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送钢辊轴头全自动焊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2075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9: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送钢辊轴头全自动焊接设备,包括:上料机构,用于将待焊接钢辊轴头输送至焊接机构;焊接机构,包括钢辊旋转机构、焊接单元;所述钢辊旋转机构包括待焊件的放置腔和旋转单元;所述钢辊旋转机构将待焊接轴头以其轴线为转轴转动到焊接位置;所述焊接单元对转动的待焊接钢辊轴头进行周向焊接;所述第二输送面的出料口位于所述放置腔顶部进口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实现了钢辊轴头焊接过程的全自动化,减小了劳动强度,通过焊接单元对转动的待焊件进行周向焊接,实现了自动焊接,不需要操作人员在焊接现场,避免了焊接烟尘、弧光对操作人员的直接伤害。弧光对操作人员的直接伤害。弧光对操作人员的直接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送钢辊轴头全自动焊接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钢辊轴头焊接设备
,更具体涉及一种输送钢辊轴头全自动焊接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钢辊输送广泛使用于带、条状物品和放在托盘中的物品输送,特别在玻璃生产线的冷端设备上得到广泛使用,见1a)和图1b),其中钢辊本体9的结构形式基本是由钢管1和轴头2组成,可见钢辊装配焊接是钢辊生产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钢辊本体9焊接完成后,钢管1与轴头2的夹缝处形成焊疤3。
[0003]轴头2和钢管1的焊接多数采用人工焊接和自动焊接机焊接。参见图2,生产流程为:将装入轴头2的钢辊本体9抬到焊接辊轮支架上,焊接辊轮支架包括主动旋转件6、从动旋转件5、驱动电机7,通过主动旋转件6转动带动钢辊本体9转动进行手工或焊接机焊接,焊接完成一头后,再焊接另一头,然后人工卸下钢辊本体9。
[0004]现有中国专利公布号为CN102689120A的申请文件公开了用于皮带输送机DTII型托辊双端焊接机床钢管旋转驱动装置,包括机架、下旋转托辊装置、上旋转压辊装置、传动机构、水平移动机构组件,机架上设置有两组平行立柱,立柱上设置有下旋转托辊装置,机架上还设置有水平移动机构,传动机构与水平移动机构连接,传动机构同时与上旋转压辊装置连接。优点是:通过电机驱动旋转压辊旋转,通过两对下旋转托辊、一个上旋转压辊对钢管之间的摩擦力带动钢管旋转,不需要更换夹具或治具就能满足不同规格的钢管要求,但这只是钢辊轴头焊接中的一个工序,无法实现输送钢辊轴头焊接的全过程自动化。
[0005]而且自动焊接机焊接仅仅解决了人工焊接问题;但是综合提高劳动效率,降低劳动强度,节约制作成本等问题没有彻底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焊接劳动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制作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一种输送钢辊轴头全自动焊接设备,以提高焊接劳动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减小制作成本。
[0007]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输送钢辊轴头全自动焊接设备,包括:
[0008]上料机构,用于将待焊接钢辊轴头输送至焊接机构;
[0009]焊接机构,包括钢辊旋转机构、焊接单元;所述钢辊旋转机构包括待焊件的放置腔和旋转单元;所述钢辊旋转机构将待焊接轴头以其轴线为转轴转动到焊接位置;所述焊接单元对转动的待焊接钢辊轴头进行周向焊接;所述焊接单元对转动的待焊件进行周向焊接,实现了自动焊接,不需要操作人员在焊接现场,避免了焊接烟尘、弧光对操作人员的直接伤害;所述焊接机构还包括高度调节单元,所述高度调节单元为第一腰孔;所述高度调节单元为第一腰孔,通过第一腰孔可调节焊接机构的高度,进而调节焊枪的高度,适用于不同
直径的钢辊本体进行焊接;通过钢辊旋转机构中转动待焊件的同时对待焊件进行周向焊接,提高了生产效率;
[0010]卸料机构,用于输送焊接好的钢辊轴头。
[001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料机构包括第一输送面、第二输送面、竖向隔板、送料单元;所述竖向隔板位于所述第一输送面和所述第二输送面之间;所述第二输送面的进料端固定在所述竖向隔板的顶部,且高于所述第一输送面的出料端;所述第二输送面的出料口位于所述放置腔顶部进口上方;所述送料单元位于第一输送面的出料端与所述竖向隔板之间,所述送料单元包括第一驱动件、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固定在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所述第一驱动件带动所述第一斜面上下运动;所述第一斜面的第一工位位于所述第一输送面的出料端,所述第一斜面的第二工位位于所述第二输送面的进料端;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竖向隔板的夹角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输送面与所述竖向隔板的夹角,使得在第一驱动件在举升第一斜面的同时,第一斜面使钢辊本体紧贴竖向隔板,保证钢辊本体在举升的过程中不会从第一斜面上掉落;所述第一斜面的宽度小于钢辊直径,保证每次抬起仅能抬起一根钢辊本体,保证了输送的稳定性;所述第一斜面的宽度小于钢辊直径,保证每次抬起仅能抬起一根钢辊本体,保证了输送的稳定性。
[001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卸料机构包括卸料单元、第三输送面、接料架,所述卸料单元包括第二驱动件和第二斜面,在所述放置腔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驱动件和所述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固定在所述第二驱动件的输出端,所述第二驱动件带动所述第二斜面上下运动,两个所述第二斜面的间距小于钢辊长度,所述第二斜面的第一工位位于所述放置腔的端部,所述第二斜面的第二工位位于所述第三输送面的进料端;所述第二斜面在第二工位时将钢辊本体导向至所述第三输送面,所述接料架的进料端位于所述第三输送面的出料端,卸料机构可实现自动下料,降低了劳动强度。
[0013]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斜面与竖向隔板的夹角与第一输送面与竖向隔板的夹角均为锐角,第一输送面与竖向隔板的夹角为锐角保证在第一驱动件在举升第一斜面的同时,第一斜面使钢辊本体紧贴竖向隔板,保证钢辊本体在举升的过程中不会从第一斜面上掉落,第一斜面与竖向隔板的夹角为锐角,保证钢辊本体在其自重的作用下,可从第一输送面上滑落至第一斜面的第一工位。
