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串式双向变换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2064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开关电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半串式双向变换器电路,包括输入电路、输出电路;所述输入电路由电感L1、开关变压器T1、开关管Q1、二极管D1、二极管D2、电容C1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半串式双向变换器电路利用电感储能后,再释放能量,使开关变压器双向磁化,能量利用充分,工作效率高,更节能省电,输出纹波小,工作状态稳定可靠,电路结构及驱动简单,使用成本低,可以使小功率电源应用得更广泛。可以使小功率电源应用得更广泛。可以使小功率电源应用得更广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半串式双向变换器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开关电源
,尤其涉及一种半串式双向变换器电路。

技术介绍

[0002]在众多的开关电源电路拓扑中,适合小功率的反激式变换器电路结构简单、体积比较小、输入输出电气隔离等诸多优异的性能特点,使其在家电领域中广泛应用。由于反激式变换器的电压输出纹波大、工作效率不够高等缺陷,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反激式变换器的推广;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目前出现了双路反激并联的思路,但是负载存在波动反而使纹波幅值、频率增大,使工作状态不够稳定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半串式双向变换器电路;本技术的一种半串式双向变换器电路利用电感储能后,再释放能量,使开关变压器双向磁化,能量利用充分,工作效率高,更节能省电,输出纹波小,工作状态稳定可靠,电路结构及驱动简单,使用成本低,可以使小功率电源应用得更广。
[0004]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半串式双向变换器电路,包括输入电路、输出电路。
[0005]所述输入电路由开关变压器T1、电感L1、开关管Q1、二极管D1、二极管D2、电容C1组成。
[0006]所述开关变压器T1,包括初级绕组W1、次级绕组W2。
[0007]其中,所述输入电路内部的电路连接关系为:直流输入端正极IN+分别与电感L1的一端、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电感L1的另一端分别与初级绕组W1的x1端、开关管Q1的漏极连接,初级绕组W1的x2端与电容C1的一端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分别与二极管D1的正极、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与开关管Q1的源极连接后再与直流输入端负极IN

连接,开关管Q1的栅极与控制信号H1连接。
[0008]所述输出电路,由二极管D5、二极管D4、二极管D3、电感L2、电容C2组成。
[0009]其中,所述输出电路内部的电路连接关系为:所述开关变压器T1的次级绕组W2的一端s1与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次级绕组W2的另一端s2与二极管D5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4的负极与二极管D5的负极连接后再分别与二极管D3的负极、电感L2的一端连接,电感L2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2的正极、直流输出端正极OUT+连接,电容C2的负极分别与二极管D3的正极、次级绕组W2的中心抽头、直流输出端负极OUT

连接。
[0010]其中,所述控制信号H1为方波信号。
[0011]本技术的一种半串式双向变换器电路的具体工作过程为:
[0012]当控制信号H1的高电平到来时开关管Q1导通,电感L1通电储能,同时电容C1开始放电,电容C1通过开关变压器T1的初级绕组W1

开关管Q1

二极管D2

电容C1形成放电回路,直到控制信号H1的低电平到来,同时开关变压器T1传递能量到次级绕组W2;
[0013]当控制信号H1的低电平到来时开关管Q1关断,电感L1开始释放能量,电感L1通过开关变压器T1的初级绕组W1

电容C1

二极管D1

电感L1形成放电回路,电容C1储存电能,直到控制信号H1的高电平到来,同时开关变压器T1传递能量到次级绕组W2;
[0014]当输出电路的二极管D4或二极管D5输出脉动直流时,经过电感L2、电容C2滤波后,再经过直流输出端正极OUT+输出给负载;在运行过程中二极管D4、二极管D5都没有输出脉动直流时,由电感L2释放能量到电容C2,经电容C2或者负载、二极管D3构成能量释放回路,同时电容C2输出电能到负载。
[0015]作为优选,所述开关管Q1为NMOS场效应管Q1。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
[0017]本技术的一种半串式双向变换器电路,能量利用充分,工作效率高,输出纹波小,工作状态稳定可靠,电路结构及驱动简单。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半串式双向变换器电路连接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控制信号H1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
[0021]如图1所示,
[0022]一种半串式双向变换器电路,包括输入电路、输出电路;
[0023]所述输入电路由开关变压器T1、电感L1、开关管Q1、二极管D1、二极管D2、电容C1组成;
[0024]所述开关变压器T1,包括初级绕组W1、次级绕组W2;
[0025]其中,所述输入电路内部的电路连接关系为:直流输入端正极IN+分别与电感L1的一端、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电感L1的另一端分别与初级绕组W1的x1端、开关管Q1的漏极连接,初级绕组W1的x2端与电容C1的一端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分别与二极管D1的正极、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与开关管Q1的源极连接后再与直流输入端负极IN

连接,开关管Q1的栅极与控制信号H1连接;
[0026]所述输出电路,由二极管D5、二极管D4、二极管D3、电感L2、电容C2组成;
[0027]其中,所述输出电路内部的电路连接关系为:所述开关变压器T1的次级绕组W2的一端s1与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次级绕组W2的另一端s2与二极管D5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4的负极与二极管D5的负极连接后再分别与二极管D3的负极、电感L2的一端连接,电感L2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2的正极、直流输出端正极OUT+连接,电容C2的负极分别与二极管D3的正极、次级绕组W2的中心抽头、直流输出端负极OUT

连接;
[0028]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控制信号H1为方波信号;
[0029]本实施例中,所述开关管Q1为NMOS场效应管Q1;
[0030]本技术的一种半串式双向变换器电路的具体工作过程为:
[0031]在控制信号H1的高电平到来时开关管Q1导通,电感L1通电储能,同时电容C1开始放电,电容C1通过开关变压器T1的初级绕组W1

开关管Q1

二极管D2

电容C1形成放电回
路,直到控制信号H1的低电平到来,同时开关变压器T1传递能量到次级绕组W2;
[0032]在控制信号H1的低电平到来时开关管Q1关断,电感L1开始释放能量,电感L1通过开关变压器T1的初级绕组W1

电容C1

二极管D1

电感L1形成放电回路,电容C1存储电能,直到控制信号H1的高电平到来,同时开关变压器T1传递能量到次级绕组W2;
[0033]在输出电路的二极管D4或二极管D5输出脉动直流时,经过电感L2、电容C2滤波后,再经过直流输出端正极OUT+输出给负载;在运行过程中二极管D4、二极管D5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串式双向变换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电路、输出电路;所述输入电路由开关变压器T1、电感L1、开关管Q1、二极管D1、二极管D2、电容C1组成;所述开关变压器T1,包括初级绕组W1、次级绕组W2;其中,所述输入电路内部的电路连接关系为:直流输入端正极IN+分别与电感L1的一端、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电感L1的另一端分别与初级绕组W1的x1端、开关管Q1的漏极连接,初级绕组W1的x2端与电容C1的一端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分别与二极管D1的正极、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与开关管Q1的源极连接后再与直流输入端负极IN

连接,开关管Q1的栅极与控制信号H1连接;所述输出电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德强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星座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