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帽连续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0326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管帽连续模,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和下模之间沿工序方向依次设置有定位机构、落料机构、以及成形机构;所述下模的模面上还设有浮升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落料机构和成形机构分开设置,但是在模具合模和开模的冲压瞬间,落料工位和拉伸成形工位同时工作,同时在料条的不同位置分别进行落料和拉伸成形工序;本模具投入生产后,可实现无人化作业,既保证了工序的安全进行,又提升了效率;模具操作简单,调试容易,适用于小型冲床上,同时也可以引用到相类似低直身位产品的模具上,应用广泛。用广泛。用广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帽连续模


[0001]本技术涉及模具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管帽连续模。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流通于市场的管件规格、样式多种,安装的结构也各式各样。不锈钢管件属于管件的一种,其中有一种管帽,也叫堵头或封头(在此称为堵头)。该堵头焊接在不锈钢管的管端,起到封闭水流回路的作用。常见的堵头,产品成半圆碗形,碗口带有相应的直位,该直位段与管端对配焊接,同时要求碗口平齐,从而达到焊接稳固不漏、美观的目的。从使用性能上来说,产品结构要求简单,设计时直位段控制低一点,从而节省材料,控制成本。因直位段低,成形工艺时,就无法做到落料拉伸成形一起,常规的加工工艺有落料、拉伸成形,现实中多为单工序生产,手工装夹送料,人工成本高、效率低;现有的连续模具不能按每一步距进行定位和输送,需要有人工看管,否则料带错位后会造成模具的损坏。中国专利CN204672809U公开了一种红外传感器专用管帽连续模,其包括导料模块、冲切模块、初步折弯模块、冲孔模块、折弯成形模块、清角整形模块、落料模块和切料模块;其无法做到落料和拉伸成形同步进行,工序较为复杂;且其落料和拉伸成形是在同一工位上进行的,这样对落料冲头和拉伸凹模的损耗都较大,加工的安全性不高,并且影响整个模具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所述的无法做到落料和拉伸成形同步进行,工序较为复杂,且落料和拉伸成形是在同一工位上进行的,这样对落料冲头和拉伸凹模的损耗都较大,加工的安全性不高,并且影响整个模具的使用寿命的问题,提供一种管帽连续模。本技术落料机构和成形机构分开设置,但落料和拉伸成形同步进行,工序简单,生产效率高,且提升了加工的安全性。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帽连续模,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和下模之间沿工序方向依次设置有:
[0005]定位机构,用于将待加工的料带进行定位并使其按步距输送;
[0006]落料机构,用于在所述料带上假切出一个圆料片并将所述圆料片反拍回所述料带上在所述圆料片位置处形成的角料孔中;
[0007]以及成形机构,用于在所述落料机构作用的同时将已切出的圆料片拉伸成形为不锈钢堵头制品;
[0008]所述下模的模面上还设有用于从料带下端面的两侧边将料带托起以使成形的所述不锈钢堵头制品被转移收集的浮升销。
[0009]进一步的,为了解决现有的连续模具不能按每一步距进行定位和输送,需要有人工看管,否则料带错位后会造成模具的损坏的问题,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用于在所述料带的侧边上切去一个步距方片以形成定位缺口的初切模块、用于在所述料带的两侧边冲压处冲孔的冲孔模块,用于与所述初切模块配合使用的初切凹槽以及位于所述下模面上与所述定
位缺口配合作用的初切定位块;所述初切模块和所述冲孔模块位于所述上模;所述初切凹槽开设与所述下模面上;所述初切凹槽和初切定位块沿工序方向依次设置。
[0010]进一步的,所述落料机构包括位于所述上模上的落料凸模和位于所述下模上与所述落料凸模配合作用的落料凹模,所述落料凹模中设有落料顶料块,所述落料凹模背对所述上模的一端还设有第一复位装置。
[0011]进一步的,所述成形机构包括位于所述上模上的第二复位装置、拉伸凹模和上成形退料块以及位于所述下模上的凹模镶件、下成形顶料块、下成形公和第三复位装置;所述拉伸凹模套设在所述上成形退料块上,所述第二复位装置连接在所述上成形退料块背对所述下模的一端;所述凹模镶件套设在所述下成形顶料块上,所述下成形顶料块活动套设在所述下成形公上,第三复位装置连接在所述下成形顶料块远离所述上模的一端。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复位装置为第一扁线弹簧;一般为重型扁线弹簧;
[0013]优选的,所述第二复位装置为氮气弹簧。
