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置于平台下侧的利器收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10147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置于平台下侧的利器收纳装置,可以将利器盒安装在桌子或医疗车的平台下侧,不占用医护人员的操作空间,使用时可以之间将利器盒从平台上拉出,且通过拔针座可以简单方便地分离针头,降低被刺伤的风险。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利器盒和滑动通道,所述利器盒位于滑动通道中且可沿着滑动通道竖直滑动,所述滑动通道在平台表面形成用于利器盒伸出的开口,所述开口处设有盖板;所述利器盒设有用于收纳利器的第一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上端设有利器入口,所述利器入口设有便于分离利器的拔针座,利器盒上端部还设有用于将利器盒向上拉出的提手。器盒向上拉出的提手。器盒向上拉出的提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置于平台下侧的利器收纳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置于平台下侧的利器收纳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利器盒是一种医用收纳盒,用于收集注射器、小玻璃制品、刀片、缝合针等锐器。利器盒为一次性使用,按国家要求,规定在24小时内必须由医疗废物处置单位回收,在48小时内彻底安全焚化。通过利器盒可以方便地对注射器、输液器的针头等利器进行收集,但是现有利器盒仍存在以下缺陷:
[0003]1.现有的利器盒需要特定的存放位置,每次使用时都需要花费时间寻找和取用,使用便利性较差。
[0004]2.现有的利器盒是一种独立的个体,且体积较大,使用时需要放置在桌子或医疗车等平台上面,不仅占用空间,而且不易固定,容易被碰倒,导致利器散落或利器盒损坏,致使医护人员花费大量时间去收拾打扫,增加了不必要的工作量,收拾的过程中还可能导致医护人员被刺伤。
[0005]3.在处理注射器和输液器时,往往需要医护人员徒手拔掉或剪掉针头,护士在操作过程中容易接触针头甚至扎破皮肤造成医源性感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置于平台下侧的利器收纳装置,可以将利器盒安装在桌子或医疗车的平台下侧,不占用医护人员的操作空间,使用时可以之间将利器盒从平台上拉出,且通过拔针座可以简单方便地分离针头,降低被刺伤的风险。
[0007]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置于平台下侧的利器收纳装置,包括利器盒和滑动通道,所述利器盒位于滑动通道中且可沿着滑动通道竖直滑动,所述滑动通道在平台表面形成用于利器盒伸出的开口,所述开口处设有盖板;所述利器盒设有用于收纳利器的第一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上端设有利器入口,所述利器入口设有便于分离利器的拔针座,利器盒上端部还设有用于将利器盒向上拉出的提手。
[0009]优选的,利器盒还设有第二腔室,所述第二腔室上端留有投入口,第二腔室与第一腔室并排设置,所述利器盒上表面设有斜坡,所述斜坡表面朝向斜上方,利器入口和投入口均设于所述斜坡上。
[0010]优选的,拔针座为豁口板,所述豁口板设有用于卡住针座的豁口,所述豁口的两侧边缘向外延伸形成“V”形。
[0011]优选的,第一腔室内部设有利器收集盒,所述第二腔室内部设有筒管收集盒,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侧壁均留有取出口;所述滑动通道中还设有用于控制利器盒拉出高度的定位结构。
[0012]优选的,利器盒侧壁设有定位凹槽,所述定位结构包括有定位凸起和弹性件,所述定位凸起可弹入和脱离定位凹槽。
[0013]优选的,定位凹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定位凹槽在利器盒侧壁上下设置,当定位凸起弹入上方的定位凹槽中时,只有所述利器入口超过平台的开口;当定位凸起弹入下方的定位凹槽中时,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取出口均超过平台的开口。
[0014]优选的,盖板与平台的开口边缘旋转连接,盖板上设有拉手和收置槽,所述拉手可收放于收置槽中。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置于平台下侧的利器收纳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一、由于利器盒直接安装在桌子或医疗车的平台下方,不占用医护人员的操作空间,使用时只需向上拉出利器盒即可使用,而且无需特地寻找和取用利器盒,提高了使用便利性。
[0017]二、通过将注射器或输液器的针头卡在拔针座的豁口中,然后外拉针筒或注射器管身即可使针头分离,针头掉入第一腔室中的利器收集盒中,操作简单方便,有利于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降低被刺伤的风险;拔针后的针筒或注射器可以直接投入利器收集盒旁边的筒管收集盒中,增大了收纳便利性。
[0018]三、利器收集盒和筒管收集盒均可以从取出口取出,便于由医疗废物处置单位回收。
