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提高控制器电流检测准确性的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9057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简易提高控制器电流检测准确性的电路,包括,供电单元,其与负载的正极连接并转换负载所传输的电压;控制器,其具有ADC检测端,且电源端从供电单元的输出端取电;电阻R3,其跨接在负载的负极与地之间;还包括有电阻R1、电阻R2,所述供电单元的输出端依次串联电阻R1、电阻R2至所述负载的负极,且电阻R1的阻值大于电阻R2,所述控制器的ADC检测端连接至电阻R1、电阻R2之间的接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在不增加放大器的情况下,提高控制器的电流检测准确性。的电流检测准确性。的电流检测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简易提高控制器电流检测准确性的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电源插头的
,主要涉及一种简易提高控制器电流检测准确性的电路。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ADC检测电流的检测电路如图1所示,包括控制器U1、LOD供电单元和检流单元,LOD供电单元包括供应低压差稳压电路HT7133(以下简称电路HT7133)、并联在电路HT7133输入端与接地端之间的电容C1、并联在电路HT7133输出端与接地端之间的电容C2,检流单元为一端接地的检流电阻R3,电路HT7133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器U1的电源输入端给控制器U1供电,电路HT7133的接地端接地,控制器U1的ADC检测端、电路HT7133的输入端分别与负载连接,检流电阻R3闲置的一端并联在控制器U1的ADC检测端与负载的连接线路上。
[0003]现有的ADC检测电流的检测电路在实际工作时,控制器U1的ADC检测端采样检流电阻R3的电压,从而根据欧姆定律换算出流过检流电阻R3的电流,以此实现电流的检测。
[0004]但是由于控制器U1的ADC检测端本身存在误差,当流过检流电阻R3的电流比较小时,控制器U1的ADC检测端采集不到流经检测电阻R3的电流信号,因此,出现检测不准确的问题。在程序上ADC为12LSB(即12位),控制器U1的基准电压VDD为3.3V,假设控制器U1的ADC检测端存在

8LSB的偏移量,此时,ADC检测端的偏移电压应当为

8/4096*3300mV≈

6.445mV;但由于ADC检测端采集不了负电压,所以当ADC检测端的电压从0mV变到6.445mV时,控制器U1接收ADC检测端的采集到的电压值都是0mV。且根据欧姆定律来求取流经检测电阻R3的电流:I=U/R=6.445mV/20mΩ=0.32225A≈322mA,也就是检流电阻R3上的电流变化从0mA到322mA时,控制器U1的ADC检测端都采集不到流过检流电阻R3的小电流。
[0005]而为了解决无法检测流经检测电阻R3的小电流的问题时,本领域技术人员会想到增加一个放大器,流经检测电阻R3的电流信号通过放大器放大后,传输至控制器U1的ADC检测端,但是用放大器会提高ADC检测电流的检测电路的制作成本,不利于厂家推广销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易提高控制器电流检测准确性的电路,能够在不增加放大器的情况下,提高控制器的电流检测准确性。
[0007]为此,提供包括一种简易提高控制器电流检测准确性的电路,包括,
[0008]供电单元,其与负载的正极连接并转换负载所传输的电压;
[0009]控制器,其具有ADC检测端,且电源端从供电单元的输出端取电;
[0010]电阻R3,其跨接在负载的负极与地之间;
[0011]还包括有电阻R1、电阻R2,所述供电单元的输出端依次串联电阻R1、电阻R2至所述负载的负极,且电阻R1的阻值大于电阻R2,所述控制器的ADC检测端连接至电阻R1、电阻R2之间的接点。
[0012]进一步地,所述电阻R2与电阻R1之间阻值的比例为1:330。
[0013]进一步地,所述供电单元包括低压差稳压电路、并联在低压差稳压电路输入端与接地端之间的电容C1、并联在低压差稳压电路输出端与接地端之间的电容C2,低压差稳压电路的输出端与电容C1的连接节点连接至负载的正极,低压差稳压电路的输出端与电容C2的连接节点分出两条支路,其中一条支路连接控制器的电源输入端给控制器供电,两一条支路连接至负载的负极,电流上拉单元串联在低压差稳压电路的输出端与负载负极的连接支路上,检流电阻R3闲置的一端并联在电流上拉单元与负载负极的连接线路上。
[0014]进一步地,所述在负载的正极与负极之间并联有电容CE1。
[0015]进一步地,电容CE1为贴片电容。
[0016]进一步地,所述电阻R3的阻值小于电阻R2的阻值。。
[0017]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简易提高控制器电流检测准确性的电路,通过设置电阻R1、电阻R2,且供电单元的输出端依次串联电阻R1、电阻R2至所述负载的负极,控制器的ADC检测端连接至电阻R1、电阻R2之间的接点,流经电阻R3的电流被电阻R1和电阻R2的比例放大,使得控制器的ADC检测端可根据偏移量自动修正流经检流单元的电流值,因此能够在不增加放大器的情况下,提高控制器的电流检测准确性。
[0018]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0019]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0020]图1为现有的ADC检测电流的检测电路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简易提高控制器电流检测准确性的电路的检测电路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图2具体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1

LDO供电单元;U1

控制器;3

检流单元;4

电流上拉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0024]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25]见图2,本实施例中简易提高控制器电流检测准确性的电路,包括LDO供电单元1、控制器U1、检流单元3、电流上拉单元4,检流单元3为一端接地的检流电阻R3,LOD供电单元1包括供应低压差稳压电路HT7133(以下简称电路HT7133)、并联在电路HT7133输入端与接地端之间的电容C1、并联在电路HT7133输出端与接地端之间的电容C2,电路HT7133的输出端与电容C1的连接节点连接至负载的V0+极,电路HT7133的输出端与电容C2的连接节点分出两条支路,其中一条支路连接控制器U1的电源输入端给控制器U1供电,两一条支路连接至负载的V0

极,电路HT7133的接地端接地,电流上拉单元4串联在电路HT7133的输出端与负载V0

极的连接支路上,检流电阻R3闲置的一端并联在电流上拉单元4与负载V0

极的连接线路上,所谓电流上拉单元4包括串联的电阻R1及电阻R2,控制器U1的ADC检测端连接在电
阻R1及电阻R2之间的连接线路上用于准确采集流经检测电阻R3的电流值。
[0026]电路HT7133将负载输出的电压转换为VDD输出至控制器U1、电流上拉单元4、检流单元3。
[0027]为了保证电阻R1能够放大流经电阻R3处的电流值,电阻R2与电阻R1之间阻值的比值为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简易提高控制器电流检测准确性的电路,包括,供电单元,其与负载的正极连接并转换负载所传输的电压;控制器,其具有ADC检测端,且电源端从供电单元的输出端取电;电阻R3,其跨接在负载的负极与地之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电阻R1、电阻R2,所述供电单元的输出端依次串联电阻R1、电阻R2至所述负载的负极,且电阻R1的阻值大于电阻R2,所述控制器的ADC检测端连接至电阻R1、电阻R2之间的接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提高控制器电流检测准确性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R2与电阻R1之间阻值的比例为1:33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提高控制器电流检测准确性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单元包括低压差稳压电路、并联在低压差稳压电路输入端与接地端之间的电容C1、并联在低压差稳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华袁颖东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盈聚电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