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酰亚胺薄膜碎膜吸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10387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聚酰亚胺薄膜碎膜吸附装置,包括通过传送装置往前传送的聚酰亚胺薄膜、设置在聚酰亚胺薄膜下方一侧的并且与聚酰亚胺薄膜同步向前传送的针板、安装在针板上的扎针以及设置在聚酰亚胺薄膜上方的与聚酰亚胺薄膜同步旋转的毛刷压轮;在毛刷压轮的两侧位置处,针板与聚酰亚胺薄膜之间具有高度差。本装置中毛刷压轮的后端位置处还设置有吸附壳体,吸附壳体是设置在聚酰亚胺薄膜的上方的,并且连接安装有吸附装置,吸附装置可设置为吸风装置等,将扎针顶出的碎膜吸入到壳体内,既可以方便的清理掉碎膜,又可将这些碎膜重新高温熔化后使用,节省成本。节省成本。节省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酰亚胺薄膜碎膜吸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聚酰亚胺薄膜生产
,具体说是一种聚酰亚胺薄膜碎膜吸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聚酰亚胺薄膜通常采用流延法制作,是将高温消泡后的聚酰亚胺溶液,通过不锈钢储液罐经过管路压入到机头上的流延嘴中,而流延嘴的下方设置传送钢带,传送钢带匀速运行,溶液流到传送钢带上,并且经过刮刀作用,进而形成厚度均匀的聚酰亚胺薄膜,而薄膜经过干燥冷却后从传动钢带上剥离下来,送入到亚胺化炉,高温亚胺化后,通过收卷机收卷;而在进入到亚胺化炉之前需要对对聚酰亚胺薄膜进行去毛边以及扎孔上阵。
[0003]例如:CN208789075U的专利文件中就公开了“一种聚酰亚胺薄膜拉伸机上阵装置”,其通过设置主副传送带,压轮,针板等可以快速完成聚酰亚胺薄膜的上阵工作;但是上述这种技术方案,其结构明显过于繁琐,使用起来也不够方便;另外最重要的是,上阵扎孔后,在聚酰亚胺薄膜上的产生的碎膜,现有技术中通常会抛弃掉,导致碎膜难清理,并且还会浪费物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技术目的: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聚酰亚胺薄膜碎膜吸附装置及操作方法。
[0005]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聚酰亚胺薄膜碎膜吸附装置,包括通过传送装置往前传送的聚酰亚胺薄膜、设置在聚酰亚胺薄膜下方一侧的并且与聚酰亚胺薄膜同步向前传送的针板、安装在针板上的扎针以及设置在聚酰亚胺薄膜上方的与聚酰亚胺薄膜同步旋转的毛刷压轮;在毛刷压轮的两侧位置处,针板与聚酰亚胺薄膜之间具有高度差,扎针触碰不到聚酰亚胺薄膜,而聚酰亚胺薄膜经过毛刷压轮时被毛刷压轮下压,使得扎针向上穿过聚酰亚胺薄膜完成扎孔,而继续往前传送后,扎针与聚酰亚胺薄膜分离。
[0006]所述毛刷压轮的传动后侧还设置有一吸附壳体,该吸附壳体设置在聚酰亚胺薄膜的上方,所述的吸附壳体的下端开口,吸附壳体的上端通过吸附管道连接安装有吸附装置。
[0007]进一步地,所述毛刷压轮的前端上方还安装有主杆,主杆上又相应连接有斜杆,而所述的斜杆上又安装有展平毛刷,所述展平毛刷的底部相应放置在聚酰亚胺薄膜上,可将扎针扎下的碎膜阻挡住。
[0008]进一步地,所述的主杆相应设置为可相应旋转的调节杆,通过该调节杆可相应调节展平毛刷的放置角度。
[0009]进一步地,所述的吸附壳体整体安装在升降装置上,吸附壳体可随升降装置上下移动。
[0010]进一步地,所述的吸附壳体的下端对准聚酰亚胺薄膜的表面,可将聚酰亚胺薄膜上残留的碎膜吸入到吸附壳体内部。
[0011]进一步地,所述的毛刷压轮和展平毛刷上均设置有软毛。
[0012]有益效果: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3](1)本装置中设置有与聚酰亚胺薄膜同步传送的针板以及同步旋转的毛刷压轮;针板上的扎针与聚酰亚胺薄膜之间具有高度差,但是在毛刷压轮的作用下向下压聚酰亚胺薄膜,使得扎针向上穿过聚酰亚胺薄膜,完成上针扎孔,而碎膜则相应被扎针顶出,而聚酰亚胺薄膜离开毛刷压轮后,扎针与聚酰亚胺薄膜分离,由于毛刷压轮外围一圈是设置有刷毛的,因此扎针即使插入到毛刷压轮内也不会影响运行;
[0014](2)本装置中毛刷压轮的后端位置处还设置有吸附壳体,吸附壳体是设置在聚酰亚胺薄膜的上方的,并且连接安装有吸附装置,吸附装置可设置为吸风装置等,将扎针顶出的碎膜吸入到壳体内,既可以方便的清理掉碎膜,又可将这些碎膜重新高温熔化后使用,节省成本;
