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板型环路热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06233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散热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薄板型环路热管,包括壳体,壳体包括相对盖合且边缘密封连接的第一壳板和第二壳板,第一壳板与第二壳板之间形成有蒸发腔、汽体通道、冷凝腔、液体通道、补偿腔和辅助流体通道,补偿腔内储存有液相工质,蒸发腔内设有将蒸发腔分隔成第一蒸汽腔和第二蒸汽腔的第一毛细结构,第二蒸汽腔位于第一蒸汽腔与补偿腔之间,第二蒸汽腔与补偿腔之间通过第一毛细结构隔离开,第一蒸汽腔和第二蒸汽腔分别通过汽体通道和辅助流体通道连通至冷凝腔,冷凝腔通过液体通道连通至补偿腔。将环路热管的各个部件集成于两个壳板之间,制造工艺更简单、高效。增设了第二蒸汽腔和辅助流体通道,可降低环路热管的传热温差。热温差。热温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薄板型环路热管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散热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薄板型环路热管。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很多电子设备朝超薄型、紧凑型发展,而且发热量越来越大。传统的热管越来越不能满足电子设备的散热需求。
[0003]环路热管是一项先进的相变传热技术。环路热管包括五个基本组成部分:蒸发器(含毛细芯)、汽体管线、冷凝器、液体管线和补偿器。这五个部分依次连接,构成闭合回路,其内部有工质循环流动。环路热管的工作原理为:蒸发器接触热源,液态工质在蒸发器内的毛细芯表面汽化,汽化后的汽态工质沿汽体管线进入冷凝器,在冷凝器内放热冷凝成液态工质,之后沿液体管线流至补偿器,浸润蒸发器内的毛细芯,液态工质受热再蒸发,进入下一循环。相比传统热管,环路热管具有更大的传热能力、更远的传热距离以及更灵活的布置形式。
[0004]然而,现有的环路热管厚度较大,其主要部件通常分开设置,并通过焊接连接,工艺复杂。此外,由于环路热管正常工作时,蒸发器的压力和温度皆高于补偿器,因此存在从蒸发器向补偿器泄漏的热负荷,称为漏热,依据环路热管的工作原理,该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板型环路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包括相对盖合且边缘密封连接的第一壳板(11)和第二壳板(12),所述第一壳板(11)与所述第二壳板(12)之间形成有蒸发腔(2)、汽体通道(3)、冷凝腔(4)、液体通道(5)、补偿腔(6)和辅助流体通道(7),所述补偿腔(6)内储存有液相工质,所述蒸发腔(2)内设有将所述蒸发腔(2)分隔成第一蒸汽腔(22)和第二蒸汽腔(23)的第一毛细结构(21),所述第二蒸汽腔(23)位于所述第一蒸汽腔(22)与所述补偿腔(6)之间,所述第二蒸汽腔(23)与所述补偿腔(6)之间通过所述第一毛细结构(21)隔离开,所述第一蒸汽腔(22)通过所述汽体通道(3)连通至所述冷凝腔(4),所述冷凝腔(4)通过所述液体通道(5)连通至所述补偿腔(6),所述辅助流体通道(7)连通所述第二蒸汽腔(23)与所述液体通道(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板型环路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腔(4)内设有流道(4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板型环路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流体通道(7)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蒸汽腔(23)和所述液体通道(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板型环路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流体通道(7)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蒸汽腔(23)和所述冷凝腔(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板型环路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板(11)和/或所述第二壳板(12)的内壁上刻蚀有凹陷区域,所述第一壳板(11)与所述第二壳板(12)之间于所述凹陷区域处形成所述蒸发腔(2)、所述汽体通道(3)、所述冷凝腔(4)、所述液体通道(5)、所述补偿腔(6)和所述辅助流体通道(7)。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板型环路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呈环形,所述蒸发腔(2)、所述汽体通道(3)、所述冷凝腔(4)、所述液体通道(5)和所述补偿腔(6)沿所述壳体(1)的周向依次布置构成闭合回路。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薄板型环路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流体通道(7)位于所述汽体通道(3)的一侧并与所述汽体通道(3)共用所述壳体(1)的密封边缘,或者,所述辅助流体通道(7)位于所述液体通道(5)的一侧并与所述液体通道(5)共用所述壳体(1)的密封边缘。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薄板型环路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流体通道(7)具有独立于所述汽体通道(3)和所述液体通道(5)的密封边缘。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板型环路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毛细结构(21)与所述壳体(1)为分体式结构,所述第一毛细结构(21)为丝网、粉末烧结材料、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牟永斌赵秀红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圣荣元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