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结构、电缆冷却装置及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13323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缆结构、电缆冷却装置及车辆,该电缆结构包括:电缆本体和冷却套管,所述冷却套管缠绕于所述电缆本体外;所述冷却套管设有管腔,所述冷却套管连接有与所述管腔连通的进水接头和回水接头,所述冷却套管被构造成冷却液经所述进水接头进入所述管腔并经所述回水接头流出。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缓解了电缆难以进行冷却的技术问题。以进行冷却的技术问题。以进行冷却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缆结构、电缆冷却装置及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气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电缆结构、电缆冷却装置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电动汽车充电时间长,成为限制电动汽车普遍使用的瓶颈。目前给电动汽车进行快速充电的电流达到150~400A,大电流带来的就是充电线缆的高发热量,也是限制电动汽车充电电流的主要原因。
[0003]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是急需增大线缆的截面积,降低线缆的发热,但是线缆的成本会大幅度增加。二是采用冷却技术,给线缆进行降温冷却。
[0004]现阶段,大电流充电线缆冷却多采用液冷和风冷技术。液冷技术虽然冷却效果好,但需要额外在线缆中增加冷却管路,系统结构复杂,对安全和稳定性要求极高,还会导致成本提高。风冷技术受安装尺寸空间限制,存在冷却效率低,会产生额外的噪音,影响整车的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的问题。
[0005]因此,电流传输领域急需一种能够快速对线缆进行降温,具有冷却功能的线缆。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缆本体和冷却套管,所述冷却套管缠绕于所述电缆本体外;所述冷却套管设有管腔,所述冷却套管连接有与所述管腔连通的进水接头和回水接头,所述冷却套管被构造成冷却液经所述进水接头进入所述管腔并经所述回水接头流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腔的横截面呈扁平状。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电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腔的宽度方向尺寸与厚度方向尺寸的比值范围为1:1~10:1。4.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电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腔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冷却套管的第一端设有连通通道,所述连通通道分别与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二腔连通;所述进水接头和所述回水接头均设置于所述冷却套管的第二端,并且,所述进水接头与所述第一腔连通,所述回水接头与所述第二腔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的侧壁和所述第二腔的侧壁均与所述电缆本体相接触。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套管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与所述第二腔之间的管腔隔板,所述连通通道为设置于所述管腔隔板的通孔。7.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电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接头和所述回水接头分别设置于所述冷却套管的两端。8.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电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接头设有进水缓存腔,所述进水缓存腔的横截面面积大于与所述进水接头连通的所述管腔的横截面面积;和/或,所述回水接头设有回水缓存腔,所述回水缓存腔的横截面面积大于与所述回水接头连通的所述管腔的横截面面积。9.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电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接头套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刘勇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捷翼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