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轧奥氏体不锈钢带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12636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9: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不锈钢带的生产方法,具体说是冷轧奥氏体不锈钢带的生产方法。它将厚度在0.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轧奥氏体不锈钢带的生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不锈钢带的生产方法,具体说是用于制备无磁(弱磁)不锈钢带的冷轧奥氏体不锈钢带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行业内选取SUS305、SUS370等高镍不锈钢带作为原料,生产无磁(弱磁)不锈钢带。然而,高镍不锈钢的因镍含量较高,所以原材料价格相对很高,成本较高。而且,高镍不锈钢带无论冷轧变形量多大,只要有轧制变形量,就会产生马氏体转变,成品材料的磁导率一定会增加,哪怕仅仅只是拉矫也会产生弱磁性;因而,采用高镍不锈钢带作为原材料,马氏体形成的风险较高,成品的磁导率不可控制,产品的稳定性较差。另外,高镍不锈钢带在加工过程中需要有高温去应力退火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冷轧奥氏体不锈钢带的生产方法,采用该生产方法制备无磁(弱磁)不锈钢带的成本较低,可大大降低马氏体形成的风险,稳定性较好,可避免高温去应力退火的步骤。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以下技术放哪:本专利技术的冷轧奥氏体不锈钢带的生产方法的特点是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选料选取厚度在0.5

1.0mm之间,按质量比锰含量≧13.5%、氮含量≧0.15%的SUS205不锈钢带作为原材料,待用。
[0005]第二步,一次轧制采用轧机,经过4

6道次的轧制,将原材料轧制成厚度为0.35

0.38 mm的半成品钢带。
[0006]第三步,一次清洗将经过一次轧制的半成品钢带以80

100m/min的速度通过脱脂清洗机组,脱除轧制时残留在半成品钢带表面的轧制油。
[0007]第四步,固溶处理采用纯氢或氨分解气体为保护气,并在保护气的露点位于

70℃以下,将一次清洗后的钢带以8

11m/min的速度通过温度为1100~1140℃的光亮退火炉,处理过程中确保钢带表面不发蓝,氮、锰等元素充分融入到奥氏体中,最大限度开放奥氏体区域。
[0008]第五步,二次轧制采用轧机,经过3道次的轧制,将经过固溶处理后的钢带轧制到成品要求的厚度、硬度在HV370以上的钢带。
[0009]第六步,二次清洗将经过二次轧制的钢带以80

100m/min的速度通过脱脂清洗机组,脱除轧制时残
留在半成品钢带表面的轧制油。
[0010]第七步,拉矫采用拉矫机对二次清洗后的钢带进行板型矫正,拉矫过程中采用小张力小压下改善钢管版型即可得到冷轧奥氏体不锈钢带。
[0011]其中,所述固溶处理步骤中,光亮退火炉的加热段长度为9m。
[0012]所述拉矫步骤中的拉矫机为二十三辊拉矫机。
[0013]采取以上方案,具有以下优点:由于本专利技术的冷轧奥氏体不锈钢带的生产方法将厚度在0.5

1.0mm之间,按质量比锰含量≧13.5%、氮含量≧0.15%的SUS205不锈钢带经过一次轧制、一次清洗、固溶处理、二次轧制、二次清洗和拉矫步骤得到无磁(弱磁)的冷轧奥氏体不锈钢带。该方法采用SUS205不锈钢带作为原料,SUS205的镍含量低,价格便宜,成本低。而且,锰含量≧13.5%、氮含量≧0.15%的SUS205不锈钢带在固溶处理时,氮、锰等元素可充分融入到奥氏体中,最大限度开放了奥氏体区域,确保马氏体转变开始点Ms低于室温,从而使得后续轧制时几乎不会产生马氏体,大大降低了马氏体形成的风险,成品的磁导率控制在接近1.0,大大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另外,避免了高镍不锈钢带在加工过程中需要的高温去应力退火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的冷轧奥氏体不锈钢带的生产方法的特点是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选料选取厚度在0.5mm之间,按质量比锰含量为13.5%、氮含量为0.15%的SUS205不锈钢带作为原材料,待用。
[0015]第二步,一次轧制采用轧机,经过4道次的轧制,将原材料轧制成厚度为0.35mm的半成品钢带。在硬度控制在HV370以上的情况,在一次轧制将钢管轧制到0..35mm的优点是,可减少二次轧制的变形量,以降低产生马氏体的风险。
[0016]第三步,一次清洗将经过一次轧制的半成品钢带以80m/min的速度通过脱脂清洗机组,脱除轧制时残留在半成品钢带表面的轧制油。
[0017]第四步,固溶处理采用纯氢或氨分解气体为保护气,并在保护气的露点位于

