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肢肿胀周径测量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0152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下肢肿胀周径测量尺,包括固定套、测量杆、测量软尺,所述固定套为硅胶材料制成的环状结构,其底板也可由硬质材料制成,穿戴于使用者脚踝;所述测量杆为伸缩杆,其上设有刻度线,与所述固定套垂直相连,所述测量软尺为带刻度线的软尺,用于测量周径,其一端与所述测量杆固定相连;其优点表现在:能使测量位置数据化,无需对测量位置进行主动标记,避免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操作简便,使用灵活,能有效规避不同操作者由于测量点的差异造成测量误差的产生。成测量误差的产生。成测量误差的产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肢肿胀周径测量尺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地说,是一种下肢肿胀周径测量尺。

技术介绍

[0002]下肢骨折是骨科常见病症,手术仍是目前治疗下肢骨折临床首选的一种治疗方法。通过骨科创伤手术能够有效改善病情,但术中容易对骨折软组织造成损伤,引发反应性水肿,从而导致术后下肢肿胀,若不及时有效干预,会引发创口感染、骨筋膜室综合征,情况严重者甚至需要截肢手术,因此有必要在骨科创伤术后下肢肿胀患者中实施合理的治疗措施。因此术后患肢肿胀程度改善情况是一项极其重要的疗效评价指标,目前骨科创伤术后下肢肿胀度常用下肢周径测量法,大腿可在髂前上棘下20cm平面测量或者髌骨上缘上10

