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压利便智能护理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0234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负压利便智能护理床,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主要通过气囊和人体营造一个相对密闭的环境,实现密封的气囊分为臀部气囊和腿部气囊两部分,气囊充气后能够堵塞人体臀部、腿部和便盆的空隙,然后通过空压机在马桶内制造负压,利用人体肠胃与马桶内的压强差实现利便的效果,同时利用液态水在低压下沸点低的原理,通过喷头喷出低压蒸汽刺激人体,进一步促进排便。使用时打开便盆盖,人体坐在臀部气囊组上,并将腿部气囊组盖在双腿上,将腿部气囊组两侧的第五气囊和第六气囊向两侧翻折并用粘扣固定,此时启动空压机组件为臀部气囊组和腿部气囊组充气,当使用者腿部有压迫感时,充气停止。充气停止。充气停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负压利便智能护理床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地说是一种负压利便智能护理床。

技术介绍

[0002]据资料报道,在儿童和中青年中、便秘患病率为5%~15%、中老年患病率为20%~35%、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患病率高达80%、长期卧床的老人、便秘患病率甚至达95%以上。其中,女性由于在生理结构的不同,便秘患者的数量是男性的1.5倍。临床上发现,长期卧床的便秘患者在排便时屏气用力增加腹压,使劲排便造成的心、脑血管疾 病发作有逐年增多趋势。如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发作,脑出血,中风猝死等。目前,预防和消除便秘的方法,对便秘尤其是长期便秘患者仍然以口服、外敷、内置的药物和物理灌洗等手术方法为主,这样的方法只能定期进行,在此期间患者仍要承受巨大的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技术任务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负压利便智能护理床。
[0004]本设计的核心思想是:设计一种有利于通便的护理床马桶,主要通过气囊和人体营造一个相对密闭的环境,实现密封的气囊分为臀部气囊和腿部气囊两部分,气囊充气后能够堵塞人体臀部、腿部和便盆的空隙,然后通过空压机在马桶内制造负压,利用人体肠胃与马桶内的压强差实现利便的效果,同时利用液态水在低压下沸点低的原理,通过喷头喷出低压蒸汽刺激人体,进一步促进排便。
[0005]本技术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
[0006]一种负压利便智能护理床,包括便盆,便盆上安装臀部气囊组,臀部气囊组包括第一气囊、第二气囊和第三气囊,第一气囊、第二气囊和第三气囊的外径依次增大,第一气囊安装在第二气囊的上表面并径向向内伸出,第二气囊安装在第三气囊的上表面并径向向内伸出,相邻的两组气囊之间通过气囊气管连接,第三气囊的进气管与过滤排气组件的出气口连接,第一气囊的出气口与腿部气囊组的进气口连接,腿部气囊组包括第四气囊、第五气囊和第六气囊,第四气囊为三角形结构,三角形的两侧边上伸出第五气囊和第六气囊,第五气囊和第六气囊的侧边有粘扣,便盆的侧边安装粘扣;便盆的两侧分别安装排气组件和喷雾组件,排气组件内包括过滤网和罩体,喷雾组件内有可调节角度的喷头,便盆的底部有排污管,排污管上安装集污桶。
[0007]便盆上安装背仓,背仓内安装空压机组件和水箱,空压机组件的进气口通过排气管和除水罐与排气组件相连,除水罐内的进气管插入罐体底部,除水罐内的出气管位于罐体头部,空压机组件的排气口处安装过滤排气组件,过滤排气组件内安装三通接头,三通接头上安装两根出气管和一根进气管,一根出气管与第三气囊连接,另一根出气管与过滤棉桶连接。
[0008]水箱内安装热管,水箱的箱体上安装蒸汽管和进水管,蒸汽管与喷雾组件连接。
[0009]便盆安装在臀部托板上,臀部托板的两侧通过转轴与腰部托板和腿部托板连接,
腰部托板通过转轴与背部托板连接。
[0010]本技术的一种负压利便智能护理床,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0011]1)设计的负压维持系统能够保证将人体和便盆之间的缝隙填满,便盆里营造的负压环境能够使得使用者用很小的力即可实现排便,同时设计的负压低温蒸汽系统在促进排便的同时也能够起到便后清洁的作用。
[0012]2)本系统安装在可变形床体的底部,使用者无需下床即可实现排便,系统运转过程中抽出的空气经过过滤除臭后外排,不会对室内环境造成污染。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结构主视图;
[0014]图2是本技术结构俯视图;
[0015]图3是本技术结构气囊剖面图;
[0016]图4是本技术结构安装示意图;
