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可自动折叠遮阳棚的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18304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9: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可自动折叠遮阳棚的房车,包括房车本体、遮阳棚,房车本体上开设有收容槽,遮阳棚包括骨架、篷布,骨架包括第一移动部件、第二移动部件、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活动推杆、连接部件,第一移动部件、第二移动部件可移动地连接在收容槽相对两侧,第一支撑杆一端与第一移动部件转动连接,第二支撑杆一端与第二移动部件转动连接,活动推杆设置有多个,部分活动推杆一端与第一移动部件转动连接,部分活动推杆一端与第二移动部件转动连接,多个活动推杆另一端与连接部件转动连接,活动推杆可沿其轴线方向伸缩使连接部件沿竖直方向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减少了遮阳棚骨架载荷,提高了遮阳棚抗风性能,结构简单,展开和折叠过程方便。叠过程方便。叠过程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可自动折叠遮阳棚的房车


[0001]本技术属于房车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可自动折叠遮阳棚的房车。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房车旅行在国内快速发展,房车是一种可移动和具有居家必备的基本设施的车辆,其具备的便利和私密性,为用户提供了独特的旅行体验。为了满足用户在车外烹饪、休闲娱乐的需求,目前市面上的房车通常配有车外遮阳棚。遮阳棚平时折叠收入房车内,使用时人工手动展开放置,具有遮阳和遮挡小雨的作用。
[0003]但是,目前房车的遮阳棚仍存在一定问题:现有的房车遮阳棚的打开放置、固定和回收的过程操作繁琐,自动化程度低,需人工进行复杂的操作,便捷性较差,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且收纳不方便,收纳时占用了房车内部较大空间;此外现有的房车遮阳棚的结构单一,伞布通常没有稳固的支撑结构,承受载荷能力较差,且易积聚雨水,无法应对狂风暴雨等天气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可自动折叠遮阳棚的房车,用于解决现有遮阳棚稳定性不足和操作过程复杂的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具有可自动折叠遮阳棚的房车,包括房车本体、遮阳棚,所述的遮阳棚具有展开状态、折叠状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房车本体上开设有收容槽,所述的收容槽用于收纳处于折叠状态的遮阳棚,所述的遮阳棚包括骨架、设置在骨架上的篷布,所述的骨架包括第一移动部件、第二移动部件、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活动推杆以及连接部件,所述的第一移动部件、第二移动部件可移动地连接在所述的收容槽的相对两侧,所述的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的第一移动部件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二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的第二移动部件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可沿其轴线方向伸缩,所述的活动推杆设置有多个,其中部分所述的活动推杆的一端与所述的第一移动部件转动连接,部分所述的活动推杆的一端与所述的第二移动部件转动连接,多个所述的活动推杆的另一端均与所述的连接部件转动连接,且所述的活动推杆可沿其轴线方向伸缩,并使所述的连接部件沿竖直方向运动。
[0007]优选地,所述的活动推杆为电动推杆,所述的遮阳棚还包括用于驱动每个所述的活动推杆进行伸缩的第一驱动部件、控制部件,所述的控制部件用于控制所述的第一驱动部件同步驱动多个所述的活动推杆进行伸缩。所述的第一驱动部件、控制部件提高了所述的遮阳棚在展开状态、折叠状态之间切换的便捷性。
[0008]优选地,所述的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为电动推杆,所述的遮阳棚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的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进行伸缩的第二驱动部件、控制部件,所述的控制部件用
于控制所述的第二驱动部件驱动所述的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进行伸缩;所述的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均设置有传感部件,所述的传感部件用于控制所述的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的伸缩长度,所述的传感部件与所述的控制部件连接。所述的第二驱动部件、控制部件、传感部件可使所述的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在接触到地面后不再伸长,从而形成稳定的支撑。
[0009]优选地,所述的遮阳棚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的第一支撑杆向所述的第一移动部件转动靠拢,所述的第二支撑杆向所述的第二移动部件转动靠拢,多个所述的活动推杆和连接部件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0010]优选地,所述的骨架还包括连接杆,所述的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的第一移动部件、第二移动部件的一端之间,且所述的连接杆可绕自身轴线转动。
[0011]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第一移动部件内和/或所述的第二移动部件内和/或所述的连接杆上缠绕有防风帘,所述的防风帘可从所述的第一移动部件和/或所述的第二移动部件内拉出或从所述的连接杆上释放。所述的防风帘用于隔绝风沙、雨水、灰尘等,提高所述的遮阳棚的抗干扰性,在非正常天气下依然能在所述的遮阳棚下活动。
