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蓝牙半定量测距的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追溯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128943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9: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蓝牙半定量测距的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追溯方法,包括步骤:Step1、将个人智能移动电话或便携式计算机作为用户节点,用户节点的蓝牙模块作为密切接触的感知元件;Step2、用户节点之间通过蓝牙通讯构成密切接触网络;Step3、用户节点之间互相记录设备身份识别标识、密切接触时间和用户间距离;Step4、将记录信息通过用户节点经加密后存储于本地储存介质或上传云服务器保存;Step5、用户节点的加密秘钥自动发送至主管部门服务器保存;Step6、主管部门对传染病确诊病例解密用户节点所记录下的信息,生成报告。本发明专利技术弥补现有追溯传染病密切接触者按片区划分风险区域,大范围排摸,依靠调取监控视频,逐一排查可疑病例所造成的成本高、效率低等缺陷。效率低等缺陷。效率低等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蓝牙半定量测距的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追溯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传染病追溯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蓝牙半定量测距和区块链的传染病感染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追溯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与传染源密切接触是感染传染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0003]目前传染病传染源各级密切接触者追溯依旧主要依赖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控视频。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移动通讯设备如智能移动电话、便携式计算机的广泛普及,可通过卫星定位、通讯基站定位等对传染源进行活动轨迹记录,并对其所经区域进行标识,提示风险。但民用卫星定位和通讯基站信号定位对流行病学密切接触的判定精度不足,其可穿透墙体等障碍物,难以明确传染源是否与其他个体真正发生“共处一室”或在数米空旷范围内的真正的密切接触,亦无法快速、精准追溯传染源各级密切接触者或明确各级密切接触关系。
[0004]随着传染病疫情在全球持续蔓延,疫情抗击进入持久化、常态化阶段。传统流行病调查易因回忆偏倚发生遗漏,疫情期间人群面带口罩,监控视频难以辨认密切接触嫌疑人面容特征,给传染源密切接触者追溯工作带来困难,采用卫星定位、基站定位等传统定位模式来确定风险地区,对风险地区内人员进行大范围排摸与隔离观察效率较低,也大幅增加了疫情防控成本,影响社会生产。
[0005]因此,急需要一种可靠、高效、精确追溯传染病密切接触者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蓝牙半定量测距的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追溯方法,使用该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追溯方法后,利用蓝牙信息传输和区块链技术,可客观、经济、高效、全面、准确、安全地完成流行病接触史调查,明确各级密切接触关系,并且原始数据加密保存于用户节点,用户节点的加密秘钥自动上传至中心节点,需要时由相关主管部门依法使用秘钥解密后使用,降低了数据存储成本,确保了用户隐私和数据传输的安全,弥补了现有追溯传染病密切接触者按片区划分风险区域,大范围排摸,依靠当事人回忆调取监控视频,逐一排查可疑病例所造成的影响广、成本高、偏倚大、效率低等缺陷。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基于蓝牙半定量测距的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追溯方法,所述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追溯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tep1、将个人智能移动电话或便携式计算机作为用户节点,所述个人智能移动电话或便携式计算机的蓝牙模块作为密切接触的感知元件;Step2、所述用户节点之间通过蓝牙通讯方式构成密切接触网络;
Step3、所述用户节点之间互相记录设备身份识别标识、密切接触时间和用户间距离;Step4、将所述设备身份识别标识、密切接触时间及用户间距离通过所述个人智能移动电话或便携式计算机经加密后存储于所述用户节点的本地储存介质或上传云服务器保存;Step5、所述个人智能移动电话或便携式计算机的加密秘钥自动发送至主管部门服务器保存;Step6、主管部门对传染病确诊病例依法解密所述用户节点所记录下的身份识别标识、密切接触时间及用户间距离,生成汇总报告。
[0008]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进一步地说,本机用户授权所述个人智能移动电话或便携式计算机的蓝牙广播功能并共享所述设备身份识别标识后蓝牙脉冲式搜索邻近共享设备身份识别标识的其他用户,记录所述其他用户的设备身份识别标识、密切接触时间和用户间距离,将所述其他用户的设备身份识别标识、密切接触时间及用户间距离通过本机用户的个人智能移动电话或便携式计算机经加密后存储于用户节点的本地储存介质或上传云服务器保存。
[0009]进一步地说,所述蓝牙脉冲设定为间隔3

