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材菟丝子的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12970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9: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植物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药材菟丝子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4月下旬,将菟丝子与大豆种子混合后,进行播种;(2)5月下旬,撒播菟丝子;(3)7月中旬,对菟丝子进行人工补丝。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菟丝子进行两次播种,并进行了一次人工补丝过程,解决了菟丝子前期出苗质量差、缺苗断垄严重等问题,显著提升了菟丝子的产量。著提升了菟丝子的产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药材菟丝子的栽培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种植
,尤其涉及一种中药材菟丝子的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中药菟丝子为旋花科植物菟丝子及南方菟丝子的干燥种子。据资料介绍,菟丝子味甘、性温,有补肾固精、养肝明目、止泻、安胎之功效。另外,菟丝子尚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抗炎、抗不育、致泻及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据《神农本草经》记载:“主续绝伤,补不足,益气力、肥健人,久服明目,轻身延年。”本品柔润多液,不温不操,补而不腻,为一味平补阴阳的药物。据现代研究分析,菟丝子含有生物碱、蒽醌、香豆素、黄酮类、甙类、甾醇类、鞣酸、糖类等物质。
[0003]目前,菟丝子的临床应用主要集中在补肾安胎等方面,其作用明确,药效温和,无明显毒副作用。以菟丝子为主研发的新药不断增加,在治疗男性不育症,习惯性流产,小儿遗尿症等方面应用十分广泛。菟丝子抗衰老作用亦十分明显,其黄酮及多糖成分均显示出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活性,同时它还能调节免疫功能,保护心脑血管,对于改善亚健康状态,增强体质具有很好的作用,研究开发菟丝子的保健药品和保健食品前景十分广阔,其籽粒需求量越来越大。目前菟丝子药材处于一种供不应求的状态,国家已将菟丝子列入重点推荐发展的中药材品种之一。
[0004]宁夏深居内陆,位于我国西北东部,地处黄土高原,具有典型的大陆干旱、半干旱气候特征。宁夏银川平原北部地区日照充足,蒸发强烈,昼夜温差大,全年日照时数3000h左右,无霜期160天左右,是中国日照和太阳辐射最充足的地区之一。宁夏银川平原北部地区是我国中药材菟丝子的主要产区之一,总产量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二。优越的自然资源使人工栽培种植的菟丝子以籽粒饱满坚实、无公害、绿色环保、少杂质等优质特性颇受药商青睐。据不完全统计该地区菟丝子种植面积30万亩,一般亩产量30~40kg,高产可达80kg以上。
[0005]菟丝子为一年生缠绕性寄生草本植物,以吸收寄主的营养为生。大豆是中药材菟丝子的优势寄主。目前,中药材菟丝子在人工栽培生产过程中,由于土壤干旱导致菟丝子死亡或菟丝子出苗后由于没有寄生到寄主大豆上而枯死;播种质量差、农药残留、土壤质地、气候条件等因素导致菟丝子出苗差、缺苗严重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菟丝子产量。
[0006]因此,如何解决菟丝子出苗差、保苗差、缺苗严重等技术问题,以提高道地中药材菟丝子产量,增加药农收入,而提供一种道地中药材菟丝子的栽培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材菟丝子的栽培方法,通过对菟丝子进行两次播种,一次人工补丝过程,解决了菟丝子前期出苗质量差、缺苗断垄严重等问题,显著提升了菟丝子的产量。
[0008]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中药材菟丝子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0](1)4月下旬,将菟丝子与大豆种子混合后,进行播种;
[0011](2)5月下旬,撒播菟丝子;
[0012](3)7月中旬,对菟丝子进行人工补丝。
[0013]优选的,步骤(1)中菟丝子与大豆种子以1∶5~9重量比混合。
[0014]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菟丝子的播种量0.5~1.5kg/亩。
[0015]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播种的株距为4~5cm;所述播种的行距为60~ 80cm;所述播种的深度为4~5cm。
[0016]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撒播为将菟丝子与播种基质混合后撒播;所述播种基质为沙或土。
[0017]优选的,所述菟丝子与播种基质的重量比为1∶4~6。
[0018]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菟丝子的播种量为0.3~0.7kg/亩。
[0019]优选的,步骤(1)所述播种后,还包括苗前除草步骤,所述苗前除草在大豆出苗前2~3天进行,所述苗前除草使用的除草剂为50%乙草胺乳油;