[0014]优选的,所述第三复位装置包括顶杆、托块和第二扁线弹簧,第二扁线弹簧一般为轻型扁线弹簧;所述顶杆一端连接所述下成形顶料块、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托块的一端面上,所述托块的另一端面与所述第二扁线弹簧连接,所述氮气弹簧的劲度系数大于所述第二扁线弹簧的劲度系数。
[0015]优选的,所述氮气弹簧的劲度系数为所述第二扁线弹簧的劲度系数的10~20倍。
[0016]进一步的,所述浮升销沿工序方向呈两排安装在所述下模面上,所述浮升销的高度大于所述不锈钢堵头的高度。
[0017]进一步的,所述下模上还设有用于防止所述上模超程的行程限位柱。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
[0019]1、本技术中的落料机构和成形机构分开设置,但是在模具合模和开模的冲压瞬间,落料工位和拉伸成形工位同时工作,同时在料条的不同位置分别进行落料和拉伸成形工序;本模具投入生产后,可实现无人化作业,既保证了工序的安全进行,又提升了效率;模具操作简单,调试容易,适用于小型冲床上,同时也可以引用到相类似低直身位产品的模具上,应用广泛。
[0020]2、本技术中落料工位与成形工位分开,还可以将落料冲头补强、使之安全耐用;同时拉伸成形工位处不做切料,只做拉伸的动作;拉伸凹模进入凹模镶件后,拉伸凹模外侧面圆壁被凹模镶件包住进行保护,堵头拉伸过程中微涨形可以得到抑制;从而使得拉伸凹模经久耐用,安全性高。
[0021]3、本技术中的料带在移动时,由于每一步都进行了侧边初切,定位缺口能够被初切定位块卡住,进行步距定位,初切定位块的作用消除了自动送料机生产过程中积累的误差,从而保证后续工位的料片同步同位,成形圆料片居中定位,最终生产的堵头碗口才会平齐。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合模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技术开模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是本技术中下模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是本技术的爆炸示意图。
[0027]图6是本技术在生产不锈钢堵头时的冲压排样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0029]实施例1
[0030]如图1至图5所示,为一种管帽连续模,包括上模100和下模200,上模100和下模200之间沿工序方向依次设置有:
[0031]定位机构,用于将待加工的料带进行定位并使其按步距输送;
[0032]落料机构,用于在料带上假切出一个圆料片并将圆料片反拍回料带上在圆料片位置处形成的角料孔中;
[0033]成形机构,用于在所述落料机构作用的同时将已切出的圆料片拉伸成形为不锈钢堵头制品;
[0034]下模200的模面上还设有若干用于从料带下端面的两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帽连续模,包括上模(100)和下模(2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00)和下模(200)之间沿工序方向依次设置有:定位机构,用于将待加工的料带进行定位并使其按步距输送;落料机构,用于在所述料带上假切出一个圆料片并将所述圆料片反拍回所述料带上在所述圆料片位置处形成的角料孔中;以及成形机构,用于在所述落料机构作用的同时将已切出的圆料片拉伸成形为不锈钢堵头制品;所述下模(200)的模面上还设有若干用于从料带下端面的两侧边将料带托起以使成形的所述不锈钢堵头制品被转移收集的浮升销(2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帽连续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用于在所述料带的侧边上切去一个步距方片以形成定位缺口的初切模块、用于在所述料带的两侧边冲压处冲孔的冲孔模块,用于与所述初切模块配合使用的初切凹槽(28)以及位于所述下模(200)面上与所述定位缺口配合作用的初切定位块(26);所述初切模块和所述冲孔模块位于所述上模(100);所述初切凹槽(28)开设与所述下模(200)面上;所述初切凹槽(28)和初切定位块(26)沿工序方向依次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帽连续模,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料机构包括位于所述上模(100)上的落料凸模(21)和位于所述下模(200)上与所述落料凸模(21)配合作用的落料凹模(22),所述落料凹模(22)中设有落料顶料块(23),所述落料凹模(22)背对所述上模(100)的一端还设有第一复位装置(2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帽连续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形机构包括位于所述上模(100)上的第二复位装置(11)、拉伸凹模(12)和上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世俊刘祁衡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联塑安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