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LNG槽车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13143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9: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LNG槽车管理系统,包括LNG槽车装卸管理系统、LNG供应商管理系统和移动端卸气员APP,本系统的供应端、管理端、操作端分开,功能设置分明,操作便捷;通过获取地磅重量感应数据,实现了入园过程的简化,大大提高了入园效率;入园安全检查有记录查,并且严格按照流程推进,极大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有利于安全追责;入园车辆卸气位、停车位安排由系统自动完成,极大减少了现场人员的工作量,节约了人力成本;卸气员通过移动端,完成卸气安全项检查和车辆状态变更,满足了厂区的管理要求,降低了安全隐患发生的可能性;通过违规上报和拉黑处理,对于违反规定的车辆进行相应的违规处罚。对于违反规定的车辆进行相应的违规处罚。对于违反规定的车辆进行相应的违规处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LNG槽车管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LNG槽车管理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LNG槽车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现如今企业的安全管理问题越来越受到管理者的重视,尤其是燃气中心这类对安全风险控制极为严苛的企业。当下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使得对于槽车的监控与管理变得迫在眉睫。对于燃气安全、燃气损失、司机行为规范等问题,需要比较完善的系统来解决这一系列问题。
[0003]目前,槽车运气卸气等调度依赖于现场保安及卸气员指挥。这种传统的方案暴露出三类问题,首先是槽车数据全由保安记录在纸上,不方便备份、统计、查看,其次对于缺气、燃气质量不达标、司机操作不符合规定等行为较难做到限制,犯错成本低,另外在入场车辆较多时,会出现进出场混乱甚至堵塞燃气中心出入口的情况发生。
[0004]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LNG槽车管理系统,是支持燃气中心采购、运输、验收的全流程解决方案。主要依赖技术有GO、VUE、JAVA,利用视频监控、地磅、引导屏、语音播报等硬件设施以及关联园区危化品车辆管理平台,将供应商、运输公司与槽车司机行为规范起来,对燃气中心现场管理实现自动化,减少现场人员的工作难度和工作量,为此提供了一种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LNG槽车管理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LNG槽车管理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LNG槽车管理系统,包括LNG槽车装卸管理系统、LNG供应商管理系统和移动端卸气员APP,所述LNG槽车装卸管理系统包含供应商管理模块、订单管理模块、运单管理模块、车辆出入场管理模块、设备管理管理模块、安全评估管理模块和系统管理模块;所述LNG供应商管理系统包含资质申请模块、档案登记模块、订单管理模块、运单管理模块、企业中心模块;所述移动端卸气员APP包含车辆安全项检查模块、车辆状态变更模块和违规上报模块。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该管理系统的操作方法如下:
[0008]S1:供应商资质管理;
[0009]S2:槽车订单管理;
[0010]S3:槽车运单管理;
[0011]S4:槽车入场管理;
[0012]S5:槽车叫号管理;
[0013]S6:槽车设备管理;
[0014]S61:卸气位管理;
[0015]S62:停车位管理;
[0016]S7:槽车安全评估管理;
[0017]S71:上报拉黑;
[0018]S72:直接拉黑。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S1中供应商资质管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0]S11:用户登录供应商管理后台,填写资质信息;
[0021]S12:用户登录装卸管理后台,审核资质信息;
[0022]S13:用户登录供应商管理后台,查看审核结果。
[002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S2中槽车订单管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4]S21:用户登录供应商管理后台,创建订单,填写订单信息;
[0025]S22:用户登录装卸管理后台,审核订单;
[0026]S23:订单审核通过后,可以取消订单,供应商后台和装卸管理后台均可发起订单取消;
[0027]S24:供应商后台发起取消订单;
[0028]S25:装卸管理后台确认取消订单;
[0029]S26:装卸管理后台发起取消订单;
[0030]S27:供应商后台确认取消订单;
[0031]S28:订单的完成根据该订单下的运单状态为完成的运单累计运送货物总量超过订单数值,订单自动完成。
[003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S3中槽车运单管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3]S31:用户登录供应商管理后台,创建运单;
[0034]S32:选择运单归属的订单编号,填写运单相关信息;
[0035]S33:用户登录装卸管理后台,审核运单;
[0036]S34:运单完成衡量指标:一是准时,二是准量;
