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树菇种植用便于控温保湿的多层培育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2459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9:12
一种茶树菇种植用便于控温保湿的多层培育架,包括保温外罩以及设置于保温外罩内的培育架组件,所述培育架组件包括多层架体,多层架体上设置有培养槽,培养槽下部设置有营养液槽或者水槽,在培养槽表面通过内罩进行表面盖合;培养槽的底面上衬装有吸水树脂材料层,所述吸水树脂材料层中埋入有若干导液芯,所述导液芯的下端浸入所述营养液槽或者水槽中;所述吸水树脂材料层表面成型有多个弧形托槽,并在所述弧形托槽中放置有种植基质袋包;所述弧形托槽的弧面内侧成型有若干吸水芯棒,并在所述吸水芯棒顶部成型有用于刺入种植基质袋包的尖头刺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较佳的控温保湿效果,尤其适合于茶树菇种植。尤其适合于茶树菇种植。尤其适合于茶树菇种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树菇种植用便于控温保湿的多层培育架


[0001]本技术涉及菌菇培养


,具体涉及一种茶树菇种植用便于控温保湿的多层培育架。

技术介绍

[0002]茶树菇作为可食用菌菇中的一种,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糖分的优点,营养价值高,且富含微量元素,同时其味纯清香,口感极佳,可烹制成各种美味佳肴,其营养价值超过香菇等其他食用菌,属高档食用菌类。
[0003]菌菇培养技术中对于菌菇的培养多是利用木屑、动物粪便等有机物作为基质与培育架配合进行培育,且为了提高产量和空间利用率,通常是使用外筒加内筒的双层结构培养装置进行培养。在现有技术中的菌菇培育架通常结构简单,难于进行温度和湿度的调整,而茶树菇由于对于培养条件较为苛刻,在出菇或出耳时,对环境中的相对湿度要求较高,而且需要隔离杂菌,使得茶树菇在现有的菌菇培育架上进行种植时会使得茶树菇无法处于最佳的生长环境中成长,从而影响茶树菇的培育质量,而且浇灌的营养液或水无法重复利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使得茶树菇在进行工业批量种植时,投入和产出不成比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茶树菇种植用便于控温保湿的多层培育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缺点。
[0005]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茶树菇种植用便于控温保湿的多层培育架,包括保温外罩以及设置于保温外罩内的培育架组件,所述培育架组件包括作为支撑的支架以及设置于支架上的多层架体,所述多层架体上设置有与架体层数一致的培养槽,培养槽下部设置有营养液槽或者水槽,而在培养槽表面则通过独立可开合的内罩进行表面盖合;所述培养槽的底面上衬装有一层吸水树脂材料层,所述吸水树脂材料层中埋入有若干导液芯,所述导液芯的下端浸入所述营养液槽或者水槽中;所述吸水树脂材料层表面成型有多个弧形托槽,并在所述弧形托槽中放置有种植基质袋包;所述弧形托槽的弧面内侧成型有若干吸水芯棒,所述吸水芯棒底部埋入吸水树脂材料层中,并在吸水芯棒的顶部成型有用于刺入种植基质袋包的尖头刺针。
[0007]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吸水树脂材料层的表面成型有复合面层,所述复合面层包括成型于吸水树脂材料层表面的基质层以及成型于所述基质层表面的碳源层;
[0008]所述基质层为市售菌菇种植用有机物基质均匀平铺成型;
[0009]所述碳源层为杂木屑、甘蔗渣、稻草、棉籽壳、菌草中的一种或者组合物均匀平铺成型。
[0010]作为进一步限定,多个所述弧形托槽沿培养槽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而所述种植基质袋包为剖面呈圆形的长条形种植基质袋包。
[0011]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弧形托槽设置有镂空孔,使得所述弧形托槽能通过所述镂空孔与所述吸水树脂材料层保持接触。
[0012]作为进一步限定,位置相邻的弧形托槽之间成型有留有10cm~15cm的间隙。
[0013]有益效果:本技术的茶树菇种植用便于控温保湿的多层培育架根据茶树菇的生长特性设置,其通过保温外罩与内罩的组合来方便对培养槽中的种植的茶树菇进行控温,而通过设置吸水树脂材料层配合弧形托槽能对茶树菇进行控湿,可大幅提高茶树菇的提高产量,能保证茶树菇的生长旺盛,提高了茶树菇种植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中培养槽位置的剖面细节图。
