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装置用全球定位在线电晕电流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12273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9:09
防雷装置用全球定位在线电晕电流检测装置,包括控制器,在控制器上连接有数据采集组件、电源保护组件、稳压器、漏电流检测组件和通讯组件;所述数据采集组件为AD采集器,所述漏电流检测组件包括电流传感器和测量器,所述电流传感器包括开口式罗氏线圈,所述控制器的型号为STM32F103C8T6,在控制器上设有64个引脚,所述控制器通过一号引脚与稳压器相连,所述控制器通过十六号引脚与AD采集器相连,所述控制器通过二十号引脚和二十一号引脚与无线收发器相连,所述控制器通过三十三号引脚、三十四号引脚和三十五号引脚与485通讯器相连,所述控制器通过四十号引脚与漏电流检测组件相连,所述控制器通过四十八号引脚与电源保护组件相连。相连。相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雷装置用全球定位在线电晕电流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防雷装置用全球定位在线电晕电流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雷电是伴有闪电和雷鸣的一种雄伟壮观而又有点令人生畏的放电现象。产生雷电的条件是雷雨云中有积累并形成极性,根据不同的地形及气象条件,雷电一般可分为热雷电、锋雷电和地形雷电三大类。
[0003]通常情况下,热雷电是夏天经常在午后发生的一种雷电,经常伴有暴雨或冰雹。热雷电形成很快、持续时间不长,1~2小时;雷区长度不超过200~300km,宽度不超过几十千米;而强大的冷气或暖气流同时侵入某处时,冷暖空气接触的封面或附近可产生冷锋雷电,地形雷电一般出现于地形空旷地区,它的规模较小,发生频率较高。
[0004]为了减少雷电带来的损失和危害,一般情况下都需要设置防雷装置,在防雷装置中,对于电流的检测一直都是重要的检测内容,而在现有的防雷检测装置中,每个检测功能组件基本都是单独设置的,互相之间的联动较少,导致防雷检测装置的功能单一,不具有较强通用性,应用范围较窄,从而不能准确反馈出防雷装置的性能;同时,检测得到的数据不能够及时上传到用户端的设备,响应速度较慢,时效性差,也容易出现数据的遗失和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防雷装置用全球定位在线电晕电流检测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基于控制器的集成控制作用,结合多类型电气元件和通讯方式,能够对防雷装置进行漏电流参数的精准检测和快速传输,将检测装置内的各个功能模块进行联动配合,以丰富整个检测装置的功能,并且还增设了在线传输功能,通过多类型的通讯器进行数据的及时快速精准上传,提升响应速度和时效性,减少误差,准确反馈出防雷装置的性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6]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防雷装置用全球定位在线电晕电流检测装置,包括控制器,在控制器上连接有数据采集组件、电源保护组件、稳压器、漏电流检测组件和通讯组件;所述数据采集组件为AD采集器,用于采集电流信号或电压信号,所述稳压器用于为控制提供持久稳定的供电电压,所述电源保护组件用于保护控制器电源免受干扰、抑制浪涌电压和电流,所述漏电流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漏电流信号,所述通讯组件用于控制器与上位机建立通讯连接,以实现数据的传输;所述漏电流检测组件包括电流传感器和测量器,所述电流传感器包括开口式罗氏线圈,在开口式罗氏线圈上串联有测量电阻,在测量器上设有光电耦合器,以实现光信号输出;所述通讯组件包括无线收发器和485通讯器;所述控制器的型号为 STM32F103C8T6,在控制器上设有64个引脚,所述控制器通过一号引脚与稳压器相连,所述控制器通过十六号引脚与AD采集器相连,所述控制器通过二十号引脚和二十一号引脚与无线收发器相连,所述控制器通过三十三号引脚、三十四号引脚和三十五号引脚与485通讯器相连,所述控制器
通过四十号引脚与漏电流检测组件相连,所述控制器通过四十八号引脚与电源保护组件相连。
[0008]所述AD采集器的型号为AD8551,在AD采集器上设有8个引脚,所述AD采集器通过六号引脚与控制器的十六号引脚相连。
[0009]所述稳压器的型号为LM317,在稳压器上设有3个引脚,在稳压器的一号引脚上连接有UPS电源,在稳压器的一号引脚和二号引脚之间设有第六电容和第九电阻,在稳压器的二号引脚和三号引脚之间设有第十电阻和第七电容,所述稳压器的三号引脚与控制器的一号引脚相连。
[0010]所述无线收发器的型号为ESP8266,在无线收发器上设有8个引脚,所述无线收发器的四号引脚与控制器的二十号引脚相连,所述无线收发器的八号引脚与控制器的二十一号引脚相连。
[0011]所述485通讯器的型号为SP3485,在485通讯器上设有8个引脚,所述485 通讯器的二号引脚和三号引脚想短接与控制器的三十四号引脚相连,所述485 通讯器的一号引脚与控制器的三十三号引脚相连,所述485通讯器的四号引脚与控制器的三十五号引脚相连。
