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转子轴矫正装置及矫正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12142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9: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机转子轴矫正装置,包括:夹持组件,用于夹持转子轴的两端;矫正组件,用于检测转子轴的径向的偏移量并向转子轴施加矫正力;横移组件,夹持组件和矫正组件可移动的设置在横移组件上。横移组件包括:固定座;第一丝杆组;第二丝杆组。夹持组件包括:夹持座;三爪卡盘,用于夹持转子轴的端部。矫正组件包括:矫正座;检测装置,装设于矫正座上,用于检测转子轴的偏移量;顶轴组件,装设于矫正座上,用于向转子轴施加矫正力。还公开了电机转子轴矫正方法,其能够适应不同尺寸大小的转子轴,且能对转子轴的任意位置进行检测和矫正,且体积小操作方便。操作方便。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机转子轴矫正装置及矫正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
,具体为电机转子轴矫正装置及矫正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工业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对于电机及齿轮箱产品的更新换代和也要求越来越高。针对电机来说,输出轴的稳定性决定着电机和齿轮箱以及客户设备的使用寿命。而一些电机的输出轴因为各种原因,造成弯曲,而通过肉眼无法显而易见的辨出。
[0003]电机转子在完成铁芯、转子、换向器等装配后,受装配中的压力影响,转轴可能存在弯曲变形,因此需要对转子的装配位进行径向跳动量检测,对径向跳动量超差的需进行矫直操作、现有技术中常采用的矫直方法为下压法,即在普通车床上找到转子径跳量超差的最大位置处后,通过固定装置使其位于铁芯的最上方,用油压机对其最高点进行向下施压,其压力值视经验而定。由于转子矫直过程中需多次在车床和油压机间进行往返操作,因此操作不方便,且矫直效果不好,严重的会造成转子扭曲变形,甚至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电机转子轴矫正装置及矫正方法,其能够适应不同尺寸大小的转子轴,且能对转子轴的任意位置进行检测和矫正,且体积小操作方便。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电机转子轴矫正装置,包括:
[0007]夹持组件,用于夹持转子轴的两端;
[0008]矫正组件,用于检测转子轴的径向的偏移量并向转子轴施加矫正力;
[0009]横移组件,夹持组件和矫正组件可移动的设置在横移组件上。
[0010]进一步的,横移组件包括:
[0011]固定座;
[0012]第一丝杆组,可同步转动的设置于固定座上,与矫正组件螺纹连接,用于驱动矫正组件移动;
[0013]第二丝杆组,可同步转动的设置于固定座上,与夹持组件螺纹连接,用于驱动夹持组件移动。
[0014]进一步的,第二丝杆组两端的螺纹旋向相反。
[0015]进一步的,固定座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第一电机通过第二齿轮组驱动第一丝杆组同步转动,第二电机通过第一齿轮组驱动第二丝杆组同步转动。
[0016]进一步的,夹持组件包括:
[0017]夹持座,夹持座开设有第一传动孔,夹持座通过第一传动孔与第二丝杆组螺纹连接;
[0018]三爪卡盘,可转动的设置于夹持座上,用于夹持转子轴的端部。
[0019]进一步的,三爪卡盘的外周开设有蜗轮,夹持座转动设有与蜗轮传动配合的蜗杆,蜗杆由第三电机驱动。
[0020]进一步的,矫正组件包括:
[0021]矫正座,矫正座开设有第二传动孔,矫正座通过第二传动孔与第一丝杆组螺纹连接;
[0022]检测装置,装设于矫正座上,用于检测转子轴的偏移量;
[0023]顶轴组件,装设于矫正座上,用于向转子轴施加矫正力。
[0024]进一步的,顶轴组件包括:
[0025]外齿轮,转动设置于矫正座上,外齿轮由第四电机通过中间齿轮驱动;
[0026]丝轴,丝轴的外端与外齿轮螺纹连接,丝轴的内端装设有用于向转子轴施加矫正力的顶板。
[0027]进一步的,顶板朝向转子轴的一侧装设有柔性带,柔性带和顶板之间设置有凹槽。
[0028]电机转子轴矫正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9]a.横移组件驱动夹持组件移动至转子轴的两端;
[0030]b.夹持组件的三爪卡盘夹持固定转子轴的两端;
[0031]c.横移组件驱动矫正组件沿转子轴的轴向移动一定距离;三爪卡盘驱动转子轴转动,矫正组件相对转子轴进行一定角度的周向转动;
[0032]d.检测装置检测所对应位置处的转子轴的偏移量;
[0033]e.三爪卡盘驱动转子轴转动一定角度,使顶轴组件对转子轴施加方向与步骤d中转子轴偏移量方向相反的矫正力。
[003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35](1)夹持组件能够适用于不同长度和直径尺寸的转子轴,适应范围更广。
[0036](2)矫正组件能够对转子轴的任意位置进行检测和矫正,检测和矫正范围更广。
[0037](3)通过柔性带与转子轴的外周接触施力,能够自适应不同直径尺寸的转子轴,还能够避免其他刚性物体接触施力导致的对转子轴的磕碰和划伤。
[0038](4)结构紧凑,体积小,且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003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40]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41]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爆炸图;
