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动防渗底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10568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种主动防渗底板结构,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碎石层、第一混凝土层、防水涂层、排水板、第二混凝土层、第三混凝土层和第四混凝土层,第四混凝土层上表面开设有若干安装槽,安装槽内安装有通风管,通风管下端穿过第二混凝土层和第三混凝土层后延伸至排水板上侧,通风管下端还固定连接有通风罩,通风罩安装在蓄水槽内,蓄水槽设置在排水板上,通风罩表面开设有若干导向槽,导向槽表面开设有若干第二通风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若干混凝土层,每个混凝土层的冷却收缩的情况都不一样,当在下层混凝土层上部再次铺设混凝土层时,上层的混凝土可以掩盖下层混凝土的裂缝,使得地下水难以渗出,提高了防渗的效果,同时减少了涂料的使用,降低了成本。降低了成本。降低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主动防渗底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主动防渗底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属于建筑施工


技术介绍

[0002]建筑施工防渗的手段主要有堵塞和加固,在面对液体的固体表面涂抹一层高分子化合物,可以有效防止液体渗入。目前在对地板防渗时常常大量使用涂料对混凝土层的裂缝进行填补,达到防渗的目的。
[0003]然而现有的采用大量防渗涂料对混凝土层缝隙填补的做法首先成本比较高,其次时间一长其防渗效果会逐渐下降,混凝土层下的积水越多,后期渗漏越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主动防渗底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大量防渗涂料对混凝土层缝隙进行,导致成本比较高,其次时间一长其防渗效果会逐渐下降,混凝土层下的积水越多,后期渗漏越严重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主动防渗底板结构,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碎石层、第一混凝土层、排水板、第二混凝土层、第三混凝土层和第四混凝土层,其中第一混凝土层表面设置有防水涂层,第四混凝土层上表面开设有若干安装槽,安装槽内安装有通风管,通风管下端穿过第二混凝土层和第三混凝土层后延伸至排水板上侧,通风管下端还固定连接有通风罩,通风罩安装在蓄水槽内,蓄水槽设置在排水板上,通风罩表面开设有若干导向槽,导向槽表面开设有若干第二通风孔。
[0006]前述的主动防渗底板结构中,所述安装槽上端安装有金属盖,金属盖上表面开设有若干第三通风孔。
[0007]前述的主动防渗底板结构中,所述第一混凝土层内设置有下钢筋网。
[0008]前述的主动防渗底板结构中,所述第四混凝土层内设置有上钢筋网。
[0009]前述的主动防渗底板结构中,所述通风管上端活动连接有盖子,盖子上表面开设有若干第一通风孔。
[0010]前述的主动防渗底板结构中,所述通风管周侧面固定连接有卡环。
[0011]前述的主动防渗底板结构中,所述通风管顶端连接有鼓风机或抽风机。
[0012]前述的主动防渗底板结构中,所述金属盖表面高度高于地面高度。
[0013]一种主动防渗底板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4]步骤一:对基层整平,铲掉凸起的土块,填充凹陷的区域;
[0015]步骤二:在基层上铺设一层碎石,形成碎石层;
[0016]步骤三:在碎石层上铺设第一混凝土层,并在第一混凝土层中间铺设下钢筋网;
[0017]步骤四:待第一混凝土层收缩冷却后,在其表面刷上防水涂料,形成防水涂层;
[0018]步骤五:在防水涂层上表面铺设排水板,然后将通风管的通风罩固定在蓄水槽内;
[0019]步骤六:在排水板上表面铺设第二混凝土层;
[0020]步骤七:待第二混凝土层冷却收缩后,在第二混凝土层上表面铺设第三混凝土层,同时将卡环没入第二混凝土层中;
[0021]步骤八:待第三混凝土层冷却收缩后,在其上表面铺设第四混凝土层,并预留安装槽,待其冷却收缩后,在安装槽上端嵌入金属盖。
[0022]前述的主动防渗底板结构的施工方法中,所述碎石层高度为10mm