5秒/次。
[0010]进一步地说,所述设备身份识别标识为蓝牙MAC地址、IMEI码、Android系统ID和手机号码中的至少一种。
[0011]进一步地说,所述用户间距离的确定以蓝牙信号强度及稳定度半定量来推算,所述用户间距离的判定步骤为:当在两个蓝牙脉冲式搜索周期内,蓝牙搜索信号稳定且无间断,则所述搜索周期为近距离密切接触;当在两个蓝牙脉冲式搜索周期内,蓝牙搜索信号不稳定且存在间断,则所述搜索周期为远距离密切接触。
[0012]进一步地说,将蓝牙搜索到的其他用户的设备身份识别标识连同密切接触时间及密切接触时长、用户间距离经用户的个人智能移动电话或便携式计算机设备加密后储存于用户节点的本地储存介质或上传云服务器保存。
[0013]进一步地说,所述搜索周期设定为6

10秒。
[0014]进一步地说,所述密切接触网络为分布式

中心式立体记账网络,所述分布式

中心式立体记账网络包括分布式记账网络和中心节点,所述分布式记账网络为若干个具有蓝牙数据传输和储存功能的用户节点;若干所述用户节点之间相互记录彼此的设备身份识别标识、密切接触时间和接触距离并加密储存于本地储存介质或上传云服务器保存,形成分布式记账网络,若干所述用户节点的加密秘钥自动发送至所述中心节点保存;所述用户节点为智能移动电话或便携式计算机,所述中心节点为主管部门服务器。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本专利技术首先将个人智能移动电话或便携式计算机作为用户节点,个人智能移动电话或便携式计算机的蓝牙模块作为密切接触的感知元件;接着,用户节点之间通过蓝牙通讯方式构成密切接触网络;再接着,用户节点之间互相记录设备身份识别标识、密切接触时间和用户间距离;然后,将设备身份识别标识、密切接触时间及用户间距离通过个人智
能移动电话或便携式计算机经加密后存储于用户节点的本地储存介质或上传云服务器保存;最后,个人智能移动电话或便携式计算机的加密秘钥自动发送至主管部门服务器保存;利用蓝牙信息传输和区块链技术,可客观、经济、高效、全面、准确、安全地完成流行病接触史调查,明确各级密切接触关系,并且原始数据加密保存于用户节点,用户节点的加密秘钥自动上传至中心节点,需要时由相关主管部门依法使用秘钥解密后使用,降低了数据存储成本,确保了用户隐私和数据传输的安全,弥补了现有追溯传染病密切接触者按片区划分风险区域,大范围排摸,依靠当事人回忆调取监控视频,逐一排查可疑病例所造成的影响广、成本高、偏倚大、效率低等缺陷;二、本专利技术采用具有蓝牙数据传输和储存功能的普通智能移动电话或个人便携式计算机,利用其蓝牙信号传输范围在空旷空间覆盖距离短的特性,一般为大约为10米,使得其与定义传染病传染病密切接触的范围非常接近,并且采用区块链技术,组建分布式

中心式立体记账网络,能够实现具有不可伪造、全程留痕、可以追溯、集体维护等特点,非常适用于传染病防治工作中对传染源及密切接触者的追溯,对于传染病传染源密切接触者更精细化、更高效的排摸和追溯,提高防疫效率,降低防疫成本,最大程度减小疫情对社会生产影响的关键。
[0016]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蓝牙半定量测距的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追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追溯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tep1、将个人智能移动电话或便携式计算机作为用户节点,所述个人智能移动电话或便携式计算机的蓝牙模块作为密切接触的感知元件;Step2、所述用户节点之间通过蓝牙通讯方式构成密切接触网络;Step3、所述用户节点之间互相记录设备身份识别标识、密切接触时间和用户间距离;Step4、将所述设备身份识别标识、密切接触时间及用户间距离通过所述个人智能移动电话或便携式计算机经加密后存储于所述用户节点的本地储存介质或上传云服务器保存;Step5、所述个人智能移动电话或便携式计算机的加密秘钥自动发送至主管部门服务器保存;Step6、主管部门对确诊病例依法解密所述用户节点所记录下的身份识别标识、密切接触时间及用户间距离,生成汇总报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蓝牙半定量测距的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追溯方法,其特征在于:本机用户授权所述个人智能移动电话或便携式计算机的蓝牙广播功能并共享所述设备身份识别标识后蓝牙脉冲式搜索邻近共享设备身份识别标识的其他用户,记录所述其他用户的设备身份识别标识、密切接触时间和用户间距离,将所述其他用户的设备身份识别标识、密切接触时间及用户间距离通过本机用户的个人智能移动电话或便携式计算机经加密后存储于用户节点的本地储存介质或上传云服务器保存。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蓝牙半定量测距的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追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牙脉冲设定为间隔3

5秒/次。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蓝牙半定量测距的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追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身份识别标识为蓝牙MAC地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阳周行涛黄锦海赵婧韩田张晓宇赵宇孙玲丁岚徐海鹏李美燕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