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过反向网闸同步非E文件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13252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9: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过反向网闸同步非E文件的方法,包括将非E文件转换为E文件和还原转换后的E文件两个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各种不同的文件格式,统一将其以二进制形式来看待,避免了熟悉各个不同类型文件的大量工作;对源文件进行压缩处理,防止文件大小的增长,造成存储空间紧张或网闸链路的压力过大。本发明专利技术极大幅度地降低了进行网闸加固后的厂家,升级各类软件所带来的成本。件所带来的成本。件所带来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过反向网闸同步非E文件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同步非E文件的方法
,特别涉及一种通过反向网闸同步非E文件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信息安全也越来越被看重。在工业界,为了控制内部网络与外部进行数据传输时的安全性,普遍都会配备网闸装置,来过滤内外信息传输内容,保证信息的安全性。
[0003]当下在工业界,网闸迎来了非常重要的升级加固,其中的方案首先是文件的传输只允许E语言格式的文件通过网闸。相比以前众多的文件类型更加安全了,但同时也带来了另一个问题,就是工业中使用的文件形式并非E文件一种,无法通过E文件来代替之前所有的文件、软件等各种需要使用的产品。而且,让所有软件都去适配这个升级后的网闸本身存在非常大的困难。主要概括为一下几点:
[0004]1.文件类型繁杂,厂家作逐一对应升级需要资金,众多的产品同时进行升级则需要大量资金支持;
[0005]2.有的工业中使用的产品相对时间较久,开发商一时间难以找到甚至可能已经注销;
[0006]3.难以在同一时间协同各个厂家进行相应升级,若时间跨度长,则影响正常的生产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通过反向网闸同步非E文件的方法,本专利技术针对各种不同的文件格式,统一将其以二进制形式来看待,避免了熟悉各个不同类型文件的大量工作。
[0008]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通过反向网闸同步非E文件的方法,包括将非E文件转换为E文件和还原转换后的E文件两个步骤;
[0010]步骤一:将非E文件转换为E文件,包括如下步骤:
[0011]步骤1:以二进制形式加载待传输的文件,对该文件进行CRC校验,并记录校验码;
[0012]步骤2:对文件进行压缩;
[0013]步骤3:将压缩后的文件每个字节转换为对应的16进制文件;
[0014]步骤4:将转换的16进制文本按每行最大128字节依次组成E语言格式文本,将此E语言格式文本进行CRC校验,并记录校验码;
[0015]步骤5:将转换标识、原文件名、原文件大小、原文件校验码、压缩方式、转换后的E语言格式文本校验码这6个信息构造成头部信息,并以注释形式写入到以“.e”为后缀的目标文件中,再将生成E语言格式文本写入目标文件中。至此整个经过转换的文件内容已经生
成;
[0016]步骤二:还原转换后的E文件,包括如下步骤:
[0017]步骤1:加载通过网闸的文件,判断首行是否有经过转换的标识;若无转换标识表示此文件未经过转换,则不进行下一步解析,若有正确标识则继续加载头部信息中的其他字段;
[0018]有转换标识但不正确,可能是文件在传输过程中丢失或者被修改,则认为文件无法继续解析,流程结束。
[0019]步骤2:加载剩余的文本,对其进行CRC校验,所得校验码与头部信息中的E语言格式文本校验码进行对比,若不一致则表示文件被损坏,流程结束,若一致,则进行下一步;
[0020]步骤3:从E语言格式文本提取存储的16进制文本,再将16进制文本转换为二进制文本;
[0021]步骤4:将二进制文本按照头部信息中的压缩方式进行解压,得到原始文本;
[0022]步骤5:将原始文本的字节数与在头部信息中对应的字节数进行对比,若不一致则流程结束,一致则继续对其进行CRC校验,所得校验码与头部信息中的原文件校验码进行对比,若不一致则表示文件被损坏,流程结束,一致则按照头部信息中的文件名创建新文件,写入解压后的正确文本,至此文件被还原。
[0023]优选的,所述压缩方式有zip、7z、rar等。