[0042]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夹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43]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矫正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44]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顶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45]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横移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46]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横移组件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47]图中:
[0048]1.横移组件,2.夹持组件,3.矫正组件,4.转子轴
[0049]101.固定座,102.第一齿轮组,103.第一丝杆组,104.第二丝杆组,105.第一电机,
106.第二电机,107.第二齿轮组
[0050]201.夹持座,202.第一传动孔,203.三爪卡盘,204.蜗轮,205.蜗杆,206.第三电机
[0051]301.矫正座,302.第二传动孔,303.检测装置,304.顶轴组件
[0052]3041.第四电机,3042.中间齿轮,3043.外齿轮,3044.丝轴,3045.顶板,3046.柔性带,3047.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5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54]如图1、2所示,电机转子轴矫正装置,包括:用于夹持转子轴4两端的夹持组件2;用于检测转子轴4的径向的偏移量并向转子轴4施加矫正力的矫正组件3;夹持组件2和矫正组件3可移动的设置在横移组件1上。横移组件1能驱动夹持组件2和矫正组件3移动,并将夹持组件2和矫正组件3定位在不同的位置上。
[0055]如图6所示,横移组件1包括:固定座101,固定座101为刚性材质;固定座101上转动设置有第一丝杆组103和第二丝杆组104,第一丝杆组103有平行设置的四根丝杆,第二丝杆组104有平行设置的三根丝杆,且第一丝杆组103和第二丝杆组104交错设置。第一丝杆组103与矫正组件3螺纹连接,第一丝杆组103的丝杆同步转动能够驱动矫正组件3移动沿第一丝杆组103的长度方向平移;第二丝杆组104与夹持组件2螺纹连接,第二丝杆组104的丝杆同步转动能够驱动夹持组件2沿第二丝杆组104的长度方向平移。
[0056]为了使两端的夹持组件2能够进行同步的镜像运动,从而便于对称夹持住转子轴4的两端,第二丝杆组104两端的螺纹旋向相反,第二丝杆组104的丝杆同步转动时,两端的夹持组件2能够进行同步镜像运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机转子轴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持组件(2),用于夹持转子轴(4)的两端;矫正组件(3),用于检测转子轴(4)的径向的偏移量并向转子轴(4)施加矫正力;横移组件(1),所述夹持组件(2)和矫正组件(3)可移动的设置在横移组件(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转子轴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移组件(1)包括:固定座(101);第一丝杆组(103),可同步转动的设置于固定座(101)上,与矫正组件(3)螺纹连接,用于驱动矫正组件(3)移动;第二丝杆组(104),可同步转动的设置于固定座(101)上,与夹持组件(2)螺纹连接,用于驱动夹持组件(2)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转子轴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丝杆组(104)两端的螺纹旋向相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转子轴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0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电机(105)和第二电机(106),所述第一电机(105)通过第二齿轮组(107)驱动第一丝杆组(103)同步转动,所述第二电机(106)通过第一齿轮组(102)驱动第二丝杆组(104)同步转动。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转子轴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2)包括:夹持座(201),所述夹持座(201)开设有第一传动孔(202),所述夹持座(201)通过所述第一传动孔(202)与第二丝杆组(104)螺纹连接;三爪卡盘(203),可转动的设置于夹持座(201)上,用于夹持转子轴(4)的端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转子轴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爪卡盘(203)的外周开设有蜗轮(204),所述夹持座(201)转动设有与所述蜗轮(204)传动配合的蜗杆(205),所述蜗杆(205)由第三电机(206)驱动。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转子轴矫正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宏臧家峰刘煜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翔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