[0019]四、利器盒上端的斜坡更适用于手部操作的姿势,使拔针和投放时的姿势更舒服,有利于提高拔针操作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置于平台下侧的利器收纳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实施例中利器盒与滑动通道的配合方式示意图。
[0022]图3为本实施例中滑动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实施例中利器盒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实施例中拔针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实施例中定位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1、利器盒;10、第一腔室;100、利器入口;11、第二腔室;110、投入口;12、豁口板;120、豁口;13、斜坡;14、提手;15、利器收集盒;16、筒管收集盒;17、取出口;18、定位凹槽;2、滑动通道;20、开口;21、盖板;210、拉手;211、收置槽;22、定位结构;220、定位凸起;221、弹性件;3、平台/桌面;4、针头;5、针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0028]如图1至图3所示的置于平台下侧的利器收纳装置,包括利器盒1和滑动通道2,滑动通道2设于平台3下侧,本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平台3为桌面3,滑动通道2在桌面3表面形成用于利器盒1伸出的开口20,利器盒1位于滑动通道2中且可沿着滑动通道2竖直滑动,开口20处设有可翻转的盖板21。
[0029]盖板21与平台3的开口20边缘旋转连接,盖板21上设有拉手210和收置槽211,拉手210可收放于收置槽211中。
[0030]如图4和图5所示,利器盒1设有用于收纳利器的第一腔室10和用于收纳针筒5和注射器管等其他非利器的第二腔室11,第一腔室10上端设有利器入口100,利器入口100设有便于分离利器的拔针座,拔针座为豁口板12,豁口板12设有用于卡住针座的豁口120,豁口120的两侧边缘向外延伸形成“V”形,拔针时,将针头4与针筒5的连接处沿着“V”形边缘滑入豁口120中,然后拉动针筒5即可使针头4分离,并落入第一腔室10中。
[0031]第二腔室11上端留有投入口110,第二腔室11与第一腔室10并排设置,拔针后的针头4由投入口110投入旁边的第二腔室11中。
[0032]利器盒1上表面设有斜坡13,斜坡13表面朝向斜上方,利器入口100和投入口110均设于斜坡13上,利器盒1上端部还设有用于将利器盒1向上拉出的提手14。
[0033]如图4和图6所示,第一腔室10内部设有利器收集盒15,进入第一腔室10中的利器落入利器收集盒15,第二腔室11内部设有筒管收集盒16,进入第二腔室11中的针筒5、输液管落入筒管收集盒16中。
[0034]第一腔室10和第二腔室11侧壁均留有取出口17,利器盒1侧壁设有两个定位凹槽18,两个定位凹槽18在利器盒1侧壁上下设置;滑动通道2中还设有用于控制利器盒1拉出高度的定位结构22,定位结构22包括有定位凸起220和弹性件221,在向上拉动利器盒1的过程中,当定位凸起220弹入上方的定位凹槽18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置于平台下侧的利器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利器盒(1)和滑动通道(2),所述利器盒(1)位于滑动通道(2)中且可沿着滑动通道(2)竖直滑动,所述滑动通道(2)在平台(3)表面形成用于利器盒(1)伸出的开口(20),所述开口(20)处设有盖板(21);所述利器盒(1)设有用于收纳利器的第一腔室(10),所述第一腔室(10)上端设有利器入口(100),所述利器入口(100)设有便于分离利器的拔针座,利器盒(1)上端部还设有用于将利器盒(1)向上拉出的提手(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置于平台下侧的利器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利器盒(1)还设有第二腔室(11),所述第二腔室(11)上端留有投入口(110),第二腔室(11)与第一腔室(10)并排设置,所述利器盒(1)上表面设有斜坡(13),所述斜坡(13)表面朝向斜上方,利器入口(100)和投入口(110)均设于所述斜坡(13)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置于平台下侧的利器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拔针座为豁口板(12),所述豁口板(12)设有用于卡住针座的豁口(120),所述豁口(120)的两侧边缘向外延伸形成“V”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置于平台下侧的利器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车鑫仁刘艳许玉洋王骏顾雯雯江伟张小平张学潮杜渐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