15cm处;小腿可在胫骨结节下15cm平面测量或者髌骨下缘下10

15cm处测得。测量时,操作者使用无弹性软尺,在相应的测量点处,先使用有色笔进行划线标记,然后再在标记处用软尺测量周径。每次测量都需要操作者在下肢皮肤划线定位,过程繁琐,存在不同操作者由于测量起点与定位的差异,对腿围测量结果会出现较大误差,从而影响结果的判断与疗效评价,同时存在划线影响皮肤外观,清洗不便,洗涤液对下肢肿胀皮肤的伤害等弊端。
[0003]中国专利申请:CN207306670U公开了一种一种医用自助式臂围监测测量卡尺,包括纵向刻度板、软尺以及游标板,所述游标板安装于纵向刻度板上,游标板背面设置有夹层,游标板夹层开口一侧制有安装扣,安装扣上制有一安装通槽,该安装通槽贯穿游标板以及纵向刻度板;所述软尺一端与安装扣固定,另一端穿装过夹层后绕至纵向刻度板背面形成环套后由纵向刻度板背面的安装通槽穿至纵向刻度板正面,并显示刻度。其通过采用医用自助式臂围监测测量卡尺,在使用时现将软尺圈放大,套入上臂,并将纵向刻度板置于肘窝处,将游标板固定刻度后将软尺拉紧进行测量,患者可依据需要随时自行操作,动态掌握臂围数据,提早发现上肢肿胀及静脉回流不畅等迹象。需要说明的是其针对的是臂围的测量,其通过纵向刻度板与肘窝的配合进行起点定位,而对于腿部位置的测量来说,并不存在支点与纵向刻度板相配合,因此无法解决本申请所述的下肢肿胀周径测量问题。
[0004]综上所述,亟需一种能使测量位置数据化,无需对测量位置进行主动标记,避免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操作简便,使用灵活,能有效规避不同操作者由于测量点的差异造成测量误差的下肢肿胀周径测量尺。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使测量位置数据化,无需对测量位置进行主动标记,避免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操作简便,使用灵活,能有效规避不同操作者由于测量点的差异造成测量误差的下肢肿胀周径测量尺。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下肢肿胀周径测量尺,包括固定套、测量杆、测量软尺,所述固定套与测量杆相连,所述测量软尺设于所述测量杆上。
[0008]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测量杆与所述测量软尺其上皆设有刻度线。
[0009]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测量软尺其一端设有活动套环,与所述测量杆活动连接。
[0010]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测量杆为伸缩杆。
[0011]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测量软尺固定于所述伸缩杆端部。
[0012]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套采用硅胶材料制成。
[0013]本技术优点在于:
[0014]1、本技术所述下肢肿胀周径测量尺包括固定套、测量杆、测量软尺,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容易为患者和操作者掌握。
[0015]2、所述固定套与患者脚踝相套接,使腿围测量起点精准定位于足跟处,所述测量杆可以定位测量点的位置,使测量位置数据化,不需要划线定位,避免了可能对患者带来的二次伤害,定点腿围周径可通过测量软尺其上的刻度线读数得出结果,精确方便。
[0016]3、本技术所述下肢肿胀周径测量尺有效规避了不同操作者由于测量起点的差异存在的腿围结果的误差,能够标准化测量腿围周径,使测量结果更精确,利于得出正确的诊断结果与疗效观察。
附图说明
[0017]附图1是本技术一种下肢肿胀周径测量尺立体示意图。
[0018]附图2是本技术另一种下肢肿胀周径测量尺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记载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0020]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0021]1.固定套
ꢀꢀꢀꢀꢀꢀꢀꢀꢀꢀꢀꢀꢀ
2.测量杆
ꢀꢀꢀꢀꢀꢀꢀꢀꢀꢀꢀꢀꢀ
3.测量软尺
[0022]4.刻度线
ꢀꢀꢀꢀꢀꢀꢀꢀꢀꢀꢀꢀꢀ
31.活动套环
[0023]实施例1
[0024]请参见附图1,附图1是本技术一种下肢肿胀周径测量尺立体示意图。一种下肢肿胀周径测量尺,包括固定套1、测量杆2、测量软尺3,所述固定套1为硅胶材料制成的环状结构,其底板也可由硬质材料制成,穿戴于使用者脚踝;所述测量杆2为杆状结构,其上设有刻度线4,与所述固定套1垂直相连,所述测量软尺3为带刻度线4的软尺,用于测量周径,其一端设有活动套环31,套接于所述测量杆2上,可上下活动,调节测量位置。
[0025]本技术的使用方式:将患者脚踝套入所述固定套1实现固定,患者下肢伸直,将带活动套环31的测量软尺3沿着将所述测量杆2移动至待测量位置,记录此时活动套环31与测量杆2的相对位置,利用测量软尺3测量该处腿围周径,分段测量后做好记录,测量后得出相应诊断结果。
[0026]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所述下肢肿胀周径测量尺包括固定套1、测量杆2、测量
软尺3;所述固定套1可采用硅胶材料制成,用于固定患者脚踝,及具有相应固定效果,又提供了较为舒适的测量环境,应理解的是其还可采用橡胶、氨纶或锦纶等材料制成,其结构也可为半固定的环状结构或未封闭的环状结构等,皆可实现与脚踝的套接固定;所述固定套1与所述测量杆2的联合设计,使腿围测量起点精准定位于足跟处,且其测量点的定位可通过活动套环31位于测量杆2的位置来获得,无需划线定位,对皮肤外观无影响,同时避免洗涤液对下肢肿胀皮肤的伤害,提高患者满意度;所述固定套1、测量杆2、测量软尺3相配合可实现测量位置的数据化,效规避了不同操作者由于测量起点的差异存在的腿围结果的误差,能够标准化测量腿围周径,使测量结果更精确,利于得出正确的诊断结果与疗效观察。
[0027]实施例2
[0028]请参见附图2,附图2是本技术另一种下肢肿胀周径测量尺立体示意图。一种下肢肿胀周径测量尺,包括固定套1、测量杆2、测量软尺3,所述固定套1为硅胶材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肢肿胀周径测量尺,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套、测量杆、测量软尺,所述固定套与测量杆相连,所述测量软尺设于所述测量杆上,所述测量杆与所述测量软尺其上皆设有刻度线,所述测量软尺其一端设有活动套环,与所述测量杆活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书铭莫文许金海叶洁王国栋童正一陆巍刘冬梅薛瑞瑞俞志兴张亚运方仪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