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松防滑预埋槽道连接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1496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松防滑预埋槽道连接组件,属于城市轨道交通及铁路隧道技术领域,包括C形槽、T形螺栓、螺母和限位机构,所述C形槽至少设置有壳体和槽体;所述T形螺栓设置有螺栓栓杆和与所述槽体相匹配的螺栓栓头,所述螺栓栓头嵌入所述槽体,所述螺栓栓头和所述壳体相卡接;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垫片和与所述槽体相匹配的限位部件,所述限位部件嵌入所述槽体,所述限位部件和所述壳体相接触,所述限位垫片设置有通孔,所述螺栓栓杆贯穿所述通孔与所述螺母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达到能够提高预埋槽道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耐久性的技术效果。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耐久性的技术效果。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耐久性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松防滑预埋槽道连接组件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城市轨道交通及铁路隧道
,特别涉及一种防松防滑预埋槽道连接组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盾构隧道施工技术的发展,盾构管片预埋槽道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盾构管片预埋槽道已逐渐取代传统锚栓打孔预埋安装技术,作为各类管线、接触网支撑连接件的主要施工工艺。
[0003]目前,在现有的城市轨道交通及铁路隧道技术中,通常是将槽道事先预埋在钢筋混凝土管片里,待管片拼装完成之后在需要连接的位置安装螺栓。但是,由于螺栓栓头的尺寸较小,螺栓栓头中实际结合部位的面积较小,无法提供较大的摩擦力,螺栓容易发生松动或滑动,导致从槽道中脱出引发事故,降低了预埋槽道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0004]综上所述,在现有的城市轨道交通及铁路隧道技术中,存在着预埋槽道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耐久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预埋槽道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耐久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松防滑预埋槽道连接组件,所述组件包括:C形槽,所述C形槽至少设置有壳体和槽体;T形螺栓,所述T形螺栓设置有螺栓栓杆和与所述槽体相匹配的螺栓栓头,所述螺栓栓头嵌入所述槽体,所述螺栓栓头和所述壳体相卡接;螺母和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垫片和与所述槽体相匹配的限位部件,所述限位部件嵌入所述槽体,所述限位部件和所述壳体相接触,所述限位垫片设置有通孔,所述螺栓栓杆贯穿所述通孔与所述螺母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槽体包括内侧面和外侧面,所述内侧面位于所述槽体内,所述外侧面位于所述槽体外,所述外侧面位于所述限位垫片和所述内侧面之间,所述内侧面设置有第一防滑齿,所述外侧面设置有第二防滑齿。
[0008]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垫片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防滑齿相匹配的第四防滑齿。
[0009]进一步地,所述限位部件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防滑齿相匹配的第三防滑齿。
[0010]进一步地,所述限位部件包括第一限位头和第二限位头,所述通孔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头和所述第二限位头之间。
[0011]进一步地,所述螺栓栓头呈矩形。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头和第二限位头的间距大于所述螺栓栓头的宽度。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头和第二限位头的间距小于所述螺栓栓头的长度。
[0014]进一步地,所述螺栓栓头的宽度小于所述槽体的开口的宽度。
[0015]进一步地,所述螺栓栓杆的直径小于所述槽体的开口的宽度。
[0016]有益效果: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松防滑预埋槽道连接组件,通过T形螺栓中螺栓栓头嵌入C形槽的槽体内,T形螺栓的螺栓栓头和C形槽的壳体相互卡接,限位机构中限位部件嵌入C形槽的槽体,限位部件和C形槽的壳体相互接触,T形螺栓的螺栓栓杆贯穿设置于限位垫片的通孔后与螺母连接。这样限位机构中的限位部件和限位垫片能够阻止T形螺栓中螺栓栓头在C形槽的槽体内进行转动,使得T形螺栓无法发生松动或滑动,继而T形螺栓难以从槽道中脱出而引发事故,提高了预埋槽道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耐久性。从而达到了能够提高预埋槽道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耐久性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松防滑预埋槽道连接组件的示意图一;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松防滑预埋槽道连接组件的示意图二;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松防滑预埋槽道连接组件的示意图三;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松防滑预埋槽道连接组件的示意图四。
具体实施方式
[0023]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松防滑预埋槽道连接组件,通过T形螺栓2中螺栓栓头201嵌入C形槽1的槽体内,T形螺栓2的螺栓栓头201和C形槽1的壳体相互卡接,限位机构3中限位部件301嵌入C形槽1的槽体,限位部件301和C形槽1的壳体相互接触,T形螺栓2的螺栓栓杆202贯穿设置于限位垫片302的通孔后与螺母4连接。这样限位机构3中的限位部件301和限位垫片302能够阻止T形螺栓2中螺栓栓头201在C形槽1的槽体内进行转动,使得T形螺栓2无法发生松动或滑动,继而T形螺栓2难以从槽道中脱出而引发事故,提高了预埋槽道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耐久性。从而达到了能够提高预埋槽道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耐久性的技术效果。
[002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其中本实施中所涉及的“和/或”关键词,表示和、或两种情况,换句话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及的A和/或B,表示了A和B、A或B两种情况,描述了A与B所存在的三种状态,如A和/或B,表示:只包括A不包括B;只包括B不包括A;包括A与B。
[0025]应当理解,虽然术语“第一”,“第二”等在这里可以用来描述各种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不应当受到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区段与另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区段。因此,在不背离示例性实施例的教导的情况下,下面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分可以被称作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分。这里可以使用空间上相关的术语,例如“下面”,“上
面”等,以便于描述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另一个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可以理解,除了图中所示的方位之外,空间上相对的术语还包括使用或操作中的装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图中的设备被翻转,那么被描述为“下面”的元件或特征将被定向为“上面”其它元件或特征。因此,示例性术语“下面”可以包括上面和下面的取向。该设备可以被定向(旋转90度或在其它定向上),并且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关描述符被相应地解释。
[0026]同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目的,并不是旨在限制本专利技术。
[0027]请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松防滑预埋槽道连接组件的示意图一,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松防滑预埋槽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松防滑预埋槽道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包括:C形槽,所述C形槽至少设置有壳体和槽体;T形螺栓,所述T形螺栓设置有螺栓栓杆和与所述槽体相匹配的螺栓栓头,所述螺栓栓头嵌入所述槽体,所述螺栓栓头和所述壳体相卡接;螺母和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垫片和与所述槽体相匹配的限位部件,所述限位部件嵌入所述槽体,所述限位部件和所述壳体相接触,所述限位垫片设置有通孔,所述螺栓栓杆贯穿所述通孔与所述螺母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松防滑预埋槽道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包括内侧面和外侧面,所述内侧面位于所述槽体内,所述外侧面位于所述槽体外,所述外侧面位于所述限位垫片和所述内侧面之间,所述内侧面设置有第一防滑齿,所述外侧面设置有第二防滑齿。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松防滑预埋槽道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垫片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防滑齿相匹配的第四防滑齿。4.如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园王立勇余轲彭慧琼徐纳王杨帆聂艺博李琳国朱胜李健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