[0024]和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25]1.采用以二进制形式或固定格式来统一处理不同类型的文件或指定的文件格式。
[0026]2.对源文件进行压缩处理,防止文件大小的增长,造成存储空间紧张或网闸链路的压力过大。
[0027]3.二进制形式处理文件,无缝兼容工业中各个厂商的各种工程文件。
[0028]4.极大幅度地降低了进行网闸加固后的厂家升级各类软件所带来的成本。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非E文件转换为E文件流程图。
[0030]图2为还原转换后的E文件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2]对之前通过网闸的各种文件进行统计、分析,一般需要传输的文件种类繁多,可能是有常用的xml、csv、ini等,也可能是复杂一点的word,pdf之类,也可能是可执行文件或者自定义的二进制格式。对于众多的文件形式如果每个都去了解其特性,本身需要非常多的工作量。因此,本专利技术针对各种不同的文件格式,采用一直默认的形式,就是统一将其以二进制形式来看待,这样就避免了熟悉各个不同类型文件的大量工作。
[0033]由于E文件本身只支持特定的文本形式,是在XML格式的基础上进行工业化适配的,其本身也是行文本形式,其中的数据内容是行列形式的。因此无法将二进制文件直接处理到E文件。需要将其转换成文本形式后,再以特定格式转换成E文件格式。当通过网闸装置后依据转换后的E文件中的转换信息,还原为原始文件。
[0034]本专利技术一种通过反向网闸同步非E文件的方法,包括将非E文件转换为E文件和还原转换后的E文件两个步骤;步骤一:如图1所示,将非E文件转换为E文件,包括如下步骤:
[0035]步骤1:对源文件A进行加载,因为工业行业经常使用的文件一般包括csv、xml、ini等文件格式,不常用非常大的文件,而有些可执行程序等经常会比较大,因此以二进制形式加载待传输的文件,在加载的时候可以约束加载文件的大小,避免处理不必要的文件。然后记录下原文件的字节数,对加载完的源文件使用CRC计算校验码,并记录下以供文件还原时对比校验的校验码。
[0036]步骤2:二进制文件转换为16进制文件后会扩展文件大小,为节省存储空间,将源文件按照设定好的压缩方式进行压缩,得到压缩后的文件,并记录压缩方式。
[0037]步骤3:将压缩后的文件按照格式生成对应的文本形式文件。
[0038]E文件内容是类似xml的行形式文本,其中的“表”是行列形式的。先设置目的E文件的前置信息,再将文件按设定的每行数据,按照第一列固定标识行号,第二列存放固定长度的文本,例如每行处理128个字符。以此生成E文件的“表”中的数据,最后再加上E文件结尾信息。E文件的开始部分与xml文件的首行内容“<?xml version="1.0"encoding="utf

8"?>”类似,用来标记文件的编码方式、版本号等信息,前置与结尾类似xml的标签“<tag></tag>”,数据每行以“#1...”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过反向网闸同步非E文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非E文件转换为E文件和还原转换后的E文件两个步骤;步骤一:将非E文件转换为E文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以二进制形式加载待传输的文件,对该文件进行CRC校验,并记录校验码;步骤2:对文件进行压缩;步骤3:将压缩后的文件每个字节转换为对应的16进制文件;步骤4:将转换的16进制文本按每行最大128字节依次组成E语言格式文本,将此E语言格式文本进行CRC校验,并记录校验码;步骤5:将转换标识、原文件名、原文件大小、原文件校验码、压缩方式、转换后的E语言格式文本校验码这6个信息构造成头部信息,并以注释形式写入到以“.e”为后缀的目标文件中,再将生成E语言格式文本写入目标文件中。至此整个经过转换的文件内容已经生成;步骤二:还原转换后的E文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加载通过网闸的文件,判断首行是否有经过转换的标识;若无转换标识表示此文件未经过转换,则不进行下一步解析,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少立何清王奕飞王毅马瑞瑞何新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西热电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