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角柱及具有其的集装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0141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角柱及具有其的集装箱,其中角柱,设置在集装箱上,集装箱的具有可翻折壁板,所述角柱包括第一弯折部(100)、第二弯折部(200)和第三弯折部(300);第一弯折部(100)、第二弯折部(200)和第三弯折依次弯折形成S形一体结构,所述角柱设置有控制所述可翻折壁板进行翻折的控制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公开的角柱及具有其的集装箱,其角柱可配合集装箱的使用需求,同时满足在集装箱端部安装卷帘门(800)和对开门,并可配合侧部安装翻转的壁板设置液压缸装置或着气压缸装置或者丝杆装置或者齿轮装置,从而便于将集装箱作为售货亭、活动啤酒屋等用途时,设置用于摆放和展示商品的扩展结构。的扩展结构。的扩展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角柱及具有其的集装箱


[0001]本技术涉及集装箱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角柱及具有其的集装箱。

技术介绍

[0002]集装箱,英文名container,是指具有一定强度、刚度和规格专供周转使用的大型装货容器。使用集装箱转运货物,可直接在发货人的仓库装货,运到收货人的仓库卸货,中途更换车、船时,无须将货物从箱内取出换装。近年来,集装箱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仓储、临时建筑、活动房屋、设备装载及储能领域,均可使用集装箱。目前,在使用集装箱作为售货亭、活动啤酒屋等用途时,由于集装箱的主框架,特别是角柱,需要与更复杂的端部或侧部结构相配合,现有技术中的角柱等结构已无法满足上述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角柱及具有其的集装箱。
[0004]本技术所提供的角柱,设置在集装箱上,所述集装箱具有可翻折壁板,所述角柱包括所述第一弯折部(100)、所述第二弯折部(200)和所述第三弯折部(300);所述第一弯折部(100)、所述第二弯折部(200) 和所述第三弯折部(300)依次弯折形成S形一体结构,所述角柱设置有控制所述可翻折壁板进行翻折的控制件。
[0005]可选的,还包括一所述C形立柱(400),所述C形立柱(400)固定在所述第一弯折部(100) 的内侧并与所述第一弯折部(100)围合成封闭结构。
[0006]可选的,所述集装箱端部还具有所述箱门(600),所述铰链(601)连接所述角柱和所述箱门(600),以使得所述箱门(600)绕所述角柱进行旋转,所述第一弯折部(100)的端部设有一所述翻折边(101),所述翻折边(101)与所述C形立柱(400)设置所述铰链(601)。
[0007]可选的,还包括所述第一限位柱(201)和所述第二限位柱(202),所述第一限位柱(201)和所述第二限位柱(202)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三弯折部(300)朝向箱外的表面,所述第一限位柱 (201)与所述第二限位柱(202)之间形成一纵向凹槽,所述纵向凹槽用于安装控制所述可翻折壁板翻折的控制件,或者,所述第三弯折部(300)朝向箱外的表面设置有开口向外的C形折板。
[0008]可选的,所述第二弯折部(200)宽度为L1,所述集装箱的所述可翻折壁板的厚度为L2,所述控制件固定部在箱体的宽度尺寸为L3,控制件进行控制所需要的距离为L4,则L1的尺寸大于等于L2、L3与L4三者之和。
[0009]可选的,所述控制件为液压缸装置、气压缸装置、丝杆装置和齿轮装置的一种,所述控制件为液压缸装置或者气压缸装置时,所述控制件固定部为液压缸装置底座或者气压缸装置底座,所述第二弯折部(200)宽度为L1,所述集装箱可翻折壁板的厚度为L2,所述液压缸装置底座或者气压缸装置底座宽度尺寸为L3,所述液压缸装置或者气压缸装置形成力矩所需要的距离为L4,则L1的尺寸大于等于L2、L3与L4三者之和。
[0010]可选的,还设有一第一防水件,所述可翻折壁板周边还设置有第二防水件,所述第
一防水件和所述第二防水件可相互扣合,和/或,所述角柱还包括一L形顶板(501);所述第二弯折部(200)的顶端具有一与所述L形顶板(501)相匹配的L形切口(502)。
[0011]可选的,所述第一防水件为所述L形角铁(203)由所述第一角铁板(2031)和所述第二角铁板(2032)直角弯折形成,所述第一角铁板(2031)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弯折部(200)相接,所述第一角铁板(2031)的宽度与所述第一限位柱(201)的宽度一致。
[0012]可选的,所述第二弯折部(200)具有所述第一顶部边沿(503)和所述第二顶部边沿(504),所述第一顶部边沿(503)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顶部边沿(504)的高度,所述第一弯折部(100)顶部边沿与所述第一顶部边沿(503)齐平;所述第三弯折部(300)顶部边沿与所述第二顶部边沿 (504)齐平;所述第二弯折部(200)在宽度方向的截面呈竖直边和水平边的L形,所述L形顶板(501)沿所述L形切口(502)连接。
[0013]可选的,所述L形顶板(501)包括竖直板和水平板,所述竖直板靠近角柱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弯折部(200)的竖直边上,水平板连接在所述第二弯折部(200)的水平边上和所述第三弯折部(300)顶部边沿。
[0014]本技术还保护一种集装箱,所述集装箱设有上述的角柱。
[0015]可选的,所述集装箱包括第一角柱和第二角柱,所述第一角柱和第二角柱相对设置,所述集装箱还设有所述卷帘门(800),所述卷帘门(800)的卷轴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角柱及第二角柱的顶端相连接。
[0016]可选的,所述集装箱还设有两根相对的所述顶纵梁(900)、连接所述顶纵梁(900)的顶横梁(903)、与L形顶板(501)连接的所述第一加强管(901)和/或与所述顶横梁连接的所述第二加强管(902),所述第一加强管(901)和/或第二加强管(902)加强固定所述L形顶板(501)。
