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莓茶农业废弃物植物染料及其制备方法在染布中的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212176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9: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染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农业废弃物植物染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染布中的应用。所述农业废弃物植物染料的植物原料包括莓茶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水蓼茎叶;制备方法为:将所述植物原料混合,经过酶解,醇提,浓缩,层析色谱分离后进行浓缩,得液体染料,再经过干燥,得染料粉末。本发明专利技术将莓茶生产的废弃物开发成为一种植物染料,提高了莓茶的资源利用价值,同时获得了一种绿色、天然、无毒的染料。的染料。的染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莓茶农业废弃物植物染料及其制备方法在染布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染料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莓茶农业废弃物植物染料及其制备方法在染布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农业生产中除了作为目标收获的农产品,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农业废弃物。这些农业废弃物无经济价值,数量巨大且分散于广大乡村,成为影响农村生态环境的主要污染源,农业废弃物的自然腐烂也是一个增加碳排放的过程。
[0003]与工业“三废”不同,大多数农业废弃物本身是无毒无害的,农业废弃物难以无害化处理的主要原因是无价值或低价值、高度分散,使用于城市或工业上的治理方式在经济上不可行,在实践上难以操作。解决这一难题的方法之一是根据农业废弃物本身的特点,针对性地开展综合利用的研究,使之成为有价值的资源。
[0004]莓茶,又名藤茶,来源于葡萄科植物显齿蛇葡萄Ampelopsis grossedentata(Hand.

Mazz.)W. T.Wang,原植物分布于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省区。生沟谷林中或山坡灌丛,海拔200

1500米。湖南等地少数民族传统即采收莓茶的叶与藤茎作饮料的习惯,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通过借鉴绿茶的采收加工技术,通过春季采收莓茶嫩叶和一年生新梢或绿叶,通过杀青、揉捻、干焙等工艺逐步开发为一种新型的茶饮料,并被列为新食品资源。在湖南、云南、广西、福建等省已有规模化的商品生产。经过多年研究,已证实莓茶中主要含有挥发油、黄酮类、多糖类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消炎、止咳、祛痰、镇痛、抗氧化、降脂、降糖、抗高血压、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出了复配的保健茶、食品添加剂等产品。
[0005]目前的莓茶生产,仅能利用部分幼嫩茎稍及叶片,每年由于修剪整形产生的大量枝叶,因枝梗过于粗壮、老化,口感不佳,不能用于制作茶饮,只能作为废弃物任其自然腐烂,显著降低了莓茶的资源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克服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农业废弃物植物染料,所述植物染料以莓茶加工过程中的碎末或种植中修整下的莓茶茎叶,以及水蓼茎叶为植物原料,本专利技术利用莓茶生产的废弃物,将其开发成为一种植物染料,不仅提出了一个资源化利用农业废弃物的技术,也开发了一种绿色、天然、无毒、环保、健康的的染色产品。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农业废弃物植物染料,所述植物染料的原料包括莓茶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所述废弃物为莓茶加工过程中的碎末或种植中修整下的莓茶茎叶。
[0009]优选地,所述植物染料的原料还包括水蓼茎叶。
[0010]优选地,所述莓茶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水蓼茎叶的重量份数为:莓茶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42

49份,蓼茎叶1

9份。
[001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所述农业废弃物植物染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2](1)植物原料的混合:取莓茶加工过程中的废弃物和水蓼茎叶,粉碎,混合得莓茶染原料粉;
[0013](2)酶解:在步骤(1)所得原料粉中加入复合酶溶液进行酶解;
[0014](3)醇提:在步骤(2)所得混合液中加入乙醇水溶液提取,提取液过滤,滤出的原料粉用乙醇水溶液重复提取,合并提取液,浓缩,得浓缩液;
[0015](4)层析色谱分离:在步骤(3)所得浓缩液中加入聚酰胺粉拌匀,待充分吸附均匀后装柱;先以纯净水洗脱至洗脱液无色,蒸干后无残余物;再以乙醇水溶液充分吸脱至洗脱液无色,收集乙醇水溶液的洗脱液;
[0016](5)洗脱液浓缩至稍显黏稠,即得液体莓茶染料;
[0017](6)将液体莓茶染料干燥,制成粉末,即得固体莓茶染料。
[0018]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粉碎过40