75℃,将一次清洗后的钢带以8m/min的速度通过温度为1100℃的光亮退火炉,处理过程中确保钢带表面不发蓝,氮、锰等元素充分融入到奥氏体中,最大限度开放奥氏体区域。光亮退火炉的加热段长度为9m。
[0018]第五步,二次轧制采用轧机,经过3道次的轧制,将经过固溶处理后的钢带轧制到成品要求的厚度、硬度在HV375的钢带。
[0019]第六步,二次清洗将经过二次轧制的钢带以80m/min的速度通过脱脂清洗机组,脱除轧制时残留在
半成品钢带表面的轧制油。
[0020]第七步,拉矫采用二十三辊拉矫机对二次清洗后的钢带进行板型矫正,拉矫过程中采用小张力小压下改善钢管版型即可得到冷轧奥氏体不锈钢带。
[0021]实施例二本专利技术的冷轧奥氏体不锈钢带的生产方法的特点是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选料选取厚度在1.0mm之间,按质量比锰含量为15.5%、氮含量为0.20%的SUS205不锈钢带作为原材料,待用。
[0022]第二步,一次轧制采用轧机,经过6道次的轧制,将原材料轧制成厚度为0.35mm的半成品钢带。在硬度控制在HV370以上的情况,在一次轧制将钢管轧制到0.35mm的优点是,可减少二次轧制的变形量,以降低产生马氏体的风险。
[0023]第三步,一次清洗将经过一次轧制的半成品钢带以100m/min的速度通过脱脂清洗机组,脱除轧制时残留在半成品钢带表面的轧制油。
[0024]第四步,固溶处理采用纯氢或氨分解气体为保护气,并在保护气的露点位于

90℃以下,将一次清洗后的钢带以11m/min的速度通过温度为1140℃的光亮退火炉,处理过程中确保钢带表面不发蓝,氮、锰等元素充分融入到奥氏体中,最大限度开放奥氏体区域。光亮退火炉的加热段长度为9m。温度择上限的优点是可确保氮、锰等元素充分融入奥氏体中,最大限度开放奥氏体区域。
[0025]第五步,二次轧制采用轧机,经过3道次的轧制,将经过固溶处理后的钢带轧制到成品要求的厚度、硬度在HV390的钢带。
[0026]第六步,二次清洗将经过二次轧制的钢带以100m/min的速度通过脱脂清洗机组,脱除轧制时残留在半成品钢带表面的轧制油。
[0027]第七步,拉矫采用二十三辊拉矫机对二次清洗后的钢带进行板型矫正,拉矫过程中采用小张力小压下改善钢管版型即可得到冷轧奥氏体不锈钢带。
[0028]实施例三本专利技术的冷轧奥氏体不锈钢带的生产方法的特点是包括如下步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轧奥氏体不锈钢带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选料选取厚度在0.5

1.0mm之间,按质量比锰含量≧13.5%、氮含量≧0.15%的SUS205不锈钢带作为原材料,待用;第二步,一次轧制采用轧机,经过4

6道次的轧制,将原材料轧制成厚度为0.35

0.38 mm的半成品钢带;第三步,一次清洗将经过一次轧制的半成品钢带以80

100m/min的速度通过脱脂清洗机组,脱除轧制时残留在半成品钢带表面的轧制油;第四步,固溶处理采用纯氢或氨分解气体为保护气,并在保护气的露点位于

70℃以下,将一次清洗后的钢带以8

11m/min的速度通过温度为1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叙斌吴春波汤福朋栾久成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华生精密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