20mm;所述第一混凝土层的厚度为30mm

40mm;所述第二混凝土层厚度为10mm

15mm;所述第三混凝土层厚度为40mm

50mm。
[002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
[0024]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若干层混凝土层,在施工时每个混凝土层的冷却收缩的情况都不一样,因此产生的裂缝也不一样,而当在下层混凝土层上部再次铺设混凝土层时,上层的混凝土可以掩盖下层混凝土的裂缝,使得地下水难以渗出,大大提高了防渗的效果,同时减少了涂料的使用,降低了成本;
[0025]2.本专利技术通过使用通风管,通风管可以作为排水板与外界通风的媒介,使得在排水板上的地下水能够直接通过通风管挥发,减少水分充混凝土层的缝隙内渗出,另外,相邻的通风管可以通过排水板连通,相互通风,进一步提高通风效果,而且通风管可以主动连接外部的鼓风机或抽风机,加快排水板的空气流动,加快水分挥发排出,减少积水。
附图说明
[0026]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平面示意图;
[0027]附图2为图1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视图;
[0028]附图3为通风管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0029]附图标记:1

碎石层,2

第一混凝土层,3

下钢筋网,4

排水板,401

蓄水槽,5

第二混凝土层,6

第三混凝土层,7

第四混凝土层,701

安装槽,8

上钢筋网,9

防水涂层,10

通风管,1001

盖子,1002

第一通风孔,1003

卡环,1004

通风罩,1005

导向槽,1006

第二通风孔,11

金属盖,1101

第三通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限制的依据。
[0031]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种主动防渗底板结构,如附图1

3所示,包括有碎石层1、第一混凝土层2和通风管10,其中碎石层1设置在最底层,第一混凝土层2铺设在碎石层1上表面,第一混凝土层2上表面涂有防水涂层9,防水涂层9上表面铺设有排水板4,排水板4上表面铺设有第二混凝土层5,第二混凝土层5上表面铺设有第三混凝土层6,第三混凝土层6上表面铺设有第四混凝土层7,第四混凝土层7上表面开设有若干安装槽701,安装槽701内安装有通风管10,通风管10下端穿过第二混凝土层5和第三混凝土层6延伸至排水板4上侧,通风管10下端还固定连接有通风罩1004,通风罩1004安装在蓄水槽401内,蓄水槽401设置在排水板4上,通风罩1004表面开设有若干导向槽1005,导向槽1005表面开设有若干第二通风孔1006。
[0032]上述结构中,由于设置有若干安装槽701,而且安装槽701内都安装了通风管10,通
风管10可以作为排水板4与外界通风的媒介,使得在排水板4上的地下水能够直接通过通风管10挥发,减少水分充混凝土层的缝隙内渗出。而且设置有导向槽1005,导向槽1005表面为向下凹陷的结构,使得槽体结构的导向槽1005表面与蓄水槽401表面之间存在间距,从而使得导向槽1005表面的第二通风孔1006与蓄水槽401表面存在间距,便于通风以及水分的挥发。
[0033]另外,该结构设置有若干层混凝土层,在施工时每个混凝土层的冷却收缩的情况都不一样,因此产生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动防渗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碎石层(1)、第一混凝土层(2)、排水板(4)、第二混凝土层(5)、第三混凝土层(6)和第四混凝土层(7),其中第一混凝土层(2)表面设置有防水涂层(9),第四混凝土层(7)上表面开设有若干安装槽(701),安装槽(701)内安装有通风管(10),通风管(10)下端穿过第二混凝土层(5)和第三混凝土层(6)后延伸至排水板(4)上侧,通风管(10)下端还固定连接有通风罩(1004),通风罩(1004)安装在蓄水槽(401)内,蓄水槽(401)设置在排水板(4)上,通风罩(1004)表面开设有若干导向槽(1005),导向槽(1005)表面开设有若干第二通风孔(100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防渗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701)上端安装有金属盖(11),金属盖(11)上表面开设有若干第三通风孔(110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防渗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凝土层(2)内设置有下钢筋网(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防渗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混凝土层(7)内设置有上钢筋网(8)。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防渗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10)上端活动连接有盖子(1001),盖子(1001)上表面开设有若干第一通风孔(100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防渗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10)周侧面固定连接有卡环(1003)。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防渗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10)顶端连接有鼓风机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志晶蔡鹏孙小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