[0015](3)本装置中还在前端位置处设置有展平毛刷,展平毛刷相应压在聚酰亚胺薄膜的一侧,在扎针之前可将聚酰亚胺薄膜的一侧展开,这样就能够更加方便对聚酰亚胺薄膜进行扎孔,并且本装置中通过设置可旋转调节的主杆,可相应调节展平毛刷的放置位置,另外所设置的展平毛刷还具有阻挡碎膜的作用,放置碎膜掉落,结构合理,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结构图;
[0017]图2为图1中A

A剖视图;
[0018]图3为图1中B

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技术,本实施例在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0]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聚酰亚胺薄膜碎膜吸附装置,包括通过传送装置往前传送的聚酰亚胺薄膜1、设置在聚酰亚胺薄膜1下方一侧的并且与聚酰亚胺薄膜1同步向前传送的针板2、安装在针板2上的扎针3以及设置在聚酰亚胺薄膜1上方的与聚酰亚胺薄膜1同步旋转的毛刷压轮4;在毛刷压轮4的两侧位置处,针板2与聚酰亚胺薄膜1之间具有高度差,扎针3触碰不到聚酰亚胺薄膜1,而聚酰亚胺薄膜1经过毛刷压轮4时被毛刷压轮4下压,使得扎针3向上穿过聚酰亚胺薄膜1完成扎孔,而继续往前传送后,扎针3与聚酰亚胺薄膜1 分离。
[0021]毛刷压轮4的传动后侧还设置有一吸附壳体5,该吸附壳体5设置在聚酰亚胺薄膜1的上方,吸附壳体5的下端开口,吸附壳体5的上端通过吸附管道6 连接安装有吸附装置7。
[0022]毛刷压轮4的前端上方还安装有主杆8,主杆8上又相应连接有斜杆9,而斜杆9上又安装有展平毛刷10,展平毛刷10的底部相应放置在聚酰亚胺薄膜1 上,可将扎针3扎下的碎膜12阻挡住。
[0023]主杆8相应设置为可相应旋转的调节杆,通过该调节杆可相应调节展平毛刷 10的放置角度;吸附壳体5整体安装在升降装置11上,吸附壳体5可随升降装置11上下移动;吸附壳体5的下端对准聚酰亚胺薄膜1的表面,可将聚酰亚胺薄膜1上残留的碎膜12吸入到吸附壳体5内部;毛刷压轮4和展平毛刷10上均设置有软毛。
[0024]本装置中设置有与聚酰亚胺薄膜同步传送的针板以及同步旋转的毛刷压轮;针板上的扎针与聚酰亚胺薄膜之间具有高度差,但是在毛刷压轮的作用下向下压聚酰亚胺薄膜,使得扎针向上穿过聚酰亚胺薄膜,完成上针扎孔,而碎膜则相应被扎针顶出,而聚酰亚胺薄膜离开毛刷压轮后,扎针与聚酰亚胺薄膜分离,由于毛刷压轮外围一圈是设置有刷毛的,因此扎针即使插入到毛刷压轮内也不会影响运行。
[0025]本装置中毛刷压轮的后端位置处还设置有吸附壳体,吸附壳体是设置在聚酰亚胺薄膜的上方的,并且连接安装有吸附装置,吸附装置可设置为吸风装置等,将扎针顶出的碎膜吸入到壳体内,既可以方便的清理掉碎膜,又可将这些碎膜重新高温熔化后使用,节省成本。
[0026]本装置中还在前端位置处设置有展平毛刷,展平毛刷相应压在聚酰亚胺薄膜的一侧,在扎针之前可将聚酰亚胺薄膜的一侧展开,这样就能够更加方便对聚酰亚胺薄膜进行扎孔,并且本装置中通过设置可旋转调节的主杆,可相应调节展平毛刷的放置位置,另外所设置的展平毛刷还具有阻挡碎膜的作用,放置碎膜掉落,结构合理,使用方便。
[0027]具体实施方式只是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酰亚胺薄膜碎膜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传送装置往前传送的聚酰亚胺薄膜(1)、设置在聚酰亚胺薄膜(1)下方一侧的并且与聚酰亚胺薄膜(1)同步向前传送的针板(2)、安装在针板(2)上的扎针(3)以及设置在聚酰亚胺薄膜(1)上方的与聚酰亚胺薄膜(1)同步旋转的毛刷压轮(4);在毛刷压轮(4)的两侧位置处,针板(2)与聚酰亚胺薄膜(1)之间具有高度差,扎针(3)触碰不到聚酰亚胺薄膜(1),而聚酰亚胺薄膜(1)经过毛刷压轮(4)时被毛刷压轮(4)下压,使得扎针(3)向上穿过聚酰亚胺薄膜(1)完成扎孔,而继续往前传送后,扎针(3)与聚酰亚胺薄膜(1)分离;所述毛刷压轮(4)的传动后侧还设置有一吸附壳体(5),该吸附壳体(5)设置在聚酰亚胺薄膜(1)的上方,所述的吸附壳体(5)的下端开口,吸附壳体(5)的上端通过吸附管道(6)连接安装有吸附装置(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酰亚胺薄膜碎膜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毛刷压轮(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贝润鑫刘宸宇杨明唐泽韩春香叶至谊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顺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