[0037]S35:准时计算规则:运单生成时的计划送达时间和实际入场时间进行对比;
[0038]S36:准量规则:运单生成时的计划送达重量与实际现场称重重量需在合理的误差范围内;
[0039]S37:黑名单车辆限制:被加入黑名单的车辆无法成为运单运送车辆。
[004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S4中槽车入场管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1]S41:车辆信息核对,核对运单运输相关信息与实际是否相符;
[0042]S42:车辆过磅称重;
[0043]S43:车辆重量确认;
[0044]S44:车辆误差商务协调;
[0045]S45:引导引导屏提示车辆停车位。
[004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S5中槽车叫号管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7]S51:车辆入场,系统根据当前停车位和卸气位情况自动分配;
[0048]S52:车位分配情况,司机可在休息室大屏看到;
[0049]S53:排到卸气的车辆未及时到达卸气位,管理员可操作叫号;
[0050]S54:到达卸气位,卸气员通过卸气员APP,确认安全检查项;
[0051]S55:卸气员开始卸气,并更改车辆状态;
[0052]S56:卸气员完成卸气,并登记实际卸气位;
[0053]S57:完成卸气的车辆释放卸气位。
[005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S61中卸气位管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55]S612:添加卸气位,选择建设批次;
[0056]S613:设置卸气位状态;
[0057]S614:使用中的卸气位无法变更状态或删除;
[0058]所述S62中停车位管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59]S621:添加停车位;
[0060]S622:设置停车位状态;
[0061]S623:修改停车位车辆状态;
[0062]S624:调换停车位车辆的停车位;
[0063]S625:使用中的停车位无法变更状态或删除。
[006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S71中上报拉黑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65]S712:用户登录卸气员APP;
[0066]S713:用户填写提交违规上报相关信息;
[0067]S714:管理通过审核违规上报信息;
[0068]S715:设置拉黑时限;
[0069]S716:将违规车辆加入黑名单;
[0070]所述S72中直接拉黑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LNG槽车管理系统,包括LNG槽车装卸管理系统、LNG供应商管理系统和移动端卸气员APP,其特征在于:所述LNG槽车装卸管理系统包含供应商管理模块、订单管理模块、运单管理模块、车辆出入场管理模块、设备管理管理模块、安全评估管理模块和系统管理模块;所述LNG供应商管理系统包含资质申请模块、档案登记模块、订单管理模块、运单管理模块、企业中心模块;所述移动端卸气员APP包含车辆安全项检查模块、车辆状态变更模块和违规上报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LNG槽车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管理系统的操作方法如下:S1:供应商资质管理;S2:槽车订单管理;S3:槽车运单管理;S4:槽车入场管理;S5:槽车叫号管理;S6:槽车设备管理;S61:卸气位管理;S62:停车位管理;S7:槽车安全评估管理;S71:上报拉黑;S72:直接拉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LNG槽车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供应商资质管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1:用户登录供应商管理后台,填写资质信息;S12:用户登录装卸管理后台,审核资质信息;S13:用户登录供应商管理后台,查看审核结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LNG槽车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槽车订单管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21:用户登录供应商管理后台,创建订单,填写订单信息;S22:用户登录装卸管理后台,审核订单;S23:订单审核通过后,可以取消订单,供应商后台和装卸管理后台均可发起订单取消;S24:供应商后台发起取消订单;S25:装卸管理后台确认取消订单;S26:装卸管理后台发起取消订单;S27:供应商后台确认取消订单;S28:订单的完成根据该订单下的运单状态为完成的运单累计运送货物总量超过订单数值,订单自动完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LNG槽车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槽车运单管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31:用户登录供应商管理后台,创建运单;S32:选择运单归属的订单编号,填写运单相关信息;
S33:用户登录装卸管理后台,审核运单;S34:运单完成衡量指标:一是准时,二是准量;S35:准时计算规则:运单生成时的计划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田清刘全任宋小伟黄岩王淞韩艳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