[0012]所述电源保护组件包括接在电源火线、零线和接地点之间的氧化锌压敏电阻Re1和Re2,在电源的火线和零线之间还设有Re3,在电源的火线和零线之间设有相串联的电阻R1、R2、R3和R4,并在电阻R1、R2、R3和R4之间设有电容 C1、C2、C3和C4。
[0013]在电流传感器和测量器外部设有强磁场屏蔽机壳。
[0014]在控制器上设有晶体振荡器,在晶体振荡器上设有相并联的第三电阻、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在控制器的七号引脚上通过第三电容和第四电阻连接电源。
[0015]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通过AD采集器和控制器相结合来采集对应防雷装置的电压信号或电流信号,保证控制器接收的信号全面精细;通过电源保护组件来保护控制器的电源免受干扰,抑制浪涌电压和电流,保证控制器持续工作;通过稳压器和UPS电源相配合来为控制器提供稳定持久的供电电压,防止由于电压突变而影响控制器的性能;通过漏电流检测组件来检测相应的漏电流信号以反馈防雷装置对应的性能;通过通讯组件内的多种不同的收发器和通讯器使上位机和控制器之间建立数据传输通道,实现数据的传输,具有实用简便、高效安全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控制器的电气原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通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漏电检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的电源保护组件的电气原理图。
[0021]图6为本技术的AD采集器的电气原理图。
[0022]图7为本技术的稳压器的电气原理图。
[0023]图8为本技术的无线收发器的电气原理图。
[0024]图9为本技术的485通讯器的电气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
[0026]如图1

9中所示,防雷装置用全球定位在线电晕电流检测装置,包括控制器,在控制器上连接有数据采集组件、电源保护组件、稳压器、漏电流检测组件和通讯组件;所述数据采集组件为AD采集器,用于采集电流信号或电压信号,所述稳压器用于为控制提供持久稳定的供电电压,所述电源保护组件用于保护控制器电源免受干扰、抑制浪涌电压和电流,所述漏电流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漏电流信号,所述通讯组件用于控制器与上位机建立通讯连接,以实现数据的传输;所述漏电流检测组件包括电流传感器和测量器,所述电流传感器包括开口式罗氏线圈,在开口式罗氏线圈上串联有测量电阻,在测量器上设有光电耦合器,以实现光信号输出;所述通讯组件包括无线收发器和485通讯器;所述控制器的型号为STM32F103C8T6,在控制器上设有64个引脚,所述控制器通过一号引脚与稳压器相连,所述控制器通过十六号引脚与AD采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防雷装置用全球定位在线电晕电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在控制器上连接有数据采集组件、电源保护组件、稳压器、漏电流检测组件和通讯组件;所述数据采集组件为AD采集器,用于采集电流信号或电压信号,所述稳压器用于为控制提供持久稳定的供电电压,所述电源保护组件用于保护控制器电源免受干扰、抑制浪涌电压和电流,所述漏电流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漏电流信号,所述通讯组件用于控制器与上位机建立通讯连接,以实现数据的传输;所述漏电流检测组件包括电流传感器和测量器,所述电流传感器包括开口式罗氏线圈,在开口式罗氏线圈上串联有测量电阻,在测量器上设有光电耦合器,以实现光信号输出;所述通讯组件包括无线收发器和485通讯器;所述控制器的型号为STM32F103C8T6,在控制器上设有64个引脚,所述控制器通过一号引脚与稳压器相连,所述控制器通过十六号引脚与AD采集器相连,所述控制器通过二十号引脚和二十一号引脚与无线收发器相连,所述控制器通过三十三号引脚、三十四号引脚和三十五号引脚与485通讯器相连,所述控制器通过四十号引脚与漏电流检测组件相连,所述控制器通过四十八号引脚与电源保护组件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雷装置用全球定位在线电晕电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AD采集器的型号为AD8551,在AD采集器上设有8个引脚,所述AD采集器通过六号引脚与控制器的十六号引脚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雷装置用全球定位在线电晕电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器的型号为LM317,在稳压器上设有3个引脚,在稳压器的一号引脚上连接有UPS电源,在稳压器的一号引脚和二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泰陈卯江勇祝清泉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驱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