[0017]图中各标号表示:
[0018]1、便盆,2、臀部气囊组,201、第一气囊,202、第二气囊,203、第三气囊,204、气囊气管,3、腿部气囊组,301、第四气囊,302、第五气囊,303、第六气囊,4、粘扣, 5、背仓,6、空压机组件, 7、水箱,8、热管, 9、排气组件,10、排气管,11、除水罐,12、喷雾组件,13、蒸汽管,14、排污管,15、进水管,16、集污桶,17、背部托板,18、腰部托板,19、臀部托板,20、腿部托板,21、过滤排气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9]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0020]一种负压利便智能护理床,包括便盆1,便盆1上安装臀部气囊组2,臀部气囊组2包括第一气囊201、第二气囊202和第三气囊203,第一气囊201、第二气囊202和第三气囊203的外径依次增大,第一气囊201安装在第二气囊202的上表面并径向向内伸出,第二气囊202安装在第三气囊203的上表面并径向向内伸出,相邻的两组气囊之间通过气囊气管204连接,第三气囊203的进气管与过滤排气组件21的出气口连接,第一气囊201的出气口与腿部气囊组3的进气口连接,腿部气囊组3包括第四气囊301、第五气囊302和第六气囊303,第四气囊301为三角形结构,三角形的两侧边上伸出第五气囊302和第六气囊303,第五气囊302和第六气囊303的侧边有粘扣,便盆1的侧边安装粘扣4;便盆1的两侧分别安装排气组件9和喷雾组件12,排气组件9内包括过滤网和罩体,喷雾组件10内有可调节角度的喷头,便盆1的底部有排污管14,排污管14上安装集污桶16。
[0021]作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使用时打开便盆盖,人体坐在臀部气囊组2上,并将腿部气囊组3盖在双腿上,将腿部气囊组3两侧的第五气囊302和第六气囊303向两侧翻折并用粘扣4固定,此时启动空压机组件6为臀部气囊组2和腿部气囊组3充气,当使用者腿部有压迫感时,充气停止。
[0022]进一步,臀部气囊组2和腿部气囊组3的充气管路上安装单独的开关阀。
[0023]作为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第五气囊302和第六气囊303的安装位置可安装防水防漏气的面料。
[0024]便盆1上安装背仓5,背仓5内安装空压机组件6和水箱7,空压机组件6的进气口通过排气管10和除水罐11与排气组件9相连,除水罐11内的进气管插入罐体底部,除水罐11内的出气管位于罐体头部,空压机组件6的排气口处安装过滤排气组件21,过滤排气组件21内安装三通接头,三通接头上安装两根出气管和一根进气管,一根出气管与第三气囊203连接,另一根出气管与过滤棉桶连接。
[0025]作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过滤排气组件21排出的压缩气一部分通过过滤棉桶排出,另一部分通过专用管路为气囊供气,还有一部分进入水箱,和加热过的水混合产生低温水蒸气。
[0026]作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除水罐11的工作原理是,含有水滴或者水汽的空气从除水罐11的底部进入,经过冷凝沉降后储存在除水罐11内,干燥的空气从除水罐11的头部排气管排出。
[0027]水箱7内安装热管8,水箱7的箱体上安装蒸汽管13和进水管15,蒸汽管13与喷雾组件12连接。
[0028]作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喷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压利便智能护理床,其特征在于,包括便盆(1),所述便盆(1)上安装臀部气囊组(2),所述臀部气囊组(2)包括第一气囊(201)、第二气囊(202)和第三气囊(203),所述第一气囊(201)、第二气囊(202)和第三气囊(203)的外径依次增大,所述第一气囊(201)安装在所述第二气囊(202)的上表面并径向向内伸出,所述第二气囊(202)安装在所述第三气囊(203)的上表面并径向向内伸出,相邻的两组气囊之间通过气囊气管(204)连接,所述第三气囊(203)的进气管与过滤排气组件(21)的出气口连接,所述第一气囊(201)的出气口与腿部气囊组(3)的进气口连接,所述腿部气囊组(3)包括第四气囊(301)、第五气囊(302)和第六气囊(303),所述第四气囊(301)的两侧边上伸出所述第五气囊(302)和第六气囊(303),所述第五气囊(302)和第六气囊(303)的侧边有粘扣,所述便盆(1)的侧边安装粘扣(4);所述便盆(1)的两侧分别安装排气组件(9)和喷雾组件(12),所述排气组件(9)内包括过滤网和罩体,所述喷雾组件(12)内有可调节角度的喷头,所述便盆(1)的底部有排污管(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宏涛杨慧超罗标王涛
申请(专利权)人:正仁慧康青岛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