60目筛;
[0019]优选地,步骤(3)中,在步骤(2)所得混合液中加入50

70%乙醇水溶液,超声提取 30

60min;提取1

3次;
[0020]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乙醇水溶液的加入量为复合酶溶液体积的3

7倍;
[0021]优选地,步骤(4)中,所述浓缩液用10%HCl溶液调节pH至3

6,再加入聚酰胺粉;
[0022]优选地,步骤(4)中,所述聚酰胺粉为60

100目。
[0023]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复合酶溶液为纤维素酶、果胶酶的混合液,其中纤维素酶浓度为0.5

1.5%(g/ml),果胶酶浓度为0.2

0.8%(g/ml);重量份数为:纤维素酶0.5

1.5份,果胶酶0.2

0.8份。
[0024]优选地,步骤(2)中,将去离子水pH调节至4

6,加热至40

50℃,加入纤维素酶、果胶酶,配制成复合酶溶液。
[0025]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酶解为在40

50℃保温酶解1.5

2h。
[002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所述农业废弃物植物染料在染布中的应用。
[002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染布的方法,使用所述植物染料或所述制备方法得到的植物染料对织物进行媒染;所述织物包含丝绸、毛、麻和棉,所述媒染包含同浴媒染、前媒染和后媒染;所述媒染的媒染剂包含明矾和硫酸亚铁中的任一种或两种。
[0028]与现有技术比,本专利技术的技术优势在于:
[0029](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农业废弃物植物染料利用莓茶生产的废弃物为原料,将其开发成为一种植物染料,该植物染料可以用于棉、麻、丝、羊毛等天然纤维的染色,开拓了一种农业废弃物的有效利用途径,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增加农民收入。
[0030](2)本专利技术在莓茶原料中加入水蓼,可以提高所染织物的色牢度;根据加入比例的不同,可以调节染色的色相、色泽效果。
[0031](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植物染料的制备工艺,避免了有毒、有害化学试剂的使用,建立了一个绿色、环保的生产过程。
附图说明
[0032]图1为实施例1明矾媒染染制丝(真丝

铝媒染)的染色效果。
[0033]图2为实施例1明矾媒染染制羊毛(羊毛

铝媒染)的染色效果。
[0034]图3为实施例1明矾媒染染制麻(亚麻

铝媒染)的染色效果。
[0035]图4为实施例1明矾媒染染制棉(纯棉

铝媒染)的染色效果。
[0036]图5为实施例3硫酸亚铁媒染染制丝(真丝

铁媒染)的染色效果。
[0037]图6为实施例3硫酸亚铁媒染染制羊毛(羊毛...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业废弃物植物染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染料的原料包括莓茶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所述废弃物为莓茶加工过程中的碎末或种植中修整下的莓茶茎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业废弃物植物染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染料的原料还包括水蓼茎叶。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农业废弃物植物染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莓茶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水蓼茎叶的重量份数为:莓茶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42

49份,蓼茎叶1

9份。4.一种农业废弃物植物染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植物原料的混合:取莓茶加工过程中的废弃物和水蓼茎叶,粉碎,混合得莓茶染原料粉;(2)酶解:在步骤(1)所得原料粉中加入复合酶溶液进行酶解;(3)醇提:在步骤(2)所得混合液中加入乙醇水溶液提取,提取液过滤,滤出的原料粉用乙醇水溶液重复提取,合并提取液,浓缩,得浓缩液;(4)层析色谱分离:在步骤(3)所得浓缩液中加入聚酰胺粉拌匀,待充分吸附均匀后装柱;先以纯净水洗脱至洗脱液无色,蒸干后无残余物;再以乙醇水溶液充分吸脱至洗脱液无色,收集乙醇水溶液的洗脱液;(5)洗脱液浓缩至稍显黏稠,即得液体莓茶染料;(6)将液体莓茶染料干燥,制成粉末,即得固体莓茶染料。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粉碎过40

60目筛;优选地,步骤(3)中,在步骤(2)所得混合液中加入50

70%乙醇水溶液,超声提取30

60min;提取1

3次;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乙醇水溶液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琼徐增莱陈咏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