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焊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1169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涉及焊接技术领域的水下焊接设备,包括移动装置、导轨装置、焊接装置与升降装置;所述导轨装置包括依次铰接连接的第一轨道、第二轨道与第三轨道;所述第一轨道、第二轨道与第三轨道均呈圆弧状设置;所述焊接装置与导轨装置滑动连接且沿所述导轨装置往复运动;所述升降装置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轨道连接,所述升降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移动装置连接;所述升降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导轨装置升降运动。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的水下焊接工作效率低且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且具有结构简单与制造成本低的优点。本低的优点。本低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下焊接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焊接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水下焊接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由于水的存在,使水下焊接过程变得更加复杂,并且会出现各种各样陆地焊接所未遇到的问题,世界各国正在应用和研究的水下焊接方法种类繁多,应用较成熟的是电弧焊。
[0003]在对水下的管道进行焊接作业时,传统的水下焊接需要人工潜入至水底然后对水下的管道进行焊接。这种作业方式效率低下且质量难以保证;而且水下的环境较为复杂且危险,严重危害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为了解决传统的水下焊接工作效率低且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下焊接设备,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水下焊接设备,包括移动装置;导轨装置,所述导轨装置包括依次铰接连接的第一轨道、第二轨道与第三轨道;所述第一轨道、第二轨道与第三轨道均呈圆弧状设置;焊接装置,所述焊接装置与导轨装置滑动连接且沿所述导轨装置往复运动;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轨道连接,所述升降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移动装置连接;所述升降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导轨装置升降运动。
[0005]上述水下焊接设备,通过控制导轨装置展开,移动装置驱动第二轨道移动至水下管道的待焊接处的下方,继而转动第一轨道与第三轨道,实现导轨装置包裹水下管道,便于焊接装置绕水下管道周向移动并进行焊接;继而焊接装置沿导轨装置移动至待焊接处,对水下管道进行焊接,从而解决了传统的水下焊接工作效率低且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0006]进一步地,所述导轨装置还包括第一伸缩组件与第二伸缩组件;所述第一伸缩组件的一端与第一轨道连接,所述第一伸缩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轨道连接;所述第一伸缩组件用于驱动第一轨道转动;所述第二伸缩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轨道连接,所述第二伸缩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轨道连接;所述第二伸缩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三轨道转动。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伸缩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块、第一伸缩块与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设于所述第一轨道上,所述第二固定块设于所述第二轨道上,所述第一伸缩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块铰接连接,所述第一伸缩块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块铰接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伸缩组件包括第三固定块、第二伸缩块与第四固定块;所述第三固定块设于所述第二轨道上,所述第四固定块设于所述第三轨道上,所述第二伸缩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固定块铰接连接,所述第二伸缩块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固定块铰接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轨道、第二轨道与第三轨道上均设有多个呈间隔设置的齿牙;
所述齿牙均设于导轨装置的同一端面。
[0010]进一步地,所述焊接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焊接头、升降结构、第一驱动组件与齿轮盘;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齿轮盘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齿轮盘转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一端设有外轮廓呈圆弧状的滑槽,所述滑槽与所述导轨装置的一侧面滑动连接;所述齿轮盘与所述齿牙啮合。
[0011]进一步地,所述升降结构包括升降台、第一连接组件、第二连接组件、第一滑轨、第二滑轨与第三伸缩块;所述第一滑轨设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上,所述第二滑轨设于所述升降台上;所述焊接头设于所述升降台上;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与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呈交叉设置并铰接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三伸缩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连接,所述第三伸缩块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组件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滑动块、第一连接杆与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铰接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动块铰接连接,所述第一滑动块与所述第一滑轨滑动连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第二滑动块、第二连接杆与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块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铰接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动块铰接连接,所述第二滑动块与所述第一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三伸缩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块连接,所述第三伸缩块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块连接。
[0014]进一步地,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第一升降组件、第二升降组件与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一升降组件包括第一通管、第二通管与螺杆;所述第一通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轨道连接,所述第一通管的另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二通管内且与所述第二通管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通管与所述移动装置连接;所述螺杆的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一通管内且与所述第一通管螺纹连接,所述螺杆的另一端穿过第二通管延伸至所述移动装置内;所述螺杆设于所述移动装置内的一端设有第一锥型齿轮;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设于所述移动装置内,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第一输出端上设有第二锥型齿轮,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第二输出端上设有第三锥型齿轮;所述第二锥型齿轮与所述第一锥型齿轮啮合;所述第二升降组件与所述第一升降组件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升降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二轨道和移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三锥型齿轮与所述第二升降组件连接。
附图说明
[0015]从以下结合附图的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图中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而是将重点放在示出实施例的原理上。在不同的视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定对应的部分。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水下焊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是图1中B处的放大图;图4是图1中C处的放大图;
图5是图3中D处的放大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水下焊接设备的焊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说明:1

移动装置;2

导轨装置;21

第一轨道;22

第二轨道;23

第三轨道;231

第二合页;232

第二导轨部;24

第一伸缩组件;25

第二伸缩组件;251

第三固定块;252

第二伸缩块;253

第四固定块;3

焊接装置;31

焊接头;311

外壳;312

准直镜;313

聚光镜;314

分光镜;315

透光元件;316

供丝装置;32

升降结构;321

升降台;322

第一连接组件;323

第二连接组件;324

第一滑轨;325

第三伸缩块;326

第二滑轨;33...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装置;导轨装置,所述导轨装置包括依次铰接连接的第一轨道、第二轨道与第三轨道;所述第一轨道、第二轨道与第三轨道均呈圆弧状设置;焊接装置,所述焊接装置与导轨装置滑动连接且沿所述导轨装置往复运动;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轨道连接,所述升降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移动装置连接;所述升降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导轨装置升降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装置还包括第一伸缩组件与第二伸缩组件;所述第一伸缩组件的一端与第一轨道连接,所述第一伸缩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轨道连接;所述第一伸缩组件用于驱动第一轨道转动;所述第二伸缩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轨道连接,所述第二伸缩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轨道连接;所述第二伸缩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三轨道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下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块、第一伸缩块与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设于所述第一轨道上,所述第二固定块设于所述第二轨道上,所述第一伸缩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块铰接连接,所述第一伸缩块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块铰接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下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伸缩组件包括第三固定块、第二伸缩块与第四固定块;所述第三固定块设于所述第二轨道上,所述第四固定块设于所述第三轨道上,所述第二伸缩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固定块铰接连接,所述第二伸缩块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固定块铰接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道、第二轨道与第三轨道上均设有多个呈间隔设置的齿牙;所述齿牙均设于导轨装置的同一端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下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焊接头、升降结构、第一驱动组件与齿轮盘;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齿轮盘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齿轮盘转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一端设有外轮廓呈圆弧状的滑槽,所述滑槽与所述导轨装置的一侧面滑动连接;所述齿轮盘与所述齿牙啮合。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下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结构包括升降台、第一连接组件、第二连接组件、第一滑轨、第二滑轨与第三伸缩块;所述第一滑轨设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正乙寇慧陈伟波祝胜光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隆深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