[0014]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输送面、第二输送面、第三输送面均为斜面,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楔块,所述第一楔块顶部的斜面形成所述第一斜面,所述第二驱动件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楔块,所述第二楔块顶部的斜面形成所述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自第二输送面的出料端向放置腔的底部倾斜,所述第二斜面与第二楔块底部的夹角为锐角,第一输送面、第二输送面、第三输送面均为斜面使得钢辊本体在其自重下,即可在第一输送面、第二输送面、第三输送面上移动,不需要借助外部输送工具,减小了输送成本,第二斜面与第二楔块底部的夹角为锐角保证第二斜面上升至第二斜面的第二工位后钢辊本体可直接进入第三输送面。
[0015]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焊接机构底部设有钢辊焊接平台,所述焊接单元包括焊枪安装座、第三驱动件、钢辊定位组件、安装板,所述第三驱动件固定在所述钢辊焊接平台顶部,所述第三驱动件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输送连接板,所述输送连接板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钢辊定位组件通过高度调节支架与所述安装板活动连接,所述高度调节支
架能够沿安装板作竖向高度调节,所述焊枪安装座通过套管水平转动固定在安装板上,所述套管通过螺栓可拆卸的固定在所述第一腰孔上,所述钢辊定位组件与高度调节支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驱动件带动安装板相对于钢辊焊接平台作直线往复运动,以调节焊枪的位置,满足不同长度、直径规格的钢辊本体和轴头的焊接,同时控制焊枪与焊接面的焊接间距,防止焊接过程中焊渣掉落至轴头外侧,影响焊接的正常进行;所述安装板底端设有移动车轮,通过在安装板底端设置移动车轮,便于安装板的移动。
[001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焊接机构还包括角度调节单元,所述角度调节单元包括第四驱动件、齿条、齿轮,所述第四驱动件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第四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齿条固定连接,所述焊枪安装座一端固定有焊枪,另一端设有与所述齿条啮合的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送钢辊轴头全自动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机构(8),用于将待焊接钢辊轴头输送至焊接机构(10);焊接机构(10),包括钢辊旋转机构(16)、焊接单元(11);所述钢辊旋转机构(16)包括待焊件的放置腔和旋转单元;所述钢辊旋转机构(16)将待焊接轴头以其轴线为转轴转动到焊接位置;所述焊接单元(11)对转动的待焊接钢辊轴头进行周向焊接;所述焊接机构(10)还包括高度调节单元(102),所述高度调节单元(102)为第一腰孔(15);卸料机构(12),用于输送焊接好的钢辊轴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送钢辊轴头全自动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8)包括第一输送面(801)、第二输送面(802)、竖向隔板(803)、送料单元(804);所述竖向隔板(803)位于所述第一输送面(801)和所述第二输送面(802)之间;所述第二输送面(802)的进料端固定在所述竖向隔板(803)的顶部,且高于所述第一输送面(801)的出料端;所述第二输送面(802)的出料口位于所述放置腔顶部进口上方;所述送料单元(804)位于第一输送面(801)的出料端与所述竖向隔板(803)之间,所述送料单元(804)包括第一驱动件(8041)、第一斜面(8042);所述第一斜面(8042)固定在所述第一驱动件(8041)的输出端,所述第一驱动件(8041)带动所述第一斜面(8042)上下运动;所述第一斜面(8042)的第一工位位于所述第一输送面(801)的出料端,所述第一斜面(8042)的第二工位位于所述第二输送面(802)的进料端;所述第一斜面(8042)与所述竖向隔板(803)的夹角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输送面(801)与所述竖向隔板(803)的夹角,所述第一斜面(8042)的宽度小于钢辊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输送钢辊轴头全自动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机构(12)包括卸料单元(121)、第三输送面(122)、接料架(123),所述卸料单元(121)包括第二驱动件(1211)和第二斜面(1212),在所述放置腔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驱动件(1211)和所述第二斜面(1212);所述第二斜面(1212)固定在所述第二驱动件(1211)的输出端,所述第二驱动件(1211)带动所述第二斜面(1212)上下运动,两个所述第二斜面(1212)的间距小于钢辊长度,所述第二斜面(1212)的第一工位位于所述放置腔的端部,所述第二斜面(1212)的第二工位位于所述第三输送面(122)的进料端;所述第二斜面(1212)在第二工位时将钢辊本体(9)导向至所述第三输送面(122),所述接料架(123)的进料端位于所述第三输送面(122)的出料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输送钢辊轴头全自动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面(8042)与竖向隔板(803)的夹角与第一输送面(801)与竖向隔板(803)的夹角均为锐角。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输送钢辊轴头全自动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面(801)、第二输送面(802)、第三输送面(122)均为斜面,所述第一驱动件(804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楔块(8043),所述第一楔块(8043)顶部的斜面形成所述第一斜面(8042),所述第二驱动件(12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楔块(1213),所述第二楔块(1213)顶部的斜面形成所述第二斜面(1212),所述第二斜面(1212)自第二输送面(802)的出料端向放置腔的底部倾斜,所述第二斜面(1212)与第二楔块(1213)底部的夹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泽田张宏盛张德三严俊翟毅许彬蒋和峻班文磊
申请(专利权)人:蚌埠凯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