[0016]其中:1、转轴;2、保温外罩上盖;3、培养槽;4、培养槽固定座;5、上盖固定插扣;6、保温外罩;7、支架;8、内罩;9、种植基质袋包;10、培养槽侧板;11、碳源层;12、基质层;13、吸水芯棒;14、弧形托槽;15、吸水树脂材料层;16、营养液槽侧板;17、导液芯;18、营养液。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18]参见图1、图2的一种茶树菇种植用便于控温保湿的多层培育架的较佳实施例,在图1的实施例中,茶树菇种植用便于控温保湿的多层培育架用于对茶树菇进行种植,其包括保温外罩6以及设置于保温外罩6内的培育架组件;在保温外罩6内可以设置保温装置,该保温装置与传统的大棚用保温装置一致,可以为炉火加温、热风加温、热水加温、蒸汽加温和地下温泉水交换加温的方式实现。
[0019]在本实施例中,保温外罩6为塑料外壳结构,而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保温外罩6也可以为金属外壳结构或者木质外壳结构。保温外罩6上部通过转轴1铰装有一个保温外罩上盖2,而保温外罩上盖2能通过转轴1进行打开以方便对培育架组件进行操作,而保温外罩上盖2通过转轴1盖合时,能通过上盖固定插扣5对保温外罩上盖2的位置进行扣合固定。
[0020]而设置于保温外罩6内的培育架组件包括支架7,该支架7上设置有三个层叠放置的培养槽3,在本实施例中,支架7用于对培养槽3进行支撑并保持稳定,培养槽3在支架7上进行放置后通过培养槽固定座4进行位置固定。
[0021]而培养槽3的结构如图2所示,其包括设置于上部的培养槽槽体以及设置于培养槽槽体下部的营养液槽,其营养液槽的外侧设置有营养液槽侧板16,并在营养液槽侧板16围出的槽体中加有营养液18,而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营养液18也可以用水进行替代。营养液18中浸入有多根导液芯17。且导液芯17上部埋入培养槽3内。
[0022]在培养槽3的外侧设置有培养槽侧板10,在培养槽侧板10围出的槽体空间作为茶树菇的养殖区域,培养槽3上表面为开放面,并在该开放面上通过内罩8进行上表面的面封闭,培养槽3通过内罩8能对培养槽3内的区域进行保湿,并配合保温外罩6进行保温。
[0023]培养槽3的槽内底面成型有一层吸水树脂材料层15,该吸水树脂材料层15,导液芯17预埋入该吸水树脂材料层15中以通过导液芯17作为介质通道来使得吸水树脂材料层15
保持稳定的吸湿量,吸水树脂材料层15的表面上成型与若干平行设置的弧形托槽14,该弧形托槽14之间成型有留有10cm的间隙,弧形托槽14沿培养槽3的长度方向设置,并在每个弧形托槽14上均成型有多个吸水芯棒13,这些吸水芯棒13在中间位置与弧形托槽14固连,其底部埋入吸水树脂材料层15中,而在吸水芯棒13的顶部则成型有用于刺入种植基质袋包9的尖头刺针。
[0024]茶树菇在进行种植时,先将菌种播于种植基质袋包9中,然后将种植基质袋包9放置于弧形托槽14表面,然后用力按压,使得吸水芯棒13的尖头刺针刺入种植基质袋包9中,即可通过吸水芯棒13来对种植基质袋包9进行保湿。而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种植基质袋包9的保湿效果,并提高茶树菇的生长速率,可以在吸水树脂材料层15表面对应种植基质袋包9之间的间隙中设置复合面层,该复合面层包括成型于吸水树脂材料层15表面的基质层12以及成型于基质层12表面的碳源层11;在本实施例中,基质层12为市售菌菇种植用有机物基质均匀平铺成型,而碳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树菇种植用便于控温保湿的多层培育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外罩以及设置于保温外罩内的培育架组件,所述培育架组件包括作为支撑的支架以及设置于支架上的多层架体,所述多层架体上设置有与架体层数一致的培养槽,培养槽下部设置有营养液槽或者水槽,而在培养槽表面则通过独立可开合的内罩进行表面盖合;所述培养槽的底面上衬装有一层吸水树脂材料层,所述吸水树脂材料层中埋入有若干导液芯,所述导液芯的下端浸入所述营养液槽或者水槽中;所述吸水树脂材料层表面成型有多个弧形托槽,并在所述弧形托槽中放置有种植基质袋包;所述弧形托槽的弧面内侧成型有若干吸水芯棒,所述吸水芯棒底部埋入吸水树脂材料层中,并在吸水芯棒的顶部成型有用于刺入种植基质袋包的尖头刺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树菇种植用便于控温保湿的多层培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佳伟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湘福翔食用菌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