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酶化甘蔗渣的鹿茸菇培养基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13235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9: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培养基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有酶化甘蔗渣的鹿茸菇培养基的制备方法。该培养基使用如下原料制得:杨树木屑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有酶化甘蔗渣的鹿茸菇培养基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培养基制作
,尤其涉及一种含有酶化甘蔗渣的鹿茸菇培养基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鹿茸菇是天然食用菌中的一种,它具有极好的美味可口性,学名珊瑚菌,这类食用菌的子生实体立于其中,并向上分叉,并有丛状的发枝,它肉质鲜嫩,营养丰富。鹿茸菇不仅可享受美味,还可滋润健康、保健人体,增强体质,预防多种疾病的发生。鹿茸菇中含有多种纯天然防癌成分,可以阻止人体细胞癌变,而且它所含有的营养元素磷、硒等营养元素经人体消化、吸收后,还能抑制人体内致癌物的转化,平时常吃鹿茸片,可使人体防癌作用明显增强,其提纯物也可做癌症药供人食用,可使癌症患者病情得到严重缓解,患者不致痛苦。鹿茸菇在市场中不但作为食用蔬菜之一,也是药品研究中极为重要的原料,故而需求量巨大,消费者青睐。如何高品质的种植鹿茸菇满足市场需要已经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但是实际栽培中,鹿茸菇的培养基培养出来的菇外形较差,生物利用率低,而且营养质量也达不到市场预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含有酶化甘蔗渣的鹿茸菇培养基的制备方法,以提高鹿茸菇的营养价值,促进鹿茸菇的产量提升,便于规模化的鹿茸菇生产。具体技术方案为:
[0004]一种含有酶化甘蔗渣的鹿茸菇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5](1)甘蔗渣处理
[0006]将甘蔗渣放置到水泥地面,摊开至厚度3

4cm,在甘蔗渣表面覆盖一层纱布,暴晒3

5天,收拢甘蔗渣,按照一层甘蔗渣一层酶化物的堆放方式,将甘蔗渣倒入发酵池,用脚踩实,覆盖塑料膜发酵30

35h,在甘蔗渣发酵堆顶部表面以下5cm处,注入甘蔗渣质量3

5%的乳酸菌稀释液,覆膜发酵3

5天,揭膜发酵1

2天,在甘蔗渣中加入酵母菌稀释液,揭膜发酵5

8h,将甘蔗渣摊开晾干即可;
[0007]所述酶化物的制备方法为:以质量份计,将10

30份木薯淀粉、5

8份骨粉、40

60份苹果渣、13

19份豆渣混合,调节含水量为78

89%,接种1

2份米曲霉混合均匀,在27

30℃下发酵3

5天,所得发酵产物稀释30

50倍即可;
[0008](2)原料准备
[0009]以质量份计,取杨树木屑2

5份、酶化甘蔗渣1

3份、玉米芯2

4份、麦麸3

5份、棉籽壳1

3份、玉米粉1

3份备用;
[0010](3)原料活化
[0011]杨树木屑、酶化甘蔗渣、玉米粉混合均匀,加水调节含水量为45

55%,加入可溶性蛋白,放入搅拌机搅拌30

50min,在30

33℃的环境中放置30

40min得到活化原料;所述可
溶性蛋白的制作方法为:以质量份计,取1

3份大豆、6

10份绿豆、1

3份杏仁、螺旋藻10

12份混合磨制成细度300

400目的粉末,将粉末与其质量20

25倍的提取溶剂混合,搅拌3

5h,离心取上清液,在上清液中加入0.3

0.5mol/L的稀盐酸将pH调至4

4.3,静置30

50min,离心取沉淀即可;
[0012](4)培养基成型
[0013]在上述活化原料中加入玉米芯、麦麸、棉籽壳,调节水分63

68%,PH8.0

8.6,搅拌均匀,采用自动装袋机进行装袋,菌包尺寸规格为直径11

12cm、高度16

19cm,重量1.4

1.5kg,装袋完成进行高压灭菌柜灭菌,高压灭菌3

5h,冷却至20

25度以下进行接种工作,接种液体菌种,接种量25

30ml,移入培养室培养,培养周期温度为23

25℃,时间75天,培养成熟后开袋出菇。
[0014]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甘蔗渣的粒度为3

