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支撑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04432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金属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人机支撑架,该支撑架包括由铝合金制成的基体,所述基体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呈三角状的第一通孔,所述基体还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通孔,相邻的第一通孔之间形成斜筋,相邻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之间形成第一筋条,相邻的第二通孔之间形成第二筋条;所述基体的一端往外延伸设置有尾翼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机支撑架,解决了目前的无人机结构的抗冲力能力较差的问题。构的抗冲力能力较差的问题。构的抗冲力能力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机支撑架


[0001]本技术涉及金属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无人机支撑架。

技术介绍

[0002]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UAV”),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行器。无人机无论是在民用还是军用都有很大的市场空间,而随着无人机技术逐渐成熟,制造成本和进入门槛降低,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已经爆发,而民用无人机市场处于爆发前夜。由于无人机不具备感应和躲避物体能力,故其需具备一定的抗冲击能力,目前的无人机结构的抗冲力能力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机支撑架,解决了目前的无人机结构的抗冲力能力较差的问题。
[0004]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无人机支撑架,包括由铝合金制成的基体,所述基体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呈三角状的第一通孔,所述基体还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通孔,相邻的第一通孔之间形成斜筋,相邻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之间形成第一筋条,相邻的第二通孔之间形成第二筋条;所述基体的一端往外延伸设置有尾翼杆。
[0006]其中,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主杆、第一结构杆、第二结构杆及第三结构杆,所述主杆、第一结构杆、第二结构杆及第三结构杆形成闭环,所述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均设于闭环内,所述尾翼杆设置于主杆与第三结构杆的连接处。
[0007]其中,所述第二结构杆的外侧设有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三结构杆的外侧设有第二定位槽。
[0008]其中,所述第二结构杆和第三结构杆的连接处设有加强块,
[0009]其中,所述主杆、第一结构杆、第二结构杆、第三结构杆、加强块及尾翼杆一体成型。
[0010]其中,所述尾翼杆的末端设有安装部。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2]解决了目前的无人机结构的抗冲力能力较差的问题:本技术的一种无人机支撑架,通过于基体内设置多个间隔设置的呈三角状的第一通孔,相邻的第一通孔之间形成斜筋,由于三角形结构的稳定性,从而增加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0013]利用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标记
[0016]基体
‑‑
100,斜筋
‑‑
101,第一筋条
‑‑
102,第二筋条
‑‑
103,主杆
‑‑
104,第一结构杆
‑‑
105,第二结构杆
‑‑
106,第三结构杆
‑‑
107,加强块
‑‑
108,第一定位槽
‑‑
109,第二定位槽
‑‑
110,第一通孔
‑‑
201,第二通孔
‑‑
202,尾翼杆
‑‑
300,安装部
‑‑
301。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0018]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或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0019]如图1所示,一种无人机支撑架,包括由铝合金制成的基体100,所述基体100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呈三角状的第一通孔201,所述基体100还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通孔202,相邻的第一通孔201之间形成斜筋101,相邻的第一通孔201和第二通孔202之间形成第一筋条102,相邻的第二通孔202之间形成第二筋条103;所述基体100的一端往外延伸设置有尾翼杆300。
[0020]具体的,本技术的一种无人机支撑架,通过于基体100内设置多个间隔设置的呈三角状的第一通孔201,相邻的第一通孔201之间形成斜筋101,由于三角形结构的稳定性,从而增加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强度。
[0021]具体的,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主杆104、第一结构杆105、第二结构杆106及第三结构杆107,所述主杆104、第一结构杆105、第二结构杆106及第三结构杆107形成闭环,所述第一通孔201及第二通孔202均设于闭环内,所述尾翼杆300设置于主杆104与第三结构杆107的连接处。
[0022]具体的,所述第二结构杆106的外侧设有第一定位槽109,所述第三结构杆107的外侧设有第二定位槽110。通过设置第一定位槽109和第二定位槽110,方便本技术的安装定位。
[0023]具体的,所述第二结构杆106和第三结构杆107的连接处设有加强块108,通过加强块108与斜筋101、第一筋条102及第二筋条103,优选的,所述主杆104、第一结构杆105、第二结构杆106、第三结构杆107、加强块108及尾翼杆300一体成型,可进一步地提升本技术的整体强度。
[0024]具体的,所述尾翼杆300的末端设有安装部301,方便尾翼杆300处安装相应的部件,增加本技术的适用性。
[0025]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
技术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由铝合金制成的基体(100),所述基体(100)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呈三角状的第一通孔(201),所述基体(100)还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通孔(202),相邻的第一通孔(201)之间形成斜筋(101),相邻的第一通孔(201)和第二通孔(202)之间形成第一筋条(102),相邻的第二通孔(202)之间形成第二筋条(103);所述基体(100)的一端往外延伸设置有尾翼杆(3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主杆(104)、第一结构杆(105)、第二结构杆(106)及第三结构杆(107),所述主杆(104)、第一结构杆(105)、第二结构杆(106)及第三结构杆(107)形成闭环,所述第一通孔(201)及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健龙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铝美铝型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