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靠型容积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2827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9: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靠型容积泵,涉及容积泵技术领域,包括轴承箱、泵体、泵盖、冷却盖、转轮螺母、机械密封、泵轴、转轮、转轮垫片、轴承、轴承压盖、轴承套、抛油环、圆螺母、齿轮、弹性胀环、压紧环、端盖、冷却压盖、定位销、调整垫,轴承安装在泵轴上,抛油环安装在泵轴上与轴承保证轴向间隙G和H、轴向间隙J和L;保证间隙A、B以及C后将泵体与轴承箱固定,调整转轮垫片保证间隙K。转轮与泵腔的位置配合设置洽到其位;润滑油可在润滑腔中充分循环流动;润滑冷却腔,确保轴承的运行温度正常;润滑油在泵腔冷却腔中进行冷却或保温;冷却保温腔对上转轮、下转轮和抽送介质进行有效冷却或保温;转轮与泵轴的配合达到完全密封且无死角。的配合达到完全密封且无死角。的配合达到完全密封且无死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靠型容积泵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容积泵
,尤其涉及一种可靠型容积泵。

技术介绍

[0002]容积泵适用于抽送高粘度、含固体大介质,也可以适用于抽送气、液、固混合介质,抽送如糖浆、牛奶、食品浆液、原油、纸浆等介质,应用非常广泛,大量应用于食品厂、石油化工厂、矿山造纸厂、市政排污等领域。容积泵是由转轮与泵体组成的多个固定容积腔周期性旋转变化来抽送介质的,转轮具备正转和反转能力,抽送效率高,自吸能力强。现有容积泵存在以下主要问题:因容积泵本身的特性决定,且转轮与泵腔的配合尺寸极为重要,当用作抽送食品介质时,转轮与泵腔内的清洁卫生程度极为重要,泵的安装运行极为重要。
[0003]现有技术中轴承润滑油不能充分循环流动,不能保证轴承的有效润滑,同时润滑油腔没有设置冷却腔,不能保证润滑油的使用温度,确保不了轴承的运行温度正常,故而泵的轴承容易损坏,使用寿命不长。
[0004]泵盖上设置泵腔的冷却保温腔不能使冷却保温介质有效循环流动,不能对容积泵抽送介质进行充分的冷却或保温,保证不了介质的物料特性,不能确保容积泵的可靠稳定运行。
[0005]容积泵的转轮螺母与转轮配合设置不合理,有凹槽出现,确保不了转轮螺母端面与泵盖端面无死角,确保不了该处内部空间的清洁干净程度。
[0006]没有设置调整垫和转轮垫片的配合调整,不能保证转轮与泵体的泵腔和泵盖的配合轴向间隙和径向间隙,确保不了转轮在泵腔内的可靠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靠型容积泵。转轮与泵腔的位置配合设置洽到其位,当本容积泵抽送食品介质时,转轮正转和反转无阻碍,抽送效率高,自吸能力强;润滑油可在润滑腔中充分循环流动;润滑冷却腔,确保轴承的运行温度正常;润滑油在泵腔冷却腔中进行冷却或保温;冷却保温腔对上转轮、下转轮和抽送介质进行有效冷却或保温;转轮与泵轴的配合达到完全密封且无死角;上转轮螺母和下转轮螺母端面与泵盖端面无死角。
[0008]技术方案是:一种可靠型容积泵,包括容积泵本体,所述容积泵包括:轴承箱1、泵体2、泵盖4、冷却盖5、转轮螺母、机械密封、泵轴、转轮、转轮垫片、轴承、轴承压盖、轴承套、抛油环、圆螺母、齿轮、弹性胀环、压紧环、端盖43、冷却压盖52、定位销、调整垫,所述机械密封包括上机械密封24和下机械密封67;所述泵轴包括上泵轴17和下泵轴13;所述转轮包括上转轮75和下转轮3;所述转轮螺母包括上转轮螺母71和下转轮螺母9;所述转轮垫片包括上转轮垫片149和下转轮垫片150;
所述轴承为圆锥轴承,包括第一上轴承29、第二上轴承31、第一下轴承57以及第二下轴承51;所述轴承压盖包括上轴承压盖25和下轴承压盖60;所述轴承套包括上轴承套30和下轴承套55;所述抛油环包括第一上抛油环142、第二上抛油环145、第一下抛油环154以及第二下抛油环157;所述圆螺母包括上圆螺母33和下圆螺母48;所述齿轮包括上齿轮32和下齿轮46;所述弹性胀环包括上弹性胀环36和下弹性胀环41;所述压紧环包括上压紧环38和下压紧环40;所述定位销包括上定位销20和下定位销64;所述调整垫包括上调整垫21和下调整垫159;所述轴承箱1上设置有轴承油腔97和齿轮油腔99;轴承套安装在轴承之间,圆螺母锁紧轴承和轴承套后固定在泵轴上,泵轴插入轴承箱1内使轴承与轴承箱1配合后用轴承压盖固定,齿轮套在泵轴上将