[0017]可选的,当只有所述第一加强管(901)时,所述第一加强管(901)沿所述第三弯折部(300) 的顶端边沿连接,所述L形顶板(501)的水平板连接在所述第一加强管(901)顶部;
[0018]当只有所述第二加强管(902)时,所述第二加强管(902)的顶端与集装箱的顶横梁(903)相连接,并且所述第二加强管(902)的底端与所述L形顶板(501)侧部连接;
[0019]当同时具有所述第一加强管(901)和所述第二加强管(902)时,所述第一加强管(901)沿所述第三弯折部(300)的顶端边沿连接;所述L形顶板(501)的水平板连接在所述第一加强管(901) 顶部,所述第一加强管(90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弯折部(200)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加强管 (902)的底端连接;所述第二加强管(902)的顶端与集装箱的顶横梁(903)相连接,所述第二加强管(902)的底端与所述L形顶板(501)侧部连接。
[0020]本技术所提供的角柱及具有其的集装箱,其角柱可配合集装箱的使用需求,同时满足在集装箱端部或侧部安装所述卷帘门(800)和对开门等箱门,并可配合安装可翻转壁板设置控制件,所述控制件为液压缸装置、气压缸装置、丝杆装置和齿轮装置的一种,从而便于将集装箱作为售货亭、活动啤酒屋等用途时,设置用于摆放和展示商品的扩展结构。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角柱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角柱顶端结构示意图;
[0023]图3和图4均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角柱顶端设置的所述L形顶板位置及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角柱顶端与所述顶纵梁、顶横梁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角柱,设置在集装箱上,所述集装箱具有可翻折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角柱包括第一弯折部(100)、第二弯折部(200)和第三弯折部(300);所述第一弯折部(100)、所述第二弯折部(200)和所述第三弯折部(300)依次弯折形成S形一体结构,所述角柱设置有控制所述可翻折壁板进行翻折的控制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C形立柱(400),所述C形立柱(400)固定在所述第一弯折部(100)的内侧并与所述第一弯折部(100)围合成封闭结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角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还具有箱门(600),铰链(601)连接所述角柱和所述箱门(600),以使得所述箱门(600)绕所述角柱进行旋转,所述第一弯折部(100)的端部设有一翻折边(101),所述翻折边(101)与所述C形立柱(400)之间设置所述铰链(601)。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角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限位柱(201)和第二限位柱(202),所述第一限位柱(201)和所述第二限位柱(202)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三弯折部(300)朝向箱外的表面,所述第一限位柱(201)与所述第二限位柱(202)之间形成一纵向凹槽,所述纵向凹槽用于安装控制所述可翻折壁板翻折的控制件,或者,所述第三弯折部(300)朝向箱外的表面设置有开口向外的C形折板。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角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弯折部(200)宽度为L1,所述集装箱的所述可翻折壁板的厚度为L2,所述控制件固定部在箱体的宽度尺寸为L3,控制件进行控制所需要的距离为L4,则L1的尺寸大于等于L2、L3与L4三者之和。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角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件为液压缸装置、气压缸装置、丝杆装置和齿轮装置的一种,所述控制件为液压缸装置或者气压缸装置时,所述控制件固定部为液压缸装置底座或者气压缸装置底座,所述第二弯折部(200)宽度为L1,所述集装箱所述可翻折壁板的厚度为L2,所述液压缸装置底座或者气压缸装置底座宽度尺寸为L3,所述液压缸装置或者气压缸装置形成力矩所需要的距离为L4,则L1的尺寸大于等于L2、L3与L4三者之和。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角柱,其特征在于,还设有一第一防水件,所述可翻折壁板周边还设置有第二防水件,所述第一防水件和所述第二防水件可相互扣合,和/或,所述角柱还包括一L形顶板(501);所述第二弯折部(200)的顶端具有一与所述L形顶板(501)相匹配的L形切口(502)。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角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水件为L形角铁(203),所述L形角铁(203)由第一角铁板(2031)和第二角铁板(2032)直角弯折形成,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寿涛林万方张其炎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太平货柜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