7mm;。
[0015]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酶化物的用量为甘蔗渣质量的13

17%。
[0016]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乳酸菌稀释液的制备方法为:将乳酸菌菌粉和清水混合,放置到28

30℃的环境中放置30

40min。
[0017]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酵母菌稀释液的制备方法为:以质量份计,将1

2份鸡蛋粉、3

5份玉米淀粉、150

180份清水混合加热到50

55℃,保温30

35min,将温度降低至室温,加入啤酒酵母混合均匀即可。
[0018]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酵母菌稀释液用量为甘蔗渣质量的1

2%。
[0019]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可溶性蛋白的用量为活化原料质量的1

3%。
[0020]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提取溶剂由氢氧化钠、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按照质量比1:0.1:200

300混合而成。
[00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2]本专利技术通过将甘蔗渣暴晒,既能有效除去水分,又能利用阳光中的紫外线改性甘蔗纤维表面,使得后续生物酶化进程更快;通过使用木薯淀粉、骨粉、苹果渣、豆渣混合后利用米曲霉分解形成含有多种酶的混合物,与甘蔗渣分层堆放,利用微生物的繁殖效果,使得菌体逐渐蔓延到甘蔗渣中,让酶与甘蔗渣充分接触分解,降低甘蔗渣中的纤维素分子量,然后接种乳酸菌酸化局部,使得微生物更容易繁殖;接种酵母后,酵母能在乳酸菌产酸的基础上,分解出更多的单糖供应后续接种的鹿茸菇使用,提高鹿茸菇的生长速度和生物转化率。
[0023]本专利技术通过提取大豆、绿豆、杏仁、螺旋藻中的蛋白质成分,使得培养基中有更多的合成蛋白的前体物质,在接种鹿茸菇后,鹿茸菇可以利用前述前体物质合成更多的菌体蛋白,形成自身的风味物质,提高鹿茸菇的营养价值和风味。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实施例1
[0025]一种含有酶化甘蔗渣的鹿茸菇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有酶化甘蔗渣的鹿茸菇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甘蔗渣处理将甘蔗渣放置到水泥地面,摊开至厚度3

4cm,在甘蔗渣表面覆盖一层纱布,暴晒3

5天,收拢甘蔗渣,按照一层甘蔗渣一层酶化物的堆放方式,将甘蔗渣倒入发酵池,用脚踩实,覆盖塑料膜发酵30

35h,在甘蔗渣发酵堆顶部表面以下5cm处,注入甘蔗渣质量3

5%的乳酸菌稀释液,覆膜发酵3

5天,揭膜发酵1

2天,在甘蔗渣中加入酵母菌稀释液,揭膜发酵5

8h,将甘蔗渣摊开晾干即可;所述酶化物的制备方法为:以质量份计,将10

30份木薯淀粉、5

8份骨粉、40

60份苹果渣、13

19份豆渣混合,调节含水量为78

89%,接种1

2份米曲霉混合均匀,在27

30℃下发酵3

5天,所得发酵产物稀释30

50倍即可;(2)原料准备以质量份计,取杨树木屑2

5份、酶化甘蔗渣1

3份、玉米芯2

4份、麦麸3

5份、棉籽壳1

3份、玉米粉1

3份备用;(3)原料活化杨树木屑、酶化甘蔗渣、玉米粉混合均匀,加水调节含水量为45

55%,加入可溶性蛋白,放入搅拌机搅拌30

50min,在30

33℃的环境中放置30

40min得到活化原料;所述可溶性蛋白的制作方法为:以质量份计,取1

3份大豆、6

10份绿豆、1

3份杏仁、螺旋藻10

12份混合磨制成细度300

400目的粉末,将粉末与其质量20

25倍的提取溶剂混合,搅拌3

5h,离心取上清液,在上清液中加入0.3

0.5mol/L的稀盐酸将pH调至4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玲晏晔张东亚陈晨刘安荣李敬李威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轻工业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