弹性胀环通过泵轴后装入齿轮内与泵轴配合,压紧环套在泵轴上后与弹性胀环配合,用螺栓穿过压紧环后联接齿轮使弹性胀环轴向移动将齿轮固定在泵轴上,端盖43通过泵轴后安装固定在轴承箱1上,冷却压盖52安装固定在轴承箱1上,机械密封套在泵轴上,定位销安装在轴承箱1上,调整垫通过定位销后贴于轴承箱1上;所述轴承安装在泵轴上,抛油环安装在泵轴上与轴承保证轴向间隙G和H、轴向间隙J和L;泵体2通过泵轴后与定位销、调整垫、机械密封配合,机械密封通过螺钉固定在泵体2上,转轮套在泵轴上后与泵体2配合,调整调整垫保证间隙A、B以及C后将泵体2与轴承箱1用螺栓锁紧固定,转轮垫片放入转轮内,调整转轮垫片保证转轮螺母端面与转轮端面间隙K;转轮螺母插入转轮内与泵轴配合后将转轮锁紧固定在泵轴上并与泵轴紧密配合,泵盖4通过螺栓安装固定在泵体2上与转轮和转轮螺母端面配合,冷却盖5通过螺栓安装固定在泵盖4上,将排气塞28、油标54安装在轴承箱1上后形成所述容积泵。
[0009]进一步的:所述容积泵设置有泵腔70;所述泵体2设置有转轮室108,转轮通过泵体2的转轮室108后安装在泵轴上;泵盖4和泵体2设置的转轮室108组合形成所述泵腔70。
[0010]优选的:所述间隙G、间隙H、间隙J以及间隙L的尺寸为10mm~50mm;所述间隙A为上转轮75和下转轮3的端面与泵腔70的端面之间的间隙;所述间隙A的尺寸为0.05mm~0.55mm;所述间隙B为上转轮75和下转轮3的端面与泵盖4的端面之间的间隙;所述间隙B的尺寸为0.12mm~0.82mm;所述间隙C为上转轮75和下转轮3的转轮外径与泵腔70的内径之间的间隙;所述间隙C的尺寸为0.1mm~1.1mm;所述间隙K为上转轮螺母71和下转轮螺母9的端面与上转轮75和下转轮3的端面之间的间隙;
所述间隙K的尺寸为

0.05mm~+0.05mm。
[0011]再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上抛油环142、上轴承套30、第二上抛油环145以及上泵轴17组合形成上润滑腔140;所述第一下抛油环154、下轴承套55、第二下抛油环157以及下泵轴13组合形成下润滑腔141;所述上润滑腔140设有上润滑冷却腔,所述下润滑腔141设有下润滑冷却腔。
[0012]优选的:所述泵腔70设有泵腔冷却腔81;所述冷却压盖52上设置有矩形腔123,冷却压盖52上的矩形腔123和轴承箱1配合后组合形成所述泵腔冷却腔81;所述冷却压盖52上设置有第三隔板筋124;所述冷却压盖52上设置有第三冷却孔125和第四冷却孔126;所述第三冷却孔125上安装有第三冷却管44,第四冷却孔126上安装有第四冷却管45;冷却压盖52与轴承箱1配合后用螺栓锁紧固定,使冷却压盖52上设置的矩形腔123和轴承箱1配合后组合形成泵腔冷却腔81,泵腔冷却腔81通过冷却压盖52上设置的第三隔板筋124和轴承箱1配合后隔开形成单向流道环,使冷却压盖52上设置的第三冷却孔125和第四冷却孔126实现冷却液的单向流动,第三冷却管44安装在第三冷却孔125上,第四冷却管45安装在第四冷却孔126上,容积泵工作时通过第三冷却管44和第四冷却管45接入冷却液对轴承油腔97和齿轮油腔99内的润滑油通过轴承箱1进行冷却或保温。
[0013]优选的:所述泵盖4上设置有〇型圈槽,所述〇型圈槽安装有〇型圈;〇型圈安装在泵盖4上设置的〇型圈槽内,将泵盖4与泵体2配合后用螺栓锁紧固定后控制好间隙B;泵盖4和泵体2上设置的转轮室108组合形成所述泵腔70;所述泵盖4上还设置有第一环形腔112、第一隔板筋113,冷却盖5上还设置有第二环形腔115、第二隔板筋11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靠型容积泵,包括容积泵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积泵包括:轴承箱(1)、泵体(2)、泵盖(4)、冷却盖(5)、转轮螺母、机械密封、泵轴、转轮、转轮垫片、轴承、轴承压盖、轴承套、抛油环、圆螺母、齿轮、弹性胀环、压紧环、端盖(43)、冷却压盖(52)、定位销、调整垫;所述机械密封包括上机械密封(24)和下机械密封(67);所述泵轴包括上泵轴(17)和下泵轴(13);所述转轮包括上转轮(75)和下转轮(3);所述转轮螺母包括上转轮螺母(71)和下转轮螺母(9);所述转轮垫片包括上转轮垫片(149)和下转轮垫片(150);所述轴承为圆锥轴承,包括第一上轴承(29)、第二上轴承(31)、第一下轴承(57)以及第二下轴承(51);所述轴承压盖包括上轴承压盖(25)和下轴承压盖(60);所述轴承套包括上轴承套(30)和下轴承套(55);所述抛油环包括第一上抛油环(142)、第二上抛油环(145)、第一下抛油环(154)