[0012]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防风帘上设置有固定件,所述的固定件用于使所述的防风帘保持拉出或释放状态。所述的固定件用于提高所述的防风帘的稳定性。
[0013]优选地,所述的骨架还包括辅助支撑杆,所述的辅助支撑杆分别连接在所述的第一移动部件与第一支撑杆之间、第二移动部件与第二支撑杆之间,所述的辅助支撑杆的一端可移动地连接在所述的第一移动部件、第二移动部件上,所述的辅助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转动连接。
[0014]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辅助支撑杆包括滑块、杆件,所述的滑块设置在所述的第一移动部件、第二移动部件上,且可沿所述的第一移动部件、第二移动部件的长度延伸方向移动,所述的杆件的一端与所述的滑块连接,所述的杆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转动连接。
[0015]优选地,所述的第一移动部件和第二移动部件、所述的收容槽两侧中的一组上设置有齿轮,另一组上设置有齿条,所述的齿轮、齿条之间形成配合,所述的遮阳棚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的齿轮、齿条进行相对运动的第三驱动部件、控制部件,所述的控制部件用于控制所述的第三驱动部件驱动所述的齿轮、齿条进行相对运动。
[0016]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0017]本技术通过设置伞状结构骨架,有效解决了雨水无法排放造成积压的问题,有效减少了骨架结构的载荷,显著提高了遮阳棚的抗风性能,且结构简单,展开和折叠过程操作简单,提高了产品使用的便捷性,并且在折叠状态下,遮阳棚竖直方向上的尺寸较小,便于收纳且占用的房车内空间较少。
附图说明
[0018]附图1为本实施例的房车本体和展开状态遮阳棚的骨架的立体示意图;
[0019]附图2为本实施例的折叠状态遮阳棚的骨架的立体示意图;
[0020]附图3为本实施例的展开状态遮阳棚的骨架的俯视示意图;
[0021]附图4为本实施例的展开状态遮阳棚的侧视示意图。
[0022]以上附图中:1、房车本体;11、收容槽;2、遮阳棚;21、骨架;211、第一移动部件;212、第二移动部件;213、第一支撑杆;214、第二支撑杆;215、活动推杆;2151、第一活动推杆;2152、第二活动推杆;2153、第三活动推杆;2154、第四活动推杆;216、连接部件;217、辅助支撑杆;2171、滑块;2172、杆件;218、连接杆;22、篷布;23、防风帘;231、固定件;24、控制部件;25、传感部件;26、第一驱动部件;27、第二驱动部件;28、第三驱动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可自动折叠遮阳棚的房车,包括房车本体、遮阳棚,所述的遮阳棚具有展开状态、折叠状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房车本体上开设有收容槽,所述的收容槽用于收纳处于折叠状态的遮阳棚,所述的遮阳棚包括骨架、设置在骨架上的篷布,所述的骨架包括第一移动部件、第二移动部件、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活动推杆以及连接部件,所述的第一移动部件、第二移动部件可移动地连接在所述的收容槽的相对两侧,所述的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的第一移动部件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二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的第二移动部件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可沿其轴线方向伸缩,所述的活动推杆设置有多个,其中部分所述的活动推杆的一端与所述的第一移动部件转动连接,部分所述的活动推杆的一端与所述的第二移动部件转动连接,多个所述的活动推杆的另一端均与所述的连接部件转动连接,且所述的活动推杆可沿其轴线方向伸缩,并使所述的连接部件沿竖直方向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自动折叠遮阳棚的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推杆为电动推杆,所述的遮阳棚还包括用于驱动每个所述的活动推杆进行伸缩的第一驱动部件、控制部件,所述的控制部件用于控制所述的第一驱动部件同步驱动多个所述的活动推杆进行伸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自动折叠遮阳棚的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为电动推杆,所述的遮阳棚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的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进行伸缩的第二驱动部件、控制部件,所述的控制部件用于控制所述的第二驱动部件驱动所述的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进行伸缩;所述的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均设置有传感部件,所述的传感部件用于控制所述的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的伸缩长度,所述的传感部件与所述的控制部件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自动折叠遮阳棚的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遮阳棚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的第一支撑杆向所述的第一移动部件转动靠拢,所述的第二支撑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昭和于立洋李晓天吴成杰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人工智能研究院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