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急电源车用驱雷装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1758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18
一种应急电源车用驱雷装备,包括应急电源车车体,所述应急电源车车体的车厢后侧底部固定设有托盘,所述托盘上固定安装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顶部安装有驱雷器,所述驱雷器包括壳体,在壳体上均布有多个放电杆,每个放电杆上远离壳体的一端分别设有放电针,在壳体下方设有放电筒,在放电筒内设有绝缘支撑,所述绝缘支撑的下方设有正放电齿,在放电筒内设有与正放电齿相对设置的负放电齿,所述正放电齿和负放电齿之间放电仓内的空气被击穿,产生高压电弧以形成电弧放电,所述正放电齿与地线连接,从而消耗雷云电荷量来降低雷云电压,从而保护了应急电源车车体不被雷击,消除了安全隐患,保证了应急电源车在户外雷雨恶劣环境下的正常工作。正常工作。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急电源车用驱雷装备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应急电源车用驱雷装备。

技术介绍

[0002]应急电源车是一种带供电装置的特种车辆,应急电源车在不停电的情况下,对原有高压配电线路和设备进行检修和预试验。对于城市配电网的架空线路和设备,与高压旁路电缆车一起搭建临时旁路,完成高压配电线路和设备的不间断检修或预试。
[0003]由于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应急电源车经常需要在雷雨大风等户外恶劣天气环境下进行工作,但现有的应急电源车都不具备防雷功能,在户外雷雨环境下工作时,容易发生雷击情况,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现有的应急电源车不能应对恶劣的雷雨环境。
[0004]综上所述,应急电源车的防雷问题,成为行业内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应急电源车用驱雷装备,解决了以往的应急电源车无法防雷的问题,消除了安全隐患,保证了应急电源车在户外雷雨恶劣环境下的正常工作。
[0006]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应急电源车用驱雷装备,包括应急电源车车体,所述应急电源车车体的车厢后侧底部固定设有托盘,所述托盘上固定安装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顶部安装有驱雷器,所述驱雷器包括壳体,在壳体上均布有多个放电杆,每个放电杆上远离壳体的一端分别设有放电针,在壳体下方设有放电筒,在放电筒内设有绝缘支撑,所述绝缘支撑的上方与放电杆相连,所述绝缘支撑的下方设有正放电齿,在放电筒内设有与正放电齿相对设置的负放电齿,所述负放电齿与放电杆和放电针相连;所述正放电齿和负放电齿之间形成放电仓,所述正放电齿和负放电齿之间放电仓内的空气被击穿,产生高压电弧以形成电弧放电,所述正放电齿与地线连接,从而消耗雷云电荷量来降低雷云电压。
[0008]所述升降杆的材质为碳纤维,所述升降杆通过顶部的法兰盘与正放电齿的底部相连。
[0009]所述升降杆包括手动升降杆或电动升降杆。
[0010]所述驱雷器的壳体、放电筒及放电杆、放电针均为轻质超导金属材料,所述放电筒为蝶形放电筒。
[0011]本技术采用上述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0012]通过在应急电源车车体的车厢后侧底部安装托盘,在托盘上安装升降杆,在升降杆的顶部安装驱雷器,当应急电源车在户外雷雨恶劣环境下工作时,升降杆在托盘上处于伸长状态,将驱雷器升高,当雷云飘到驱雷器上方时,驱雷器与带电云层形成了一个电容器,当云层上负电荷较多时,放电仓的空气会被击穿,产生高压电弧,形成电弧放电,正放电齿与地线连接,消耗雷云电荷量及降低雷云电压,有效抑制雷云和保护物之间的模拟电容
器电压增高,杜绝了跨步电压触电,从而保护了应急电源车车体不被雷击,消除了安全隐患,保证了应急电源车在户外雷雨恶劣环境下的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驱雷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驱雷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应急电源车车体,2、托盘,3、升降杆,4、驱雷器,5、壳体,6、放电杆,7、放电针,8、放电筒,9、绝缘支撑,10、正放电齿,11、负放电齿,12、地线,13、法兰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
[0018]如图1

3所示,一种应急电源车用驱雷装备,包括应急电源车车体1,所述应急电源车车体1的车厢后侧底部固定设有托盘2,所述托盘2上固定安装有升降杆3,所述升降杆3的顶部安装有驱雷器4,所述驱雷器4包括壳体5,在壳体5上均布有多个放电杆6,每个放电杆6上远离壳体的一端分别设有放电针7,在壳体5下方设有放电筒8,在放电筒8内设有绝缘支撑9,所述绝缘支撑9的上方与放电杆相连,所述绝缘支撑9的下方设有正放电齿10,在放电筒8内设有与正放电齿10相对设置的负放电齿11,所述负放电齿11与放电杆6和放电针7相连;所述正放电齿10和负放电齿11之间形成放电仓,所述正放电齿10和负放电齿11之间放电仓内的空气被击穿,产生高压电弧以形成电弧放电,所述正放电齿10与地线12连接,从而消耗雷云电荷量来降低雷云电压。
[0019]所述升降杆3的材质为碳纤维,质量轻,强度高,所述升降杆3通过顶部的法兰盘13与正放电齿10的底部相连。
[0020]所述升降杆3包括手动升降杆或电动升降杆,可手动进行升降,也可在应急电源车车体1内控制进行电动升降。
[0021]所述驱雷器4的壳体5、放电筒8及放电杆6、放电针7均为轻质超导金属材料,所述放电筒8为蝶形放电筒,减轻质量、方便运输,并且可以在高处减小风阻,使整体结构更加趋于稳定。
[0022]工作原理:
[0023]本技术在普通天气情况下工作时,升降杆3在托盘2上处于收缩状态,以尽量减小体积。当在户外雷雨恶劣环境下工作时,升降杆3在托盘2上处于伸长状态,将驱雷器4升高,在雷云电场作用下,静电感应时,放电针7尖端聚集了大量的负电荷沿放电杆6传导给壳体5内部的负放电齿11,由于绝缘支撑9隔断了负电荷直接下导的通路,绝缘支撑9上端为壳体,下端为正放电齿10,正放电齿10和负放电齿11之间形成放电仓,当雷云飘到驱雷器上方时,驱雷器与带电云层形成了一个电容器,当云层上负电荷较多时,放电仓的空气会被击穿,产生高压电弧,形成电弧放电,正放电齿10与地线12连接,消耗雷云电荷量及降低雷云电压,有效抑制雷云和保护物之间的模拟电容器电压增高,杜绝了跨步电压触电,从而保护了应急电源车车体不被雷击。又因壳体上分布不同角度的放电针,从而能够全面消除雷电
先导,与现有的驱雷设备相比,有了明显的进步和改善,消除了安全隐患,保证了应急电源车在户外雷雨恶劣环境下的正常工作。
[0024]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能作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
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技术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0025]本技术未详述之处,均为本
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急电源车用驱雷装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应急电源车车体,所述应急电源车车体的车厢后侧底部固定设有托盘,所述托盘上固定安装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顶部安装有驱雷器,所述驱雷器包括壳体,在壳体上均布有多个放电杆,每个放电杆上远离壳体的一端分别设有放电针,在壳体下方设有放电筒,在放电筒内设有绝缘支撑,所述绝缘支撑的上方与放电杆相连,所述绝缘支撑的下方设有正放电齿,在放电筒内设有与正放电齿相对设置的负放电齿,所述负放电齿与放电杆和放电针相连;所述正放电齿和负放电齿之间形成放电仓,所述正放电齿和负放电齿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泰颜亭邵立忠袁存景邵威祝清泉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驱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