以及第二下抛油环(157);所述圆螺母包括上圆螺母(33)和下圆螺母(48);所述齿轮包括上齿轮(32)和下齿轮(46);所述弹性胀环包括上弹性胀环(36)和下弹性胀环(41);所述压紧环包括上压紧环(38)和下压紧环(40);所述定位销包括上定位销(20)和下定位销(64);所述调整垫包括上调整垫(21)和下调整垫(159);所述轴承箱(1)上设置有轴承油腔(97)和齿轮油腔(99);轴承套安装在轴承之间,圆螺母锁紧轴承和轴承套后固定在泵轴上,泵轴插入轴承箱(1)内使轴承与轴承箱(1)配合后用轴承压盖固定,齿轮套在泵轴上将弹性胀环通过泵轴后装入齿轮内与泵轴配合,压紧环套在泵轴上后与弹性胀环配合,用螺栓穿过压紧环后联接齿轮使弹性胀环轴向移动将齿轮固定在泵轴上,端盖(43)通过泵轴后安装固定在轴承箱(1)上,冷却压盖(52)安装固定在轴承箱(1)上,机械密封套在泵轴上,定位销安装在轴承箱(1)上,调整垫通过定位销后贴于轴承箱(1)上;所述轴承安装在泵轴上,抛油环安装在泵轴上与轴承保证轴向间隙G和H、轴向间隙J和L;泵体(2)通过泵轴后与定位销、调整垫、机械密封配合,机械密封通过螺钉固定在泵体(2)上,转轮套在泵轴上后与泵体(2)配合,调整调整垫保证间隙A、B以及C后将泵体(2)与轴承箱(1)用螺栓锁紧固定,转轮垫片放入转轮内,调整转轮垫片保证转轮螺母端面与转轮端面间隙K;转轮螺母插入转轮内与泵轴配合后将转轮锁紧固定在泵轴上并与泵轴紧密配合,泵盖(4)通过螺栓安装固定在泵体(2)上与转轮和转轮螺母端面配合,冷却盖(5)通过螺栓安装固定在泵盖(4)上,将排气塞(28)、油标(54)安装在轴承箱(1)上后形成所述容积泵。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靠型容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积泵设置有泵腔(70);所述泵体(2)设置有转轮室(108),转轮通过泵体(2)的转轮室(108)后安装在泵轴上;泵盖(4)和泵体(2)设置的转轮室(108)组合形成所述泵腔(7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靠型容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G、间隙H、间隙J以及间隙L的尺寸为10mm~50mm;所述间隙A为上转轮(75)和下转轮(3)的端面与泵腔(70)的端面之间的间隙;所述间隙A的尺寸为0.05mm~0.55mm;所述间隙B为上转轮(75)和下转轮(3)的端面与泵盖(4)的端面之间的间隙;所述间隙B的尺寸为0.12mm~0.82mm;所述间隙C为上转轮(75)和下转轮(3)的转轮外径与泵腔(70)的内径之间的间隙;所述间隙C的尺寸为0.1mm~1.1mm;所述间隙K为上转轮螺母(71)和下转轮螺母(9)的端面与上转轮(75)和下转轮(3)的端面之间的间隙;所述间隙K的尺寸为

0.05mm~+0.05mm。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靠型容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抛油环(142)、上轴承套(30)、第二上抛油环(145)以及上泵轴(17)组合形成上润滑腔(140);所述第一下抛油环(154)、下轴承套(55)、第二下抛油环(157)以及下泵轴(13)组合形成下润滑腔(141);所述上润滑腔(140)设有上润滑冷却腔,所述下润滑腔(141)设有下润滑冷却腔。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靠型容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腔(70)设有泵腔冷却腔(81);所述冷却压盖(52)上设置有矩形腔(123),冷却压盖(52)上的矩形腔(123)和轴承箱(1)配合后组合形成所述泵腔冷却腔(81);所述冷却压盖(52)上设置有第三隔板筋(124);所述冷却压盖(52)上设置有第三冷却孔(125)和第四冷却孔(126);所述第三冷却孔(125)上安装有第三冷却管(44),第四冷却孔(126)上安装有第四冷却管(45);冷却压盖(52)与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定财岳文强王泽兵敖早生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乐浦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