[0020]所述50%乙草胺乳油的用量为30~50mL/亩;
[0021]所述50%乙草胺乳油兑水后使用,所述50%乙草胺乳油的兑水比例为 1mL∶0.5~3kg。
[0022]优选的,步骤(1)所述播种后,还包括苗期除草,所述苗期除草在大豆2~4片复叶时进行;
[0023]所述苗期除草使用的除草剂为8.8%精喹禾灵和250g
·
L
‑1氟磺胺草醚;所述除草剂兑水使用,
[0024]所述8.8%精喹禾灵用量为30~50mL/亩;
[0025]所述250g
·
L
‑1氟磺胺草醚用量为30~40mL/亩;
[0026]所述苗期除草使用的除草剂的兑水比例为6~9mL∶2~4kg。
[0027]优选的,还包括大豆病虫害防治;
[0028]所述大豆病虫害防治是用20%三氯杀螨醇乳油或30%杀螨特乳油进行喷雾;所述20%三氯杀螨醇乳油或30%杀螨特乳油兑水使用;
[0029]所述20%三氯杀螨醇乳油的用量为30~50mL/亩;
[0030]所述20%三氯杀螨醇乳油的兑水比例为3~5mL∶4~6kg;
[0031]所述30%杀螨特乳油的用量为20~30mL/亩;
[0032]所述30%杀螨特乳油的兑水比例为2~3mL∶2~4kg。
[0033]进一步的,步骤(3)所述人工补丝可以使用常规的菟丝子的补丝方法,优选使用申请人的在先申请(申请号202110639269.4):一种道地中药材菟丝子采茎搭蔓繁殖方法记载的人工补丝方法。
[003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35]1、2020年以来,专利技术人采用菟丝子“二播一补”栽培技术,种植菟丝子2000余亩,菟丝子平均亩产量60kg,大豆平均亩产量50kg,菟丝子市场价每公斤35元,大豆市场价每公斤7元,实现亩产值2450元,实现年销售收入490万元,实现利润294万元。推广示范面积50000
亩以上,实现年销售收入1.225亿元,实现利润7350万元。
[0036]2、种植菟丝子寄生大豆能促进农作物轮作倒茬,减少农作物病虫草害的发生;大豆根瘤菌具有固氮作用,减少了农田化肥施用量,提高了土壤养分、改善土壤质量;收获的大豆秸秆、荚皮蛋白质含量高,是优质饲草,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优质饲料。本专利技术通过“两播一补”的种植方法配合合适的除草剂病虫害防治方法,可以显著提升菟丝子的产量,提高农户的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003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中药材菟丝子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8](1)4月下旬,将菟丝子与大豆种子混合后,进行播种;
[0039](2)5月下旬,撒播菟丝子;
[0040](3)7月中旬,对菟丝子进行人工补丝。
[0041]在本专利技术中,步骤(1)中菟丝子与大豆种子以1∶5~9重量比混合;优选为1∶6~8;进一步优选为1∶7。
[0042]在本专利技术中,步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材菟丝子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4月下旬,将菟丝子与大豆种子混合后,进行播种;(2)5月下旬,撒播菟丝子;(3)7月中旬,对菟丝子进行人工补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材菟丝子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菟丝子与大豆种子以1∶5~9重量比混合。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中药材菟丝子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菟丝子的播种量0.5~1.5kg/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材菟丝子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播种的株距为4~5cm;所述播种的行距为60~80cm;所述播种的深度为4~5c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材菟丝子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撒播为将菟丝子与播种基质混合后撒播;所述播种基质为沙或土。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中药材菟丝子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菟丝子与播种基质的重量比为1∶4~6。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中药材菟丝子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菟丝子的播种量为0.3~0.7kg/亩。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材菟丝子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播种后,还包括苗前除草步骤,所述苗前除草在大豆出苗前2~3天进行,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瑞萍连金番姬月梅赵志刚朱丰马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平罗县裕田农业种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