用质量浓度为0.9%

1.2%的KMnO4溶液浸渍煅烧炭,浸渍时间为11

12h,过滤后,于烘箱中,100

120℃下加热10

12h即可得到生物炭。
[0011]所述的粘合剂为含固量10%

20%的水性聚氨酯,pH在6

8之间,粘度/mPa
·
s<350,是一种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聚合物。
[0012]所述的复合金属催化剂由四种金属复合而成,包括Ni粉、Mn粉、Ti粉和Co粉,四者质量比为1:1:1:1,选用200目金属粉末。
[0013]所述的致孔剂为碳酸铵。
[0014]所述的添加剂为铜和水泥的混合物,二者质量比为1:1。
[0015]所述的用于污水处理的铁碳微电解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6](1)按质量百分比,进行铁、生物炭、复合金属催化剂、添加剂、粘合剂、致孔剂、N,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过硫酸钾备料;
[0017](2)将海绵铁、生物炭、复合金属催化剂、添加剂和致孔剂均匀混合,获得微电解材料;
[0018](3)向粘合剂中依次加入N,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过硫酸钾,并迅速搅拌均匀,至N,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过硫酸钾全部溶解于粘合剂中,将其分批倒入微电解材料中,搅拌均匀,获得混合材料;
[0019](4)将混合材料搓成颗粒小球,置于陶瓷坩埚中,放入真空干燥烘箱中,无氧条件下90

110℃加热60

90min,待颗粒冷却后,制得铁碳微电解颗粒。
[0020]所述的步骤(4)中,制备的铁碳微电解颗粒进行污水处理,经检测,污水COD去除率为62.59

70.58%,TP去除率为74.68

84.36%,NO3‑
N去除率为83.11

94.70%,所述的污水原始COD浓度为207.30

218.48mg/L,TP浓度为8.47

11.71mg/L,NO3‑
N浓度为1.67

2.64mg/L。
[0021]所述的步骤(4)中,制备的铁碳微电解颗粒呈现近似球状,表面凹凸不平,规格大小为φ9

12mm,BET比表面积为12.7

14.8m2·
g
‑1,Langmuir比表面积为26.9

30.6m2·
g
‑1,颗粒总孔容积为0.016

0.019cm3·
g
‑1,BJH孔径为3.87

4.86nm。
[00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3]采用本专利技术工艺制备的铁碳微电解颗粒较传统技术具有处理效率高、处理效果稳定、材料不易板结和钝化、生产、维护成本低、无毒无污染等特点。在制备过程中,通过在原料中加入复合金属催化剂,在微电解颗粒内形成不同的电位差,电子转移途径增多,微电解的反应速率被大大提高,保证其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的电解速率,并可解决微电解颗粒表面容易被氧化发生钝化的问题,提高使用寿命;除此之外,采用特定的水性聚氨酯为粘合剂,其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聚合物,在水中大量吸收水分后溶胀,且在溶胀之后能够继续保持其原有结构而不被溶解,并且无污染毒害,相比于传统颗粒采用膨润土作为粘合剂,膨润土的添加比例过高,一般高达20%以上,使颗粒内的无效成分增多,而采用聚氨酯作为粘合剂,所占的比例较小,可使颗粒内有效成分增多,充分发挥颗粒的效用,且采用聚氨酯作为粘合剂,颗粒可免于煅烧,节约大量能耗;相比于活性炭,鸡蛋壳所制作生物炭价格低廉,并采用废弃物进行制作,可实现资源的回收再利用,且改性后的生物炭具有更强的吸附能力;制备的微电解颗粒内部结构疏松多孔,骨架结构丰富,颗粒在保持良好的机械强度的同时拥有发达的空隙,有利于颗粒与污水和活性污泥之间充分接触,反应活性位点数量增加,大大增加了微电解颗粒的处理效率,使污水处理效果得到较大提升。
[0024]本专利技术中,经过特定浓度的KMnO4改性后的生物炭,其表面孔隙结构和官能团数量得到显著提升,大幅强化对污染物吸附能力,通过库伦引力及氢键、疏水作用力、π相互作用和分子间作用力等去除污水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铁碳微电解颗粒,其特征在于,包括组分及质量百分含量为铁:60%

71.25%,生物炭:20%

30%,复合金属催化剂:1%

4%,添加剂:1.6%

6.4%,粘合剂:1.4%

5.6%,致孔剂:1%

4%,上述各组分质量总和为100%;还包括N,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过硫酸钾;所述的N,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占粘合剂质量的0.20%

0.24%,所述的过硫酸钾占粘合剂质量的1.2%

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污水处理的铁碳微电解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铁为海绵铁,所述的海绵铁粒径为1

2mm,经氢氧化钠浸泡去除表面油污,并经盐酸浸泡去除表面氧化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污水处理的铁碳微电解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炭为粉末状,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成:步骤1,取鸡蛋壳清洗并去除蛋壳膜,烘干后捣碎研磨,过100目筛,收集筛后粉末,600

800℃下煅烧2.5

3h,制得煅烧炭;步骤2,采用质量浓度为0.9%

1.2%的KMnO4溶液浸渍煅烧炭,浸渍时间为11

12h,过滤后,100

120℃下加热10

12h,制得生物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污水处理的铁碳微电解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粘合剂为含固量10%

20%的水性聚氨酯,pH为6

8,粘度/mPa
·
s<350,为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聚合物。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污水处理的铁碳微电解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金属催化剂由四种金属复合而成,包括Ni粉、Mn粉、Ti粉和Co粉,四者质量比为1:1:1: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污水处理的铁碳微电解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致孔剂为碳酸铵,所述的添加剂为铜和水泥的混合物,二者质量比为1:1。7.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